第842章 真的有勝算嗎?
字數:4505 加入書籤
蘇譽在出發的時候,朝廷那邊其實就收到了消息。
因為在忙碌著安王登基的事情,朝廷諸公們默契地暫時把這事暫時放下。
想著蘇譽就算手上有東南的兵,可他一路走來,重重關卡,那些縣府肯定沒這麽容易讓他通過的。
說不定剛到了河中地區,就被擋在了門外不得前行。
這樣耽擱下來,走個一年半載,估計他連河中地區都走不出來。
有這時間,等安王上位後,屆時就能由新帝親自來處理這事。
結果沒想到,沒幾天就收到了黃州府知府送來的戰報。
說是黃州府淪陷,為了避免禍及城中百姓,隻能打開城門把蘇譽迎進城。
戰報上居然還暗戳戳地讚了一下蘇譽。
說是蘇譽重承諾,並沒有縱兵對城中百姓進行擄掠。
這戰報送到朝廷後,朝堂諸公們都有些傻眼。
“黃州府這麽容易就淪陷了?”
夏陽江是現在的內閣首輔,同時也是兵部尚書。
對於黃州府那邊的戰力,他是比別人清楚一點的。
“先前欽差到河中地區賑災時曾經說過,黃州府府城的城牆經過數次的加固維修,可以說是固若金湯。”
“這蘇錦言為何能這麽容易就突破了城門,進到城內?”
“東南的士兵,戰力居然這般強悍?”
他們在朝堂上想象不到當時的戰況,因為潘知府隻說自己帶兵守了好一段時間的城,後麵聯合周圍縣城想要突破東南軍隊,削弱一點他們的力量。
結果不敵,隻能退回城內。
最後城破,為了避免城中百姓被劫掠,隻能和蘇譽約法三章,帶人投降。
這才得以把大部分的百姓保全下來。
描述不算清楚,但可以想象得到是經曆了一番苦戰的。
如果東南的士兵戰鬥力真的這麽強的話,那這事就必須重視了。
蘇譽說是什麽進京捉拿國賊。
但是潘知府戰報上可是說了的。
蘇譽帶了幾萬大軍過去,還帶了武器和大船。
無詔帶兵進京,這不就是打著為皇帝報仇的名義,妥妥的要造反麽?
石有為說:“可惜龍大人剛剛調離了河中。”
“不然有他在的話,還能在河中地區提前部署一番,必定能抵擋住東南前行的腳步。”
龍海文之前在河中地區抓了要帶兵進京的鎮遠侯,就在黃州府的渡口那邊把要劫持官船進京的鎮遠侯給截了下來。
如果是他在,這黃州府肯定沒有這麽容易被蘇譽帶人攻破。
但因為蘇北那邊情況更加緊急,朝廷就把他調到了那邊。
沒想到剛調走不久,河中地區這邊又出問題了。
石有為說的話中,隱隱帶了點炫耀的意思。
因為龍海文是他的人,也就是說朝廷沒他可不行呦。
不過其他人也沒空理他這種話,都在糾結河中地區如今必須派人過去把蘇譽攔住了。
馬英偉歎了一口氣說:“淮南王治兵有道,他們才剛把胡族給平定,正是手下士兵們士氣高漲的時候。”
“戰力本來就不是普通士兵可以比的。”
至於要怎麽打,他也沒個頭緒。
朝堂諸公們滿腹經綸,卻沒有打仗的經驗。
所以他們隻能找能打的人。
這討論來討論去,除了邊疆的那些將領外,京城裏還能派過去的倒是也還有一些人。
其中最合適的,便是盧陽伯項誌宇。
他原本在邊疆便有不錯的表現,不過後來程太後嫁給慶元帝後,盧陽伯便被程家人代替,落魄地回了京城。
盧陽伯回到京城後,痛定思痛,覺得自己武將世家不堪重用,朝廷有點風吹草動就能輕易換武將,所以他決定棄戎從筆。
不過他本人讀書來不及了,便把希望都寄托在了後代身上。
好在有個後代挺爭氣的,還把京城最大的文學社明宵社給接了過來。
那明宵社先前在蘇譽來京城參加會試的時候,還邀請他去參加過。
當時接待的項子奇便是盧陽伯的二兒子。
不過家裏雖然在文壇上開了花,但在朝中暫時沒有得到什麽重用。
所以盧陽伯一家在朝堂上也沒有太多的存在感。
如今朝廷要用人了,倒是想起盧陽伯來了。
用盧陽伯去應付蘇譽,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朝廷能順便借助明宵社來掌控一下輿論。
說不定在挽回朝廷聲望的同時,還能平息現在的那些議論聲。
現在正是到處頭疼的時候,朝廷做事也得多方麵考慮,盡量用一件事付出的物資來為他們帶來多一些的效益。
“東南兵力有五萬,我們要去迎敵,必須得有數倍於他們的兵力.......”
夏陽江算了算,說道:“盧陽伯最少得帶十五萬大軍過去。”
按照目前的情況來看的話,東南戰鬥力太強悍,若是讓蘇譽徹底把河中地區占下的話,屆時到了中原一馬平川,一路上都什麽天險,要再阻擋他前進就更難了。
所以在收到黃州府知府的戰報後,朝廷才會這樣重視。
隻是蘇北鹽場那邊今年才派了五萬兵力,盧陽伯這邊又要帶十五萬。
朝廷就算能騰出這麽多兵力,但大軍開撥的軍餉呢?
“今年春耕之時的青苗錢收益不佳,我最多能撥出五萬人的軍餉出來。”
石有為不等別人開口,直接說道:“剩下的十萬人,不能從京城直接撥人過去。”
“不然一路上的運輸費用,我們也頂不住這個開銷。”
打仗不止是比兵力,還是拚後勤。
京城到河中地區距離遙遠,雖然有運河,但運輸也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
這一路上的花費絕對不是一個小數目。
石有為的意思是,最好是先帶一部分人馬過去,再從當地調集或者招募幫手。
這樣一路上省下的軍費,能發揮更大的用處。
隻是這樣的話,就不能保證手中兵力的素質了。
東南那些都是久經沙場,還剛剛取得大捷的精兵,他們拿一些良莠不齊的兵去對抗,真的有勝算嗎?
在座的人都想到了這件事,但也沒有辦法。
沒錢打仗,就隻能這樣摳摳省省著。(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