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9章 一舉兩得啊

字數:10049   加入書籤

A+A-


    隨著周勝成為廠長助理,他在廠裏的事務愈發繁忙,但他對四合院的關心絲毫未減。這天,周勝剛從廠裏回來,就看到四合院的眾人聚在文化活動中心討論著什麽。
    周勝走過去,笑著問:“大家在聊啥呢,這麽熱鬧?”
    何雨柱看到周勝,說道:“周勝,你可算回來了。咱們這文化體驗活動雖然挺受歡迎,但最近也遇到些問題。這遊客越來越多,咱們準備的手工藝品和小吃有時候都供不應求了。”
    一個年輕人也附和道:“是啊,周勝哥。而且一直就咱們這幾個人忙活,時間一長,有點應付不過來。”
    周勝思索片刻,說:“這確實是個問題。咱們得想辦法擴大規模,增加人手。要不這樣,咱們發動四合院更多的人參與到手工藝品製作和小吃製作中來。像李奶奶,您雖然年紀大了,但可以教教大家做一些傳統的手工針線活,說不定遊客也喜歡呢。”
    李奶奶笑著點頭:“行啊,周勝。奶奶別的不會,這針線活還是拿手的。”
    易中海也說:“周勝這主意好。咱們四合院人多力量大,都參與進來,肯定能把這事兒做得更好。而且大家一起動手,也能增進感情。”
    何雨柱撓撓頭,說:“可咱們手工藝品的材料和小吃的食材采購也是個事兒啊,得保證質量,還得控製成本。”
    周勝自信地笑了笑:“雨柱哥,這事兒我來想辦法。我在廠裏負責采購,認識不少供應商。我去跟他們談談,看看能不能以優惠的價格給咱們提供材料和食材。”
    這時,小虎說道:“周勝哥,還有宣傳方麵,咱們也得加強。雖然現在靠遊客口口相傳有點效果,但要是能有更廣泛的宣傳,說不定能吸引更多人來。”
    周勝點頭讚同:“小虎說得對。咱們可以聯係一些本地的媒體,或者在一些旅遊網站上做推廣。不過這宣傳文案得好好琢磨琢磨,突出咱們四合院的特色。”
    一個姑娘笑著說:“周勝哥,我覺得可以強調咱們的技能培訓,這在別的地方可不多見,讓遊客既能參觀,又能學習,肯定有吸引力。”
    周勝笑著回應:“這個點子不錯。咱們就圍繞傳統手藝傳承和文化體驗來寫宣傳文案。大家再想想,還有什麽特色可以加進去。”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又提出了不少想法。最後,周勝總結道:“行,大家說的都很好。咱們就分工合作,一部分人負責擴大手工藝品和小吃的製作隊伍,一部分人準備宣傳資料,我去搞定材料和食材采購的事兒。相信咱們四合院的文化體驗活動肯定能更上一層樓。”
    接下來的日子,四合院的人各司其職,忙得不亦樂乎。周勝也沒閑著,他利用在廠裏的人脈,和幾家供應商談好了合作,以較為優惠的價格拿到了高質量的材料和食材。
    在宣傳方麵,四合院的年輕人聯係了本地的報社和一些旅遊網站,精心撰寫的宣傳文案引起了不少關注。很快,四合院的文化體驗活動吸引了更多遊客,甚至有一些外地的旅行團也開始聯係四合院,希望能安排遊客前來參觀體驗。
    一天,一個旅行團帶著幾十名遊客來到四合院。遊客們一進院子,就被濃鬱的老北京氛圍所吸引。他們觀看了木工、電工培訓課,還跟著李奶奶學做手工針線活,品嚐了各種特色小吃。
    旅行團的導遊對周勝說:“周先生,你們這四合院真的太有特色了。遊客們都很喜歡,以後我們肯定會經常帶團過來。”
    周勝笑著說:“那就麻煩您多幫忙宣傳啦。我們也會不斷完善,給遊客提供更好的體驗。”
    隨著遊客數量的大幅增加,四合院的收入也水漲船高。大家看著日益豐厚的收入,都笑得合不攏嘴。
    何雨柱高興地說:“周勝,多虧了你這好主意啊。現在咱們四合院不僅生活豐富了,錢包也鼓起來了。”
