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6章 絕望的選擇
字數:7220 加入書籤
在此之前,土著一方無疑是充滿自信。
他們相信自己一定能夠取得勝利,但現在,他們卻不得不麵對如此現實,大夏精銳不斷逼近,他們已經到了絕境。
李世民已經給他們下發最後通牒,如果他們不能做出明智的決斷,他們仍舊想要負隅頑抗,等待他們的將是末日。
顯然李世民並不是在和他們開玩笑,如今的李世民確實擁有這樣的實力,大夏精銳所向披靡,無懼任何挑戰。
不管再強的對手在前方,都將被大夏精銳所擊敗。
李元霸並沒有停下自己的行動,他仍舊揮舞著雙錘在大開殺戒,無人能夠阻擋,在他悍勇的衝鋒之前,土著死傷難以估量。
已經有土著堅持不住了,他們看著越來越近的大夏精銳,再也沒有了剛開始的雄心壯誌,如此大的壓力讓他們徹底放棄抵抗。
有人丟下手中兵器跪倒在地,苦苦哀求,他們隻是想要活著,又有什麽錯呢?
當一個人放下兵器,剩下的人自然也會心慌意亂,就算他們並不甘心,也改變不了任何東西。
雙方的差距太大了,大夏精銳的強大,完全超出他們的想象。
如果早知是這個結果,他們絕對不會輕易冒險,但現在說這些又有什麽意義?
他們已經陷入大夏精銳的層層包圍之中,根本沒有殺出重圍的希望。
還在奮起抵抗的土著首領,不由得閉上了眼睛,他不敢想象這一幕對於土著來說,是何等的絕望?
為什麽這些外來者的實力如此恐怖?為什麽他們連反抗都那麽艱難?
明明這裏才是他們的家園啊。
最終被圍困在中間的幾名土著首領,他們還是做出了決定,正所謂好漢不吃眼前虧,就算他們有些難以接受,但是想要活下去,那他們就隻能臣服。
剩下的土著全都丟下了兵器,他們跪倒在地,接受了這個結局。
這一切都是他們自找的,如果不是他們主動率領大軍送上門來,也不至於被圍在中間,根本無法殺出去。
而李世民看到這一幕同樣是麵露微笑,這當然是一個好消息。
雖然說,他可以將這些土著徹底殲滅,但這顯然還不夠,因為他的目標並不是要屠殺多少土著,而是要將新大陸占為己有。
如果能夠讓這些土著臣服,甚至是讓整個土著都臣服於大夏,同樣是一個破解之法。
如此一來,大夏就能用更快的速度橫掃新大陸,讓這塊土地成為大夏的疆域。
——
李世民在新大陸取得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勝利。
隻不過這個消息要傳回大夏,還需要很長的時間,畢竟從新大陸到大夏路途遙遠,往來並不是短短時間能夠做到。
與此同時,遠征拜占庭帝國的大夏精銳也沒有停下腳步,他們成功拿下了拜占庭帝國都城,取得了一場大勝。
但是,秦瓊仍舊沒有完成他的目標,他要將整個拜占庭帝國徹底覆滅,讓他們付出應有的代價。
當初樊虎已經給了他們選擇的機會,讓他們不要插手此事,但他們偏要與大夏為敵,他們以為和薩珊王國聯手,就能對抗大象。
但事實證明,他們的想法有些異想天開,大夏的實力遠遠不是他們能夠揣測的,但他們選擇與大夏為敵,那就隻有一個結局。
如今的拜占庭帝國已經到了窮途末路,他們屢戰屢敗,損失慘重。
就連君士坦丁堡都已經丟失,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根本想不到任何辦法能夠戰勝大夏,能夠扭轉局勢,重振旗鼓。
可是無論如何,他們也不能放棄。
因為現在的拜占庭帝國已經落得這般結局,如果他們徹底放棄抵抗,那拜占庭帝國就隻有一個下場。
將會徹底不複存在,他們傳承多年的曆史,也將徹底化為烏有。
原本拜占庭國王想要在君士坦丁堡,和大夏殊死一搏。
為了這場戰鬥,他做了充足的準備,在他看來,這個計劃是相當完善的。
