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3章 火車的起點

字數:3654   加入書籤

A+A-


    百姓又不是傻子,他們自然知道誰對自己更好。
    他們生活在大夏,能夠衣食無憂,能夠吃飽穿暖,不必忍受那些達官權貴的壓榨,他們又有什麽不滿足的呢?
    又有誰想要回到曾經的過去?
    隻有真正對百姓好,才能獲得他們的支持,才能讓國家變得強盛,而不至於陷入混亂之中。
    如今三國之地的百姓,也在有條不紊地推行改革,雖然樊虎並沒有將太多的注意力放在這裏。
    但他們既然成為了大夏的一部分,樊虎就不可能讓他們連飯都吃不飽。
    有土豆和紅薯這些作物的加持,對天下人來說,吃飽飯是完全沒問題的。
    但是在吃飽的基礎上,眾人自然有著更高的期待,他們也想享受更好的美食,能夠過上更好的生活。
    但這一切顯然不會憑空得來,他們需要依靠自己的努力,需要讓大夏變得更加強盛。
    如此一來,他們的生活也將變得更加美好,這是相輔相成的事情。
    如果大夏陷入混亂之中,對誰都沒有好處,這是他們必須明白的道理。
    ——
    在一年多之前,杜如晦就帶領工程院,在火車製造上取得了一定的進展。
    經過這一年多的努力,顯然是又有了成果。火車對於大夏的發展來說至關重要,能夠將整個大夏聯係在一起。
    使各地交通網絡更加便利,能夠推動大夏的經濟發展。
    杜如晦並沒有讓樊虎失望,包括工程院的科研人員,他們也十分努力。
    他們都希望能夠取得一些成就,不能辜負樊虎對他們的看重,他們也想履行自己的職責,讓大夏變得更好。
    樊虎對科研人員十分的重視,給了他們極好的待遇,這是他們曾經想都不敢想的。
    但現在,這一切都已經成為現實,隻要他們能夠做好自己的分內之事,履行自己的職責,那麽這一切都是毋庸置疑的。
    在這段時間裏,杜如晦已經在大夏境內,鋪設了第一條鐵路,準確的說是從長安城到附近城池的一條鐵路。
    距離並不算太遠,也就五十裏左右。
    雖然距離樊虎的目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這已經是一個很好的開始了。
    樊虎對未來充滿了期待,他相信未來的技術,將會取得更大的發展。
    隻要所有人都堅定不移,沿著這條路向前,那大夏的發展就不會停滯,也無人能夠阻止。
    至於那些強大的家族,他們想要掌控大局,想要重現往日的聲勢,無異於癡心妄想,樊虎可不會給他們這樣的機會。
    當樊虎看到這條鐵路時,同樣是驚喜無比。火車在鐵路上穩定的運行,攜帶大量的乘客和貨物,這將是一個全新的開始。
    沿途有許多百姓,他們看著這般場景是瞠目結舌,難以置信。
    如果不是親眼所見,又有誰能夠想到,世界上竟然有不需要牲畜,就能攜帶這麽多貨物的工具呢?
    這個結果,顛覆了許多人的認知,也讓越來越多的讀書人,萌生了投身科研的想法。
    雖然參加科舉,可以入仕為官,可以實現自己的價值,但是加入工程院,同樣能夠實現自己的目標,或許能夠做得更好。
    隻要他們有這方麵的學識,有這方麵的才華,那他們就可以嚐試,可以往這條路走。
    在一切塵埃落定之前,沒有誰能夠知道最終的結果。
    但是對於天下百姓來說,他們隻要做好自己的分內之事,堅定不移的支持反腐改革,那就足夠了。
    這條鐵路隻能說是一個測試而已,如果想要取得更大的成果,想要讓大夏變得更好,那就必須將鐵路鋪向整個大夏。
    讓各地都能往來便利,商人能夠更方便的運輸貨物,讓百姓能夠見識到世界之廣闊,世界之美好。
    但這件事情,並不能一蹴而就,還需要很長的時間,也需要消耗大量的資源。
    樊虎並沒有操之過急,因為他知道隻要自己開創先河,後麵的人就不會停下。
    最起碼在接下來數十年,上百年內,天下人都將明白,大夏想要變得更好,就需要他們共同努力。
    也需要不斷的創新改革,不斷的發展。
    如果一成不變,那這個國家必然會腐朽,必然會破敗不堪,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
    這是在所難免的問題。
    樊虎無法預料到未來會發生什麽樣的變故,但是在他力所能及的情況下,他當然不會懈怠。
    他的目標從始至終都沒有改變,所以他才會如此重視科研人員,不斷提高他們的地位,讓天下人都知道,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後麵不管是鐵路,火車又或者是其他種種技術,都會不斷的更新換代,不斷的革新,這是一條不會停止的道路。
    樊虎已經看見大夏美好的未來了,大夏百姓的生活越來越好,相信他們也會無比的支持樊虎。
    隻要他們明白這個道理,他們知道大夏正在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那他們也不會阻礙這件事情的發生。
    現如今工程院,遠不止火車一個項目。
    還有其他方方麵麵的研究,都在不斷進行著,畢竟大夏的發展,可不僅僅是依靠交通一個方麵。
    隻有多麵開花,攜手共進,才能真正的發展壯大,不至於成為一個跛腳大漢。
    如今的杜如晦,也在不斷的學習提升自己,他跟隨樊虎,充滿了對未來的想象,他不知道自己有生之年,能夠做多少事情。
    但他仍舊是竭盡全力,他會在自己還活著的時候,盡可能的多做一些,如此一來,也能少留一些難題給後來人了。
    因為就算他們不能解決,後人遲早要麵對這個問題,那他們何不努力一些,讓大夏變得更好,變得更加強大?
    後來者便可在他們的基礎上更進一步,推動大家的發展。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樊虎對杜如晦的支持了。
    並不是任何一個君王,都有樊虎這樣的魄力,能夠力排眾議,不斷深化改革,為了大夏的發展,能夠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