    周勝笑著回應:“雨柱哥,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咱們有錢了,也可以進一步改善四合院的環境。”
    易中海點頭道:“周勝說得對。咱們可以把四合院再修繕修繕,讓它更有老北京的韻味。”
    於是,四合院又開始了新一輪的改造。大家用文化體驗活動賺來的錢,對四合院的房屋進行了修繕,重新粉刷了牆壁,更換了一些老舊的門窗。還在院子裏增添了一些傳統的裝飾,如紅燈籠、雕花屏風等。
    然而,隨著四合院的名氣越來越大,也引來了一些麻煩。有一些不良商家看到四合院的文化體驗活動賺錢,就想抄襲模式,甚至惡意競爭。他們在附近開了一些所謂的“老北京文化體驗店”,但手工藝品粗製濫造,小吃也不正宗,嚴重影響了四合院文化體驗活動的口碑。
    這天,一個遊客找到周勝,不滿地說:“你們這四合院文化體驗活動是不是名不副實啊?我在來的路上看到好幾家類似的店,東西又便宜又好看,你們這兒的手工藝品價格卻貴一些。”
    周勝聽了,心中一緊,連忙解釋道:“這位朋友,我們四合院的手工藝品都是純手工精心製作的,材料也是選用優質的,和那些店的不一樣。而且我們的小吃都是傳統工藝製作,保證正宗。可能他們價格低,但質量上肯定沒法和我們比。”
    遊客將信將疑:“真的是這樣嗎?可他們看起來也挺熱鬧的。”
    周勝笑著說:“您要是不信,可以在我們這兒多體驗體驗。我們四合院一直以來都是以傳承和弘揚老北京文化為宗旨,不會做虛假宣傳的。”
    送走遊客後,周勝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他召集四合院的眾人開會,說道:“大家也都聽說了,現在有一些不良商家在惡意競爭,這對咱們四合院的聲譽影響很大。咱們得想想辦法,讓大家知道咱們的優勢。”
    何雨柱氣憤地說:“這些人太過分了!咱們辛辛苦苦搞起來的活動,他們就這麽抄襲。”
    小虎也說道:“周勝哥,要不咱們去舉報他們,讓相關部門管管?”
    周勝搖搖頭:“舉報可能能解決一時的問題,但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咱們得突出咱們的特色,讓遊客一對比就知道咱們的好。比如說,咱們可以在遊客體驗的時候,安排專人講解咱們手工藝品的製作工藝,還有小吃的曆史淵源,讓遊客真正感受到文化的魅力。”
    易中海讚同道:“周勝這辦法好。咱們還可以在門口張貼告示,提醒遊客不要被那些不良商家騙了,咱們四合院才是最正宗的老北京文化體驗地。”
    於是,四合院按照周勝的想法,加強了對遊客的講解服務。每一件手工藝品,都會詳細介紹其製作工藝和寓意;每一道小吃,都會講述它的曆史故事。同時,在四合院門口張貼了醒目的告示,提醒遊客辨別真偽。
    經過一番努力,遊客們漸漸明白了四合院文化體驗活動的獨特之處。那些不良商家的生意越來越冷清,而四合院的遊客數量又恢複並超過了之前的水平。
    隨著時間的推移,周勝在廠長助理的位置上做得風生水起。他不僅為廠裏引進了更多先進的技術和設備,還優化了管理流程,讓軋鋼廠的效益大幅提升。廠裏的員工對他也十分敬佩和感激。
    在四合院,周勝依舊是大家的主心骨。四合院的文化體驗活動成為了當地的一張名片,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乃至國外的遊客。
    一天,幾個外國遊客來到四合院。他們對四合院的一切都充滿了好奇,不停地用不太流利的中文問這問那。
    一個外國遊客指著一件木質雕刻問:“這個,很漂亮,怎麽做的?”