隻要他們能夠取得成功,那大夏一方必然為此付出慘痛的代價,到時候他們就能扭轉局勢,將戰鬥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
但是他們低估了秦瓊,也低估了大夏精銳的戰鬥力,不管身處什麽樣的絕境,大夏精銳都沒有自亂陣腳。
他們仍舊拚死奮戰,雖然付出了一些代價,但最終他們還是取得了勝利,將拜占庭帝國的大軍徹底擊潰。
雖然說,拜占庭國王率領群臣逃離戰場,但是他們活著,似乎也改變不了太多的東西了。
就算拜占庭帝國並未完全淪陷,他們還有大半的疆土,可是他們的兵馬損失太大,如此之大的差距,讓他們完全喪失了反抗的意誌。
在一處城池之中,拜占庭帝國君臣聚集於此,他們在離開君士坦丁堡之後一路奔逃,可算在此處安定下來。
眾人的臉上,仍舊是驚魂未定的表情,他們根本不敢回想,這一路上到底經曆了什麽。
明明這一切是他們主動為之,他們布置好了一處天羅地網,隻要敵軍落入陷阱之中,必然死傷慘重。
可偏偏大夏一番有所察覺,洞悉了他們的目標,最終扭轉局勢,將拜占廷帝國的大軍徹底擊潰。
雖然拜占庭帝國並未徹底覆滅,可現在他們又有多少力量來對抗大夏精銳?
這是他們必須考慮的事情。
如果他們不想被大夏徹底覆滅,那他們就必須做出選擇,他們根本沒有太多猶豫的時間。
拜占庭國王顯得有些狼狽。
但他作為拜占庭帝國之主,當然不能自亂陣腳,他必須捍衛拜占庭帝國的利益。
雖然說現在的處境無比艱難,但他必須認清楚現實,必須想方設法,為拜占庭帝國的延續拚盡全力。
沒有思考太久,拜占庭國王便是開口說道:
“諸位愛卿,現在君士坦丁堡已經丟失,敵軍仍舊步步緊逼,他們顯然不準備輕易放過我拜占庭帝國。
他們想要徹底將我們覆滅,這是我們絕對不能接受的事情。
你們有何建議?但說無妨。”
麵對拜占庭國王的詢問,眾人麵麵相覷,猶豫不止。
他們實在不知道該說什麽好了,都已經到這份上了,他們又能想出什麽行之有效的辦法?
如今最大的問題,就是拜占庭帝國和大夏的實力,差距實在是太大了,雙方根本不對等。
所以在戰場上,拜占庭帝國才會敗得一塌塗地,他們完全沒有應對之法。
如果他們無法戰勝大夏精銳,那說什麽都無濟於事,這一切早就已經注定了。
有一名大臣思索良久,最終還是站了出來,他向拜占庭國王拱手說道:
“啟稟陛下,現在為拜占庭帝國的處境無比艱難,大夏來勢洶洶,根本無人能夠幫助我們。
雖然那大食國尚且苟延殘喘,但是他們現在已經自顧不暇了。
也不知多久之後,他們甚至要比我拜占庭帝國先覆滅,現在我們想要延續下去,那就隻能嚐試向大夏稱臣。
隻要他們能夠退兵,那一切都好說,否則就憑我拜占庭帝國現在的情況,一旦大夏精銳殺到,我們根本沒有任何勝算。”
這就是最令人絕望的地方,明明拜占庭帝國也是一方大國,他們威名赫赫,周邊諸國無人膽敢小覷。
可問題是,他們現在麵對的對手,遠超他們的想象,大夏的恐怖根本不是他們能夠揣測的。
在沒有真正麵對過大夏精銳的進攻之前,他們自信滿滿,他們相信以拜占庭帝國的實力,無懼任何對手。
他們有著充足的底蘊,可以讓所有的敵人付出應有的代價。
可是現在當他們和大夏精銳交手之後,他們才明白自己的想法是多麽異想天開。
不管他們再怎麽掙紮,再怎麽反抗,大夏精銳的攻勢也沒有半分停歇。
明明他們的部隊同樣精銳無比,戰力強悍,可是在麵對大夏精銳的時候,卻完全發揮不出來。
毫無意外的落入下風,被輕易擊潰,最終敗得一塌塗地。
曾經強盛無比的拜占庭帝國,現在已經到了強弩之末了,他們的兵馬幾乎損失殆盡,在這種時候他們又該如何應對,實在是令人束手無策。
當這名大臣說完之後,大殿之中陷入詭異的沉默之中。
要是在此之前,這些大臣當然不會同意此事,他們會覺得這人說的實在是太誇張了。
雖然大夏的實力確實很強大,但拜占廷帝國也不是不堪一擊,戰鬥繼續下去,誰又知道結果呢?
