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軍神李靖
字數:3034 加入書籤
城門官一看對方隻有一個人,嘴裏喊著八百裏加急,一臉風塵仆仆的樣子,忙大聲的喝令手下,準備放吊籃接人。
至於城門,是萬萬不可以開的,作為一個小小的城門官,根本就沒有這個權利,所以,在遇到緊急的情況,就好像是800裏加急這樣的情況,他們便隻能夠想出,用吊籃先把人接到城裏來再說,因為800裏加急的軍情,也是不可以耽誤的。
然而,吊籃是將人給吊上來了,可送信的人,卻累的昏死在吊籃內,嘴唇上由於缺水,裂開了幾道長長的口子。
城門官嚇了一跳,知道八百裏加急的情報,容不得半點延誤,從送信的人身上,摸出了密封好的信,交代了手下照顧好送信的人,便騎上馬直奔皇宮方向。
臨近年關,長安大街上多了一些喜慶的氣氛,長安大街上,不時有馬車經過,這些馬車上坐著的人,都是去宮中點卯的,隨便一個有資格去宮中點卯的人,那都至少是一個五品以上的大官。
趕到朝堂上點卯的文武大臣們,按照以往的慣例,點完了卯之後,一般都是在朝堂外的一個小廳裏,喝著茶水,同僚之間相互聊天打屁,等著陛下來上朝,陛下作為身份最高的人,一般都是在最後一個到達的。
可今天不一樣,點完了卬的人,直接被太監領進了朝堂上,而陛下李世民,此時卻早己坐在了他的寶坐上。
“就在一個時辰前,鬆州府發來八百裏加急,吐蕃六十萬大軍,兵圍鬆州,鬆州都督周星星派了中郎將李炳光,前往吐穀渾,向己經趕到了吐穀渾的,侯君集十萬大軍求援。
可惜的是,李炳光趕到吐穀渾時,侯君集的十萬大軍,已經離開了吐穀渾,正向西域高昌國趕去,在八百裏加急信送出時,鬆州都督己經決定棄守甘鬆嶺,退守鬆州城,等待朝廷的救援。”李世民在正式開始朝會後說道。
“陛下!吐蕃60萬大軍兵圍鬆州府,由此可見吐穀渾便不可能再有吐蕃的兵馬入侵,侯君集作為一個戰場經驗豐富的將軍,在大軍趕到吐穀渾之後,必然會派斤俱探查,吐蕃兵馬的動向。
吐蕃60萬大軍兵圍鬆州的情況,他不可能不知道,這個時候他置鬆州的安危不顧,把10萬大軍帶往西域,他到底是想幹什麽?難道還會有比解鬆州之圍,更加緊急的軍情嗎?”程咬金忙第一個站出來,對侯君集的作為提出質疑。
“咳……!”李世民有些惱怒的瞪了一大程咬金說道:“朕的確給過候君集旨意,命他在解決了吐穀渾的危險後,揮兵高昌,高昌國拒不接受我大唐的好意,朕豈然一直容忍下去。”
“陛下!臣以為侯君集就算是有陛下的旨意,也不能無視鬆州,被六十萬吐蕃大軍圍困,鬆州失守,整個劍南關就會受到吐蕃的威脅,劍南關一失,就連長安都會變得不安全了。”大唐軍神李藥師毫不客氣地痛批侯君集道。
“侯君集將軍,負有陛下交給他的使命,當然必須以完成陛下交給他的宿命為主,何況他未必知道吐蕃會有60萬大軍,包圍鬆州城,所以候將軍並沒有做錯什麽。”另一位和候君集,關係甚密的大臣說道。
“好了,關於侯君集的事情以後再議,現在召集大家來,是要想辦法解決鬆州的安危,要知道那種神秘的火器,可是在鬆州生產的。
萬一鬆州被吐蕃人占領了的話,後果恐怕就會不堪設想,一旦那種火器的秘密,被吐蕃人所掌握了的話,吐蕃就會變得讓我們更加難以對付了。”李世民拉下了臉來說道。
鬆州生產的火器,威力自是不用言說的,大家都曾經看過它的爆炸效果,萬一被吐蕃人掌握了它,那以後大唐就會多了一大勁敵,再交戰之中,大唐將士的傷亡率,將會無限放大。
“陛下!鬆州離長安有二千餘裏路,就算是最快的速度行軍,至少也要二十天以上,鬆州城能夠在六十萬大軍的圍困中,堅守二十多天嗎?”一位老臣提出了置疑說道。
“盡人事,聽天命,但無論鬆州能不能守住,盡快派大軍前往鬆州救援,是肯定的。”衛國公李靖說道。
“最近西突厥也不安份,夏州那邊也不太平,我大唐雖然兵多將廣,奈何敵人也不少。早知如此,還真應該先將吐蕃安撫住,也不至於造成今天的被動局麵。”李世民有些悔意的說道。
留在京城的都是一些,為大唐立下無數戰功的老將,李世民其實是不想再讓這些老將們,再上戰場廝殺的,畢竟很多老大哥,都已經是真的老了。
“陛下!臣程知節願意領兵救援鬆州,請陛下下旨。”程咬金上前說道。
李世民點了點頭,卻沒有說話,程咬金想去救援鬆州,他並不反對,可程咬金為將尚可,為帥則有些不足,所以李世民心裏並不看好程咬金為帥。
“陛下,老臣願意領兵救援鬆州。”李靖有些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走上前說道。
“衛公己是七十高齡了,還能想著為朝廷效力,朕心寬尉啊!”李世民的臉上露出了笑容,高興的說道。
“朝廷待我不薄,陛下又多有封賞,如今朝廷有難,陛下若是不疑李靖年老體衰,臣願意有生之年,再為陛下除一大敵。”衛國公李靖說道。
“衛公此言差矣,衛國以七十高齡,拜帥遠征,朕心何忍啊!但吐蕃此次大舉全國之兵,圍攻鬆州,威脅我大唐整個劍南道,若是不能將吐蕃打痛了,打殘了,終是我大唐心腹之患,
這次想要一勞永逸的解決吐蕃的威脅,朕思來想去,也沒有比衛公更合適的人選,隻好再勞煩衛公一次了。
隻可惜的是,吐蕃之地貧瘠,又是受過詛咒之地,我大唐將士無法深入吐蕃久留,否則朕的天兵所至,敢犯我大唐者,定要打到邏些城去,將吐蕃讚普鬆讚幹布,抓到長安來治罪。”李世民有些歉意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