    木工組的老師傅笑著用簡單的英語和手勢向他解釋製作過程,外國遊客聽後,連連點頭,豎起大拇指:“Very gOOd!”
    周勝看到這一幕,心中感慨。他對易中海說:“易大爺,您看,咱們四合院的文化都傳播到國外去了。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啊。”
    易中海笑著說:“是啊,周勝。你這孩子有本事,帶著咱們四合院一步步走到今天。希望以後咱們能把四合院文化傳播得更遠。”
    周勝堅定地說:“易大爺,我會努力的。咱們四合院不僅要成為老北京文化的傳承地,還要走向世界,讓更多人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隨著四合院文化體驗活動在國內外的知名度越來越高,相關部門也注意到了這個獨特的文化現象。一天,街道辦事處的工作人員來到四合院,找到了周勝。
    工作人員笑著對周勝說:“周勝啊,咱們街道對你們四合院搞的這個文化體驗活動非常認可,覺得這是傳承和弘揚老北京文化的好方式。所以呢,街道打算在全區推廣你們的模式,讓更多的地方能像你們一樣,把傳統文化活靈活現地展示出來。”
    周勝聽了,又驚又喜:“真的嗎?這是好事啊!不過,推廣的話可能會麵臨一些問題,畢竟每個地方的情況不太一樣。”
    工作人員點點頭:“你說得對,所以我們想先請你們整理一份詳細的經驗報告,包括活動策劃、組織管理、宣傳推廣這些方麵,給其他地方做個參考。另外,也希望你們能派一些有經驗的人去給他們做指導,傳授傳授經驗。”
    周勝思索片刻後說:“行,這事兒我們一定配合。不過我們四合院這些人,雖然實踐經驗有一些,但寫報告可能不太在行。您看能不能給我們一些指導,讓我們知道從哪些方麵入手。”
    工作人員笑著說:“沒問題,我們會安排專門的人來協助你們。你們先梳理一下整個活動的流程和遇到的問題,以及解決辦法,這都是很寶貴的經驗。”
    送走工作人員後,周勝立刻召集四合院的眾人,把這個消息告訴了大家。
    何雨柱興奮地說:“周勝,這可是大好事啊!沒想到咱們四合院的事兒能得到街道的重視,還能推廣到全區。”
    李奶奶也笑著說:“是啊,周勝這孩子有出息,帶著咱們把四合院搞得這麽好,現在還能幫助別的地方。”
    易中海則比較沉穩,他說:“這是榮譽,也是責任。咱們得把這事兒做好,不能掉鏈子。周勝,你說說,咱們接下來具體咋做?”
    周勝清了清嗓子,說:“剛才街道的同誌說了,讓咱們先整理一份經驗報告。咱們就按活動策劃、組織管理、宣傳推廣這些板塊來寫。像手工藝品製作、小吃製作這些具體的流程,也都詳細寫進去。另外,咱們得選出幾個有經驗的人,到時候去給其他地方做指導。”
    小虎第一個舉手:“周勝哥,我願意去!這幾個月我跟著老師傅學木工,手藝進步不少,也知道怎麽教別人,我可以把手藝傳授給更多人。”
    劉嵐也說道:“我也想去,烹飪這方麵我學了不少,能教大家做正宗的老北京小吃。”
    大家紛紛響應,都表示願意為推廣活動出一份力。
    接下來的日子,四合院的人在街道工作人員的協助下,開始認真整理經驗報告。周勝和易中海負責統籌,小虎、劉嵐等年輕人負責記錄各項活動的具體流程和細節,何雨柱則把烹飪的技巧和小吃的配方毫無保留地寫進報告裏。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一份詳細的經驗報告終於完成了。報告裏不僅有文字描述,還配有大量手工藝品製作、技能培訓現場、小吃製作過程的照片,生動地展示了四合院文化體驗活動的全貌。
    與此同時,周勝從四合院選出了小虎、劉嵐等五名經驗豐富的人,組成了指導小組。出發前,周勝對他們說:“小虎、劉嵐,還有大家,這次去給其他地方做指導,責任重大。你們要把咱們四合院的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他們,讓更多人了解老北京文化。但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特點,你們也要靈活應變,不能生搬硬套。”
