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特區正府的誠意】

字數:4407   加入書籤

A+A-




    重生1981開局救了鄰村姐妹花!
    “他們需要一個地標性的建築,來提升城市的整體形象。不僅和我們在談,和香江以前那些本地資本也談過。
    不過你之前提醒我,要拉上兄弟們連成一體去談投資的事,鵬城政府目前對我們最感興趣。
    鵬城作為改革開放的先驅,明年打算開放土地拍賣,包括在全國率先實行可以轉讓土地等等政策。
    他們的對我們這邊招商引資的待遇,主要分為三塊,一是公司所得稅稅率和減免,外匯結算和利潤的匯出。
    二是出入境方麵,外商及其家屬隨員的居留和出入境手續等方麵優惠條件。
    三是土地使用,特區願意以極低的價格,為我們充足的土地。”
    張賓將這段時間以來和鵬城正府談的情況,能拿的優惠條件,一五一十的說了出來。
    聽到前兩條,彭萬華還不以為意,直到聽到第三條,他才頗感興趣的問道
    “充足的土地?是給我們多大麵積?”
    在他看來,前兩個隻能帶來短期的方便,最重要的還是地皮。
    他上輩子記得鵬城的地皮在全國範圍內都是處於最稀缺的存在。
    因為鵬城的麵積隻有2000平方公裏。
    一般的省會城市的麵積基本上都是大幾千,甚至過萬平方公裏。
    至於像渝城這個城市,足有八萬多平方公裏。
    名義上是一個直轄市,實際上比某些省的麵積都大!
    對比來看,鵬城算是所有一線二線城市中麵積最小的一個。
    這導致的結果就是鵬城的地皮和房價一直居高不下。
    他記得重生那會兒,鵬城關內地區的房價已經飆到了十幾萬、二十萬,甚至三十萬一平米。
    那時候鵬城開始去製造業,許多關內的工廠紛紛外遷,製造業全部遷往往莞惠,甚至周邊省份去了。
    而一般的營收幾十億的上市公司想在關內拿地皮,基本上都是不可能的。
    甚至想在關外的幾個區拿地建樓都很困難。
    市、區正府對想拿地的企業,包括市值、盈利、稅收、是否高科技、是否符合區乃至市的定位等方麵都有嚴格要求。
    至於那些營收幾個億、低於一個億的中小企業,在內陸地區可能都是香餑餑,要點地皮輕輕鬆鬆。
    在鵬城,一抓一大把,想拿地根本一點可能都沒有。
    這些中小企業隻能租大公司或者村委的樓,又或者是工業上樓。
    原因無他,鵬城的麵積相對太小,而且山又多,實在是沒什麽地。
    哪怕有地,也是有主的。
    現在特區雖然剛開發,但彭萬華知道鵬城未來的潛力大呀。
    現在建一棟樓,未來哪怕經營不善,把樓租出去都能大賺。
    總之,能拿的地皮越多,未來肯定賺得越多。
    “呃……”張賓頓了一下。
    然後繼續道“這個沒有明說,但是我試探過了,華賓廣場即便表示需要五十五萬平米的地皮,對方也表示同意了。
    當然了,實際上以鵬城目前百來萬人口的現狀來看,我們現在投資進去建設這麽大商業綜合體,很有可能會虧本。
    香港目前五百多萬人,經濟實力雄厚,購買力很強。即便如此,能達到華賓廣場同一級別的目前也隻有海港城、置地廣場三個。
    即便算上在建的太古裏廣場和在規劃中的時代廣場,加起來也不過是五個。
    說實話,哥,我對在鵬城是否有足夠的購買力,支持我們建設這麽大的廣場,沒有太大的信心。”
    海港城是大名鼎鼎的九龍倉集團旗下,麵積數百萬平方尺。是集購物、餐飲、娛樂為一體的超大型商業綜合體。裏麵擁有擁有超過三百多家各類型商店,一站式購物休閑服務。
    至於置地廣場則是置地公司旗下的高級商場,位置也在中環。
    彭萬華聞言,笑了笑。
    笑容中有兩股截然不同的意思。
    一是對特區正府。
    如此看來,現在的招商引資的確算是誠意滿滿。
    二是對張賓。
    對鵬城沒信心?懷疑特區的潛力?
    你在開什麽玩笑?
    隻要不做火燒芹菜,那鵬城依舊可以像上輩子那樣快速迅猛的發展。
    “現在雖然鵬城人口隻有百餘萬,但你有沒有統計過鵬城的人口增長速度?”
    張賓想了想,老老實實道“這倒是沒有。”
    彭萬華繼續道“你把鵬城曆年的人口增長統計下,你就會明白鵬城的潛力了!
    不說別的,幾年前袁老剛到蛇口的時候,特區才三十萬人。
    現在才過了幾年?就已經人口超百萬了。
    按照這個速度,可以預見的是不出五年,特區人口將會超過兩百萬!
    十年之內,人口必定突破五百萬!
    十五年之後,人口必定超過七百萬,二十年之後,人口肯定突破九百萬!
    二十五年後超過一千二百萬!三十年必定突破一千七百萬!
    未來的鵬城,肯定是一個人口兩千萬的世界型科技與金融城市!”
    “嘶~~”
    包括張賓在內的人,齊齊倒吸了一口冷氣!
    現在的彭鵬城在大家看來依舊是一個小漁村。
    雖然蛇口地區的起色比較大,很多港商紛紛投資建廠。
    但和香江比起來,依舊不夠看。
    現在過去的工廠基本上都是在香江活不下去,甚至被淘汰的產能。
    而且,即便去了鵬城建廠,很多廠裏依舊做著一些三來一補,沒什麽技術含量的東西。
    最主要的是,真要是入駐奢侈品牌,購買力能有多少呢?
    做生意都會算一筆賬。
    成本是多少預期收益是多少。
    再結合內陸地區的基礎條件和營商環境,那真是太難了。
    但反過來一想,想要如此快速的發展,那該要克服多少重重阻礙才能實現啊?
    念及此,眾人紛紛倒吸了一口冷氣。
    彭萬華如果不是重生者,恐怕也無法預料到鵬城的發展是如此之快!
    但事實就是如此。
    憑這先知先覺,彭萬華覺得可以稍微裝一下。
    隻見他掃視了一圈,淡淡道
    “有些人因為看見而相信,有些人因為相信而看見。
    我的意思投是肯定是要投的。
    大家後麵都好好想想該怎麽投,然後商量一下。
    願意到內陸投資的,這次一起商量商量,咱們一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