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民心難違
字數:3271 加入書籤
讓朝廷百官們,和李世民都沒有想到的是,大唐國幣推出之後,長安百姓們的反應,卻是一點都不給朝廷麵子。
大唐中央銀行在各坊內的營業點,幾乎沒有幾個人,拿著金銀來換紙幣的,偶爾有幾個來換錢的,也隻是用銅錢來換紙幣,而且換的也不多。
大唐銀行也實行了,儲戶存入大唐國幣,日後也隻能取出大唐國幣的規定,百姓拿著大唐國幣,到大唐銀行隻能存取,不能兌換成金銀。
各家商鋪在收到了,朝廷發行的大唐國幣後,在大唐中央銀行兌換成金銀時,因為遭到了大唐中央銀行的拒絕,隨後便拒絕再收大唐中央銀行發行的大唐國幣。
反倒是對市麵上,還沒有兌換完的,大唐銀行發行的大唐紙幣,並不拒絕,因為大唐銀行的信譽,是十分靠譜的。
朝堂上亂成了一窩粥,民部尚書唐儉,力主強製推行大唐官幣,要求各大商家不得拒收,否則將施以重罰。
禮部尚書王珪則堅持,民意不可為,對於大唐中央銀行,拒絕民間百姓,用大唐官幣兌換金銀遭拒,是變相的在掠奪民財。
朝廷如果隻能單方麵的,讓百姓們用金銀兌換大唐國幣,卻拒絕百姓用大唐國幣兌換回金銀,會製造出官逼民反的後果,失信於民的後果,朝廷擔負不起。
各大世家門閥,當然也不願意看到,朝廷對於金銀,采取隻進不出的做法了。
大唐中央銀行,因為一開始,便讓百姓和商家,產生了不信任感,盡管大唐中央銀行,馬上進行了改進,並張貼了告示,聲名了大唐國幣與金銀,可以互相自由兌換,但依然收效甚微。
盡管大唐銀行發行的紙幣,在長安受措,但大唐紙幣此時,己經進入了吐蕃和西域,大受行商者的喜歡。
一些西域小國,包括吐蕃的邏些城,大唐銀行發行的紙幣,在當地大行其道,就連當地官方征稅,都願意收紙幣,因為紙幣並不影響,他們購買大唐商人的高價商品。
鬆州城的日漸繁華,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損失巨大的鬆州義勇軍,也再次的招收了一批新兵,壯大後的義勇軍,超過了十萬兵馬。
周星星讓蘇定方帶領這些人,進入吐蕃的領地上,訓練他們適應高原上的氣候。
吐蕃原本就是地廣人稀,又經曆了兩次鬆州之戰的大敗,僅兵馬的損失,就超過了三十多萬。
其實大唐也是地廣人稀,相比於後世,此時雖然己經到了貞觀十四年,但整個大唐的人口,也不會超過後世北上廣的任何一個城市。
與鬆州交界的吐蕃領地上,深入數百裏,都看不到什麽人煙,所以蘇定方帶領十萬兵了,在吐蕃領地上訓練,並沒有驚動到邏些城的吐蕃貴族權貴們。
至於前來鬆州互市的吐蕃商人,他們或許看到了蘇定方的十萬兵馬,但恐怕也沒幾個人,分的清吐蕃與大唐之間的實際分界線吧。
事實上,這個時代國與國之間的界限,並不是那麽清楚分明,所以在兩國的邊界上,一直都存在著一個緩衝區域,基本上對方沒有進攻對方百姓聚居之地,就談不上什麽入侵。
鬆州的快速發展,經濟和人口,都在不知不覺中,開始反超益州了,這讓身為益州大都督府的大都督李恪,非常的鬱悶。
很多益州境內的百姓,都跑到鬆州府管轄的境內去了,這對於李恪來說,是很受影響的事情,不僅食邑的戶數少了,幫朝廷收的稅,也大受影響。
最關鍵的還有一個,各地方的人口增長情況,也是納入了朝廷考核的內容,一旦轄地的人口戶籍不減反增的話,作為皇帝的兒子,換成別的皇子,或許沒有人敢說什麽。
可李恪卻是一個另外,因為他的母妃是楊妃,而他的外祖父,可是前隋的暴君,隋煬帝楊廣,不僅朝臣們對他不喜,就是父皇李世民,也沒有給過他什麽好臉色。
周星星的身份和事跡,蜀王李恪當然也打聽的很清楚,雖然隻是一個駙馬,但要論及在父皇麵前的地位,恐怕他這個皇帝的親兒子,也占不到什麽優勢。
如果正麵和周星星鬥,顯然吃虧的人,絕對會是自己。李恪想到這些,也是非常的無奈。
可如果自己什麽都不做,卻又難以承受父皇的怒火。
李恪便決定,暫時先修書一封給周星星,讓他將跑到鬆州都督府境內的益州百姓,趕回益州境內。
李恪信中還告誡周星星,隨便接收別的州府百姓,是朝廷所不允許的,如果周星星不將益州百姓驅逐出鬆州府境內,他便要向京城遞折子了,希望好自為之。
周星星收到了蜀王李恪,送給他的信之後,不由的氣樂了。
為了方便管理,朝廷的確是禁止中原各地的百姓,不可以隨便的遷徙居住地,但對於鬆州這種複雜的地方,其實是沒有多大的約束力了。
整個鬆州境內,漢人的比例,更遠遠的低於各少數民族,而遷徙活動,又恰恰是少數民族特有的習慣,所以中原的那一套管理模式,是不適用於鬆州都督府的。
不過蜀王李恪,畢竟是皇子的身份,雖然並不受寵,但該給的麵子,還是要給的。
把人趕走,周星星是不會下這個命令的,但給蜀王李恪寫一封信,說明一下情況還是可以的,而且還是非常有必要的。
與鬆州相鄰的幾個,屬於益州府管轄之地,也多是薑人部族,朝廷也委任了當地薑人部族中,有影響力的薑人,封為刺史,代為管理各薑人部族的民情。
同為薑人部族,鬆州境內的薑人部族,在鬆州都督周星星的幫助下,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
而益州境內的薑人部族,生活卻過得沒有一點起色。
益州薑人部族為了享受到,和鬆州府境內的薑人部族,一樣的美好生活,聯合起來上書朝廷,要求將他們的部族領地,劃歸鬆州府管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