    小虎拍著胸脯說:“周勝哥,你放心吧!我們一定把這事兒辦好。”
    指導小組出發後,四合院的眾人繼續有條不紊地經營著文化體驗活動。隨著經驗報告的推廣,越來越多地方的人開始學習四合院的模式,打造自己的文化體驗項目。
    然而,在這個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新的問題。有些地方雖然照搬了四合院的模式,但由於缺乏對老北京文化的深入理解,隻是表麵模仿,導致活動效果不佳,甚至對老北京文化造成了一些誤解。
    這天,周勝收到了一封來自其他城區的信,信裏寫道:“我們按照你們的經驗報告開展了文化體驗活動,但是遊客反饋並不好。手工藝品做得不精致,小吃也不正宗,我們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裏。希望你們能給我們更詳細的指導。”
    周勝看完信,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他再次召集四合院的眾人開會,說:“大家看,這就是盲目照搬帶來的問題。咱們得想個辦法,不能讓老北京文化因為這些誤解而受損。”
    何雨柱皺著眉頭說:“這可咋整?咱們總不能每個地方都派人一直盯著吧。”
    易中海想了想說:“我覺得咱們可以定期組織一些交流活動,把那些學習咱們模式的地方的負責人都請來,大家一起交流經驗,分享遇到的問題和解決辦法。咱們四合院也可以成立一個文化顧問小組,給他們提供遠程指導。”
    周勝眼睛一亮:“易大爺,這個主意好!咱們可以定期舉辦文化交流研討會,邀請專家來給大家講講老北京文化的內涵,再讓大家互相分享實踐經驗。文化顧問小組就由咱們四合院這些手藝人和有經驗的人組成,隨時給他們提供幫助。”
    大家都覺得這個辦法可行。於是,周勝開始聯係各個學習四合院模式的地方,邀請他們參加第一次文化交流研討會。
    研討會當天,來自不同城區的幾十名負責人齊聚四合院。周勝先帶著他們參觀了四合院的文化體驗活動現場,讓他們親身感受氛圍。
    參觀結束後,大家圍坐在一起。周勝笑著說:“各位,歡迎大家來到四合院。今天咱們聚在一起,就是想一起探討如何更好地傳承和弘揚老北京文化。相信大家在實踐過程中都遇到了一些問題,咱們敞開了說,一起想辦法解決。”
    一個負責人率先發言:“周先生,我們按照你們的經驗報告做了手工藝品和小吃,但是總感覺差點火候,遊客說不夠正宗。”
    小虎站起來說:“我覺得可能是材料和製作工藝的問題。咱們四合院的手工藝品用的材料都是精挑細選的,製作的時候每一步都很講究。比如說木工,從選木材到雕刻,每一個環節都決定了作品的質量。”
    劉嵐也接著說:“小吃也是一樣,像驢打滾,從蒸豆麵到裹豆沙,每一步的火候和手法都有講究,不然味道就不對。”
    接著,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分享著自己的經驗和遇到的問題。四合院的文化顧問小組則耐心地解答,給出建議。
    研討會結束後,大家都覺得收獲頗豐。一個負責人感激地對周勝說:“周先生,這次研討會太有用了。我們回去一定好好改進,把老北京文化更好地展示出來。”
    周勝笑著說:“大家都是為了傳承文化,互相幫助是應該的。以後咱們多交流,有問題隨時聯係。”
    隨著文化交流研討會的定期舉辦,各地的老北京文化體驗活動逐漸走上正軌,越來越多的人通過這些活動了解和喜愛上了老北京文化。
    在這個過程中,周勝在軋鋼廠的工作也取得了新的突破。他通過市場調研,發現了一種新型的鋼材加工技術,這種技術不僅能大幅提高生產效率,還能降低成本。
    周勝向廠長提出了引進這項技術的想法,廠長聽後非常感興趣:“周勝,你詳細說說,這項技術具體有哪些優勢,引進需要多少成本?”
