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1章 全力消化手中所得

字數:3424   加入書籤

A+A-


    正所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當各地的熱錢都往這片土地上跑的時候,想不發展起來都很困難。
    遍地開花的企業工廠支撐起了溫三的工業體係,也為農業的發展提供了可持續發展的空間。
    婆羅洲除了油田,天然氣田之外,也有大片的土地落到了溫三的手中,為他們提供了大量的戰略資源。
    新加坡的稅收,以及商船過境稅,各種商品上岸離岸產生的交易稅等讓溫三的錢包變得鼓脹了許多。
    隨著馬六甲海峽的穩定,溫三開始對周邊的鬼子用兵。中南半島也開始對最後盤踞在陸地上的鬼子進行清剿。
    多管齊下,隻用了幾個月就將中南半島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土地都納入了自己的管理範圍。
    這個過程中,並沒有受到太多的阻礙。確實有一些本地人以各種方式表達了自己的不滿,不過溫三也用拳頭和炮口告訴他們,沒有實力就閉嘴。接受天朝上國的領導並不是多丟人的事情。
    何況有了前麵的示範區,很多腦子裏有異想的人都轉變了過來。至於那些轉變不過來的,會有大兵幫他們扭轉。
    對付外族人,溫三的手段變得不那麽仁慈了。因為大多數的當地人,還是更信奉叢林法則,拳頭大才是硬道理,才會有人聽你講什麽,說什麽。
    對於真正的老百姓來說,誰來當領導其實並沒有那麽重要,他們隻要能生活下去,餓不死,基本就沒有什麽問題了。
    真正心存異心的,正是那些一直騎在老百姓頭上的地主,軍閥,以及所謂的豪門望族,門閥鄉紳。
    這些人有人脈,有手段,還與一些殖民列強有千絲萬縷的聯係。他們如果想要在當地搞點動作,破壞性比普通老百姓要大得多。
    溫三的做法很簡單,願意跟隨他們的,服從領導的,隻需要按照頒布的政策辦事即可。不會受到特別針對,還能享受到基本的國民待遇。
    對於那些包藏禍心,想要搞三搞四的家夥,直接一鍋端了。
    溫三很明確的告訴政務人員,沒有雷霆手段,別想輕易讓這些外族人臣服在他們的腳下。
    這裏不是國內,很多東西沒有必要心存顧忌。任何一個新的政權誕生,都要經曆一段時間的混亂期,調整期。
    在這段時間裏,一些不和諧的聲音,該去掉就果斷的去掉,不要猶猶豫豫的,留下一些後遺症,反而會尾大不掉。
    溫三這個思路是有很多人不理解的,但是當所有人都堅決的執行下去的時候,他的地盤很快就得到了穩固,並且迅速的發展起來了。
    一年時間不到,絕大多數當地人都認可了新政的管理方式。同時還有不少人因此生出了自豪感。
    以前,他們生活在最底層,卑微到連狗都不如。現在,隻要遵守相當法令,便可以抬頭挺胸的過自己的日子。
    隻要不犯事,不作奸犯科,不管是軍隊還是政務官員,都不會拿他們怎麽樣。態度也是相當的和藹,並沒有明顯的貴賤之分。
    拿下馬六甲海峽之後的大半年時間裏,溫三團體都在韜光養晦。除了清剿中南半島上的剩餘不多的鬼子之外,並沒有什麽大的軍事動作。
    在這段時間裏,溫三終於消化了剛剛弄到手的東西。重工業製造能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各種裝備更是成批量的走下了生產線。
    同時,各種戰略資源的籌備也達到了新的高度。足以支撐他們開啟新的征程。
    在這段時間裏,鷹醬和D國都把第一代雲爆彈製作出來了。這東西在戰場上的破壞力確實讓好些國家為此膽寒。
    特別是毛熊那邊,吃了很大的苦頭。
    好在他們拿到的隻是第一代產品,威力遠不如溫三手上掌握的二代,三代產品。
    就算兩國想要研究開發威力更大的雲爆彈,也需要一個較長的時間來研究,才能弄出來。
    溫三這邊,卻是將相關的交易都弄到了手。
    幾位後世震驚各國的青年科學家順利歸國,並且帶回來了大量的研究資料。相關的研究單位在這些人回來之後,秘密實驗基地也開始緊鑼密鼓的建設了起來。
    總之一切都步入了正軌,並且進入了發展的快車道。
    隨著生產能力的提高,連雲港造船廠第一批製造軍艦終於完成海試,交付海軍艦隊。
    第一代大黑魚又生產出來四艘,第二代的升級版也開始投入建造之中了。
    溫三手中的海軍再次擴大,成立了第三艦隊。一支駐守在國內沿海,另外兩支則活動在南海和印度洋海域。
    為了執行溫三的新計劃,鄧一榮在穩定了新城之後,便率領第一艦隊前往印度洋。
    當然,主要目標自然是中東地區的石油大國。
    在這個時期,石油無疑是最重要的戰略資源。而後好幾十年的時間裏,都有無法取代的戰略作用。
    中東地區產油量相當的驚人,但是在這個時期,還有不少小國並不清楚自己長期生活的土地下麵,埋藏著異常豐富的石油資源。
    隻有那些用鋤頭都能挖出石油來的國家,才被各大列強死盯著,派出自己的人員在這裏搞風搞雨,以獲得廉價的石油。
    溫三想要做大做強,這裏的蛋糕自然不能放過。
    他已經作好了打算,隨時準備登陸中東地區,獲取屬於自己的油田。
    這段時間裏,其實各大列強並沒有親自下場去搶奪石油。而是采用扶植親近自己的當地勢力去霸占石油資源。
    本質上說,還是一場交易。隻是在交易的過程中,列強們付出的東西並不多,隨便給出一些武器,糧食就能換走一大船石油。
    對於當地勢力來說,石油這東西是從地下冒出來的,他們並沒有付出什麽成本,賣得便宜也在情理之中。
    好些勢力甚至害怕自己賣得貴了,從而失去自己的客戶。因為這東西在周邊幾個國家都有大量產出,你不賣有的是人要賣?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列強們還沒有上手直接搶奪,與後世那種動則刀兵相見的情況確實溫柔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