但是現在,他們已經認清楚現實了,憑借拜占庭帝國的力量,確實無法和大夏抗衡,他們之間有著巨大的差距。
如果和大夏精銳正麵交戰,恐怕拜占廷帝國會付出慘痛的代價,他們原本不利的局麵,會變得更加艱難。
所以他們必須考慮清楚,接下來該如何行動,如果他們不能認清楚現實,等到拜占庭帝國徹底覆滅之後,再後悔可就來不及了。
他們這些拜占庭帝國的達官權貴,都將陷入萬劫不複之地。
他們在拜占庭帝國是高高在上的貴族,但是一旦拜占庭帝國不複存在,那他們都將淪為俘虜,或者是喪家之犬。
包括拜占庭國王同樣沉默著,不知該如何回答,他當然不想接受這個建議,他也不甘心承認,拜占庭帝國已經到了窮途末路。
但現實就是現實,並不會因為他的想法而發生任何改變。
他們現在根本想不到辦法能夠擊敗大夏精銳,而大夏精銳也沒有停歇,他們仍舊步步緊逼,想要一鼓作氣將拜占庭帝國覆滅。
敵人已經近在咫尺,他們現在的選擇無非是兩個,要麽就是想到辦法擊敗大夏精銳,取得最終的勝利。
隻要能夠成功,那也沒什麽可說的,到時候拜占庭帝國一定能夠重振旗鼓,一定能夠再度崛起。
可是如果他們無法取得勝利,那就隻能迎來毀滅,又或者像剛才那名大臣說的那樣,臣服於大夏。
隻要大夏能夠退兵,那他們就可以苟延殘喘,哪怕付出一定的代價,隻要拜占庭帝國沒有覆滅,終有一日他們能夠重新崛起。
他們將會恢複拜占庭帝國的榮光。
這兩個選擇注定是無比的艱難,因為當拜占庭國王作出決定之後,就必須想清楚,此事需要付出什麽代價。
世界上並沒有簡單的事情,也不是他隨便說說,就能決定最終的結局。
回想當年,拜占庭帝國是那麽的強大,而他的目標也一直沒有改變,他希望能夠讓拜占庭帝國變得更加強盛。
隻可惜,他在這個時候做出了一個錯誤的決定,為拜占庭帝國招惹了一個強大的敵人。
要是當初他沒有答應與薩珊王國聯手,或許拜占庭帝國就不至於落得這般結局。
曾經他以為,三個大國聯手一定能夠擊敗大夏,但事實證明,他們的想法太狹隘了,也太自以為是了。
一個真正的強國,遠超他們想象,就算他們所有人全力以赴,也無法取得成功,這就是如今大夏的強大。
也難怪大夏如此自信,他們隻派遣十萬大軍,就敢進攻薩珊王國。
正是因為他們的兵馬足夠強大,有著絕對的底氣,所以才敢這樣做。
想到這裏,其實拜占庭國王已經有了決定,既然無法戰勝這個敵人,那就隻能委曲求全,先臣服於大夏,最起碼能夠保全拜占庭帝國的根基。
隻要拜占庭帝國還在,那一切都有可能。如果他們抵擋不住大夏精銳的進攻,從此不複存在。
他們在想要光複拜占庭帝國,難度將會更大。權衡利弊之下,方才大臣的建議,無疑是更明智的選擇。
隻見拜占庭國王口中吐出一口濁氣。
他的目光在前方群臣身上掃過,這些群臣都顯得忐忑不安,他們的內心是那麽的糾結,又是那麽的猶豫。
唯一可以確定的是,他們現在對大夏精銳是畏之如虎,他們從來沒有見識過如此恐怖的敵人。
當拜占庭帝國所有人,都對大夏心存畏懼的時候,就注定拜占庭帝國沒有任何獲勝的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