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4章 不好搞啊
字數:4754 加入書籤
程家靠著程太後,除了武將外,他們家的讀書人這幾年在朝中也有不少上了位,也算是有了一席之位。
程祭酒對於目前的情況是挺滿意的,覺得自己這個家主做得非常到位了。
畢竟此前他們程家,也就出了幾個不大不小的武將。
雖然他也挺想自家再上一層樓的,但是用他女兒這種辦法來給自家掙功績,程祭酒還是會有不小的心理壓力。
他幹脆喊來自己的長子,把這件事交給他。
程祭酒長子建興伯程序安,年紀不算老,才三十多,正是渴望建功立業的年紀。
聽了自己妹妹的策劃後,他不由得在心中感歎了一聲。
果然是後宮之主,一國太後。
他這妹妹,才是做大事的人啊!
程序安爽快地接下了這個任務,還打算著自己這段時間也找個理由往邊疆跑一趟。
剛好被他遇到入侵的夷狄,然後他帶著人把這些夷狄們趕跑,正好也能立下個不大不小的軍功。
他是個文官,能立軍功對自己的仕途是非常有利的。
程序安先讓親近的人往邊關送了信,然後找了一個前往邊關巡視的工作,讓人幫他提了上去。
這樣後麵就算有什麽事,也不是他主動提的,不怕別人查。
沒過多久,他便喜滋滋地動身,開始往邊關巡視去了。
程家這邊高興,卻有人在發愁。
發愁的人,正是盧陽伯項誌宇。
朝廷這次派他去抵擋東南,阻止蘇譽進京,是他能重新得到朝廷重用的好消息。
然而在仔細了解過東南的事情後,他便知道這是一件苦差事了。
朝廷派給他的兵和物資有限,後麵得到的補給估計也不會有太多。
可東南那邊就不同了。
他們剛剛才占了胡族,那邊的資源估計都被他們搬了回去。
如今正是富裕的時候。
打胡族那種仗,跟他們現在這樣的是不同的。
他們去打叛軍,隻會越打越窮。
所以盧陽伯在接到旨意後,便一直是一副愁眉苦臉的樣子。
項子奇看自己父親這樣發愁,忍不住說道“父親你也莫要太過憂思了。”
“蘇錦言雖然背靠東南,有不少兵力,可他畢竟是個文人,打仗方麵肯定是比不過父親的。”
盧陽伯搖搖頭“他不止有東南的兵力,他還有淮南王這個大將。”
“我雖覺得自己在軍事上不比淮南王差,可我能得到的支持與他是天差地別的。”
打仗除了考驗主將外,更多的是比拚後勤。
就朝廷這樣拉胯的程度,盧陽伯已經能預想到這一仗的艱苦程度了。
可再艱苦,聖旨都下了,他也沒辦法。
隻能收拾東西,把自己的老部下們都召集起來,準備帶大軍出發。
這仗還沒開始,朝廷為了給盧陽伯信心,一開始的物資倒是給得挺充足的。
到了這個年紀了,自然行事都是以穩重為主的。
盧陽伯一路都在研究著河中地區的地圖,又到處派人去收集東南和蘇譽那邊先前打過的戰役的消息。
黃州府再往河中地區過來,便是順雲府。
與黃州府一樣,順雲府也同樣是水路發達的地方。
盧陽伯到之前已經打聽好了,蘇譽帶的東南大軍還在黃州府內,暫時沒有到達下一個目的地。
至於他們在做什麽……
盧陽伯聽底下的人稟告後,人有點懵。
“在考察當地民生,看看怎麽發展治理當地?”
他還是第一次聽說有這樣的反賊。
不趁熱打鐵,把整個各種地區給占下來,反而先發展占下的地方。
這個反賊,不是普通的反賊!
盧陽伯更加謹慎。
他到了順雲府後,親自帶兵去四處勘察,一邊打聽蘇譽占領黃州府的細節,一邊部署防禦。
得知蘇譽有一種威力巨大的攻城武器,盧陽伯眉頭緊皺。
“這武器竟然這般厲害?”
“回將軍的話,這都是黃州府那邊的人說的。”稟告消息的人說“那武器威力巨大,城牆都能轟爛。”
“那幾天黃州府整個府城都是山崩地裂的聲音,連大地都在顫抖。”
“我們也派了人過去看過了,黃州府城牆還沒有完全修好,上麵到處都是黑色坑坑窪窪的地方。”
“這武器的威力,應當不會作假的。”
這是一個新情報。
此前朝廷都不知道這件事,所以盧陽伯也沒有收到過這樣的消息。
還是帶人到了這邊,他特意派人混入黃州府才查到的。
對方有這麽厲害的武器的話,那他該怎麽打?
那武器隻能用作攻城的話,他便不能守,隻能主動進攻!
盧陽伯說道“河中有水師,帶著我的令牌去把水師調過來,船隻全部征用。”
“再從當地百姓中征兵,全部要遊泳好手,我得從水路去試一試。”
盧陽伯此前在邊疆指揮的戰鬥,基本都是騎戰與大規模的步兵戰鬥。
然而順雲府城水路發達,不止有大河,還到處都是大大小小的河流小溪,這種地形對於騎兵來說沒有什麽發揮的地方。
大規模步兵倒是可以部署,可他忌憚對方手裏那種大規模殺傷性的武器。
所以隻能先從水路試一試。
同時,盧陽伯又吩咐道“你們去找一找關係,看看能不能弄到多一點東南軍隊手中的武器情報。”
“最好……”
“最好是能把他們的武器或者武器工匠弄過來,我們也研究一番他們的武器!”
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
打仗之前的情報是必須的,有時候甚至能帶來決定性的勝利。
盧陽伯帶著這麽多人馬,不可能貿然動手。
他先在順雲府城慢慢部署,一邊等著各種情報。
若是他們也能弄到東南軍隊的武器,說不定他們也能同樣產出這樣的武器用來對抗東南的反賊。
而在順雲府城,盧陽伯也遇到了黃州府潘知府遇到的那種情況。
那就是,城中不少人都頗為仰慕蘇譽,支持他進京捉拿國賊。
所以他們也同樣組織了起來,請盧陽伯幫忙上奏朝廷,讓朝廷重查幾位皇帝的死因,嚴懲國賊。
盧陽伯心想,他是來打仗的,不是來處理這種政事的。
想是這樣想,但他臉上還是帶著和藹的笑,親切地接見了這部分人。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