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出任校董】

字數:4187   加入書籤

A+A-




    仁杉技術學院是以江總之父命名的。
    坐落清水灣半島上,位於將軍澳以東,邵氏影城以北,東邊不遠處就是銀線灣海灘,風景優美,環境宜人。
    現在處於放假期間,學院裏除了兩個六十歲的安保和一些學校管理人員,校園裏人走樓空。
    “學校的情況各位應該已經明白了。”江總麵向十來個學校管理人員,把自己轉讓學校的事說了出來。
    “這兩位以後就是大家的老板了,彭總和張總。”江總把彭萬華和張賓介紹給大家,也讓管理人員一一上前認識一番。
    “大家跟著彭總和張總好好幹,相信在他們的帶領下,學校肯定會更上一層樓。”江總讓大家認了一下新老板後,便帶著彭萬華和張賓等人來到了教務樓的校長辦公室。
    “這邊是教務辦公樓,後麵是操場和學生宿舍。一直以來我兼任校長和校董的職位,說來愧對先父,當初答應他好好經營學院,如今不得不食言了。”
    江總一邊介紹校園情況,一邊一臉慚愧地領著眾人進了校長辦公室。
    辦公室麵積足有上百平,裝修豪華且各種設施齊全,看得出江總是個懂得享受的人。
    崽賣爺田心不疼,彭萬華突然想起了這句話。
    他摸了摸厚重的實木桌子,掃了兩眼牆上的精美掛畫,心想要不是來看看這辦公室,差點就被江總騙了。
    不過沒關係,反正這學院已經到他手上了。
    在學校管理人員的見證下,江總把學校的情況和一些重要文件材料從保險箱裏取了出來,然後交給了彭萬華。
    錢當然沒有,就是一些地皮確權材料和印章等等。
    交付了這些,這個學院算是徹底歸屬了彭萬華。
    或許是沒有了學校的拖累,江總整個人突然輕鬆了很多。
    交接了文件,江總帶著大家繼續在校園裏轉悠,來到西邊樹林下,指著一個黑色立柱繼續道:
    “這個立柱擁有一百三十多年的曆史,是當初英國佬傳教士蓋的教會學校遺址。當初小日子占領了這裏,戰敗前將教堂付之一炬,現在隻剩下這個立柱了。”
    學校雖然low,不過還是有點曆史的,在江總之父買下教會學校後,保留了這個立柱。
    繼續往前走。
    來到校醫院前,江總指著校醫院前的南丁格爾雕像道:“這個雕像是當初楊慕琦爵士感激我父親戰後捐款建療養院救治軍人所贈,已經有將近四十年曆史。隔壁依次是圖書室、實驗樓,南邊還有兩棟教學樓以及學生食堂。”
    麻雀雖小五髒俱全,技術學院雖然隻有一千來號人,但該有的都有。
    “師資力量怎麽樣?”
    “這塊說實話是學院的弱點,我們給的薪資不高,加上生源比較差。來應聘的人如果有能力,看到這個工資和生源質量也幹不長久。久而久之,師資變得越來越差。”江總坦白道。
    當老師都想桃李滿天下,一看技術學院招的生源不行,有抱負的人都不會繼續在這待著。
    不排除有些老師沒有這麽大抱負,隻是把這裏當做一份工作,混口飯吃。但江總給的薪資很低,在這混飯還不如去不遠處的影城跑龍套。
    如此一來,師資差教出來的畢業生差,畢業生差導致生源更差。
    在這種惡性循環下,學院能辦得好那倒是個怪事了。
    不過彭萬華不在乎,不就是錢的事嘛。
    錢給到位了,高水平的老師還不隨自己挑?
    畢業生差那說明畢業的標準太低,既然這樣那就別畢業了,什麽時候達標了什麽時候再畢業。
    亂世用重典,沉屙下猛藥。
    就技術學院這種現狀,要想有所改變,必須換一批老師,提升教學水平,嚴格輸出畢業生,提高學校的名氣和認可度。
    必須大刀闊斧改革。
    彭萬華在心裏下定了決心。
    交接了學院後,江總立馬拍拍屁股走人。
    彭萬華看著他肥胖的身子上了淩誌,整個車子承受了不該有的沉重,猛然下壓了一下。
    江總從車窗探出頭,臉上堆著笑朝眾人擺手告別。
    目送對方遠去,彭萬華扭頭對跟在身後的學校一眾管理人員道:“想必大家都已經清楚了,以後校董由我任職,張賓暫且代理校長職位,學院的管理暫且不變。今天大家相識一場就是緣分,走,一起聚餐聊聊去。”
    張賓很高興,雖然收購了地皮沒有開發房地產,但當了代理校長也算是臉上有光。
    “這頓誰也別搶,我來請!走,一起去福記飯店。”他經常去一家北方菜做得很地道的飯館,名叫福記飯店,位於銅鑼灣地區。
    學校的管理人員見大老板和二老板請客,哪還有不樂意的?
    一行人高高興興驅車前往目的地。
    福記飯店老板林來福見是老顧客張賓,立馬熱情出來相迎,將眾人帶進了包廂裏。
    “那個烤鴨、驢肉火燒、扒羊肉、烤乳鴿、石斑魚、龍蝦等招牌菜你看著上。”張賓熟絡地開始點菜。
    林老板點點頭,記了下來,繼續問道:“酒要不要來點?”
    “嗯,就把我上次寄存在你這裏的狀元郎搬一箱過來。”張賓道。
    彭萬華笑道:“看來這家老板和你很熟啊。”
    “我不喜歡去吃西餐,就這家北方菜做得地道,我經常帶下麵人來這裏聚餐。這家老板是兩兄弟,祖上也是北河省人,一來二去就熟了。”張賓解釋道。
    酒菜上來,大家一邊吃喝一邊聊天。
    在張賓的推動下下,大家幾杯酒下肚,氣氛逐漸熱絡起來。
    彭萬華也借著酒意和大家嘮家常,順帶從眾人的口中了解各自對技術學院的看法。
    一番推心置腹,彭萬華了解到學校目前入不敷出隻是其中一個問題,最關鍵的問題還是生源問題。
    目前學院的招生趨勢整體處於逐漸下降的狀態。
    人數下降,質量也在下降。
    優秀的高中畢業生首選肯定是港大、中文大學等名校。
    去野雞技術學院?
    就算是學生為了錢受蒙蔽,學生家長也不會這麽短視。
    中等成績的高中畢業生可選擇的更多。
    所以來技術學院的都是成績不太好的學生。
    彭萬華感覺有些頭疼,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當前階段要想招到優秀高中畢業生真不是那麽容易的事。
    畢竟生源可不像工作人員,不是砸錢就能立馬找來的問題。
    但要想提升學校辦學水平,這個問題回避不了。
    他揉了揉腦殼,該怎麽解決這個令人頭疼的問題?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