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火炬計劃】

字數:4559   加入書籤

A+A-




    “既然這樣,今年我的分紅也不拿了,都捐給廠裏。”
    彭老爺子一生為公,臨到老了才開始享福。
    工資是足夠花的,要了分紅生活其實也沒多大改善。
    孫子更不缺分紅,既然如此,幹脆高尚點捐給廠裏,讓酒廠辦得更好。
    田書記和牛隊長瞬間被這一家人震服,仔細一想,其實爺孫倆把錢捐給酒廠不就是相當於自己二人可以多分一些嗎?
    因為自己二人股份最少,這次分紅一人可以分五萬。
    在這個萬元戶都稀奇的年代,一年分紅五萬那都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頓時心生感激。
    不過隨即一想,自己之所以能獲得這麽多分紅,主要因為彭家。
    既然彭家這麽大方,自己也不能小氣了,捐個萬把塊出來其實問題不大。
    兩人對視一眼,便一齊決定道:“我也捐三萬給廠裏改善條件。”*2
    彭萬華聞言,心中感歎這時候的村民真是太淳樸了。
    與後世物欲橫流、金錢至上的社會相比,簡直就和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一樣。
    彭老爹本不想捐錢,他心忖家大業大人口多,到處都要花錢。
    不過當看到彭老爺子的眼光瞄向他時,他立馬一挺胸脯,大公無私道:“我也捐五萬給廠裏改善改善條件。”
    彭老爺子這才滿意點點頭。
    “總共加起來有五十一萬捐款,這些錢給廠裏改善硬件條件應該綽綽有餘了。”
    彭萬華在本子上劃了兩筆。
    眾人紛紛點頭表示讚同。
    “按照股子,村裏的分紅應該有十萬,這錢就不動了,留在村裏。之前我看有好幾家貧困戶砸鍋賣鐵給娃讀書,以前沒條件,如今我們不能坐視不理。
    至於具體怎麽資助法,大家都想想辦法,弄個名頭和章程出來。”
    彭老爺子繼續道,他作為村裏最具威望的人,這個想法一提出來便獲得了眾人的一致認可。
    雖然一些村裏人在酒廠當工人,而且職員工資能覆蓋支出,但並不是村裏每家每戶都有人在酒廠任職。
    有些人不在酒廠任職,家裏娃一上學經濟變得緊張,頓時捉襟見肘。
    彭老爺子小時候沒有條件多讀書,或許是淋過雨,他想為別人撐起一把傘。
    彭萬華想了想,眼睛一轉忽然想到一個名詞,“星火相傳,砥礪前行,不如就叫火炬計劃吧?”
    彭老爹摸了摸胡子:“星火相傳?”
    牛隊長抽了一口煙:“砥礪前行?”
    彭老爺子咂咂嘴:“火炬計劃?”
    “好名字啊!不愧是大學生,這一聽就很有那股味道,很符合我們的初衷。”
    田書記豎起大拇指,笑著誇讚道。
    彭萬華擺擺手,想說一句基操,勿六。
    彭老爹朝兒子一攤手,頗為自豪地接話道:“那當然,看,多讀書才能有文化。”
    彭老爺子笑了笑,顯然也頗為得意大孫子又給他長臉了。
    他出言把話題從吹噓中拉回來:“大家都說說該怎麽個資助法。”
    眾人陷入思考中。
    過了一會兒,牛隊長率先開口道:“不如給每家發錢,一個孩子發一百塊,應該足夠了。”
    田書記聽了,頓時直搖頭,“不妥,有些孩子不上學還拿什麽資助?這不浪費嘛。而且有的家孩子多有的孩子少,這麽幹肯定不均。”
    牛隊長持不同意見,“我們應該不用關注什麽均不均的,可以按上學的娃分,一個上學的娃一年一百塊。”
    田書記還是覺得不妥,“我的意思是,我們的初衷是讓缺錢的孩子有書可讀,有的家庭上高中花錢多,有的上小學花錢少。
    上小學的和上中學、大學的花費支出都不同。好鋼用在刀刃上,要是不加以區分資助,相當於把錢花在刀把上。”
    彭老爹認同的點點頭,“還有一點,上大學、中專、中師都有補貼,這些應該少發或者不發。”
    彭老爺子作了總結:“那就這樣,根據不同年級,全額資助學生娃的學雜費、書本費。大家還有什麽要補充的?”
    彭萬華點點頭,這樣的確更符合火炬計劃的初衷,而且還避免了資金的浪費。
    但他忽然想到有些孩子營養不良,便提議道:“資助學費書本費可以讓孩子有書可讀這是肯定的。
    不過現在村裏還普遍比較貧窮,有些家庭孩子甚至營養不良,我覺得我們可以再多做點事。”
    彭老爹抽了口煙,“比如說呢?萬華你有什麽好主意就直接說吧。”
    “讓孩子讀書汲取知識是重要,不過強壯的身體同樣很重要。偉人說‘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
    所以,是不是應該在前麵的基礎上,每家再增加一些資助保障孩子的營養呢?”
    他娓娓道來的這一番話點醒了眾人。
    是啊,雖然現在分田到戶了,經濟也放開了不少。
    但這個小山村裏,很多人家依舊處於缺衣少食狀態。
    隻有一部分人勉強才能吃飽飯,大多數人一天能吃兩頓飯就算不錯了,晚飯還吃的是紅薯、南瓜、糊糊等粗糧。
    至於營養有多好那就更談不上了。
    八十年代是人口爆發的年代,一戶人家有好幾個娃,好幾張嘴嗷嗷待哺。
    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同落後的生產力之間的矛盾。
    像這間屋子裏的人隨便出手就是幾萬塊幾十萬的,那別說村裏了,鎮上、縣裏都沒有。可以說放在整個皖省都是相當炸裂的存在。
    但其他家依舊很貧困。
    彭老爺子點點頭,“我讚同。”
    彭老爹:“我也同意。”
    田書記:“附議。”
    牛隊長:“俺也一樣!”
    “既然這樣,那就每家有孩子的按人頭都給點資助,十歲以下的每年一百,十歲到十五歲的每年一百二,十五歲到二十歲的每年一百五。
    而且為了防止直接給錢被受助人挪作他用,由村委出麵購買肉蛋奶直接發放到每家,這樣行不行?”
    彭萬華向周圍詢問道。
    “挺好。”
    “我看行。”
    “附議。”
    “俺也一樣!”
    “還有考上中專、中師、大學的可以適當給點激勵,比如說考上中專獎勵三百,中師五百,大學八百。”
    畢竟曾經考大學受過恩惠,彭萬華也想回饋一下社會,便再次建議道。
    眾人思考了幾秒。
    “可以。”
    “沒毛病。”
    “附議。”
    “俺也一樣!”
    彭老爺子抽了口煙,彈了彈煙灰,最後滿意總結道:“嗯,這麽一看,火炬計劃還真是名副其實,搞得不醜!”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