    周勝拿出準備好的資料,說:“廠長,您看,這種新型技術采用了最新的工藝,能讓鋼材加工的時間縮短三分之一,而且廢品率能降低一半。引進成本方麵,我和幾家供應商談過了,他們給出的價格在咱們的預算範圍內,並且還能提供技術培訓。”
    廠長聽後,一拍桌子:“好!周勝,這事兒就交給你負責。盡快把這項技術引進來,讓咱們廠在行業裏更具競爭力。”
    周勝領命後,立刻投入到緊張的技術引進工作中。他與供應商簽訂合同,安排技術人員培訓,協調各部門做好準備工作。經過幾個月的努力,新型鋼材加工技術終於在軋鋼廠成功應用。
    廠裏的生產效率大幅提升,產品質量也更上一層樓,訂單量隨之增加。廠長對周勝的能力更加認可,在廠裏大會上表揚了他:“周勝為廠裏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大家都要向他學習,積極創新,為廠裏的發展出謀劃策。”
    周勝在台上謙虛地說:“這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在今後的工作中,咱們繼續齊心協力,讓軋鋼廠發展得越來越好。”
    回到四合院,周勝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了大家。
    李奶奶笑著說:“周勝啊,你在廠裏這麽有本事,奶奶真為你驕傲。”
    易中海也欣慰地說:“周勝,你這孩子在廠裏和四合院都做得這麽出色,以後肯定能有更大的成就。”
    何雨柱開玩笑地說:“周勝,你現在可是廠裏廠外的紅人啊!不過可別忘了咱們四合院的兄弟們。”
    周勝笑著回應:“雨柱哥,瞧你說的,我怎麽會忘呢。四合院是我的家,沒有大家的支持,我也走不到今天。”
    隨著軋鋼廠的發展和四合院文化影響力的擴大,周勝又有了新的想法。他想把四合院和軋鋼廠結合起來,打造一個工業與傳統文化相結合的體驗項目。
    周勝把這個想法告訴了四合院的眾人和廠裏的領導,大家都覺得很新奇。
    易中海說:“周勝,這想法倒是挺有創意,可具體咋實施呢?”
    周勝說:“易大爺,咱們可以在四合院展示軋鋼廠的一些傳統鋼材加工工具,給遊客講講鋼材從原料到成品的過程,再結合咱們四合院的傳統手藝,比如用鋼材製作一些特色手工藝品。這樣既能展示工業文化,又能突出傳統文化,讓遊客有更豐富的體驗。”
    廠裏的領導也表示讚同:“周勝,這個思路不錯。如果能做好,對廠裏和四合院都是一個新的發展機遇。你先做個詳細的方案出來,咱們再研究研究。”
    周勝得到支持後,開始認真籌備方案。他白天在廠裏工作,晚上就和四合院的人一起討論細節。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方案終於成型。方案裏詳細規劃了展示區域、體驗項目、宣傳推廣等內容。
    周勝拿著方案再次向廠裏領導和四合院眾人匯報:“大家看,咱們在四合院的一側設置一個工業文化展示區,擺放軋鋼廠不同時期的加工工具,配上文字說明。再安排廠裏的老師傅給遊客講解鋼材加工知識。同時,木工組的師傅可以用鋼材製作一些獨特的手工藝品,讓遊客參與體驗。宣傳方麵,咱們和旅遊平台合作,推出工業文化與傳統文化相結合的特色旅遊線路。”
    大家聽後,紛紛點頭稱讚。
    廠裏領導說:“周勝,這個方案很完善,就按這個來實施。廠裏會全力支持你。”
    四合院的眾人也表示會積極配合。
    於是,周勝又開始忙碌起來。他協調廠裏和四合院的資源,準備展示工具和材料,培訓講解人員。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工業與傳統文化相結合的體驗項目終於啟動了。項目一經推出,就受到了遊客的熱烈歡迎。
    遊客們不僅能在四合院感受老北京的傳統文化氛圍,還能了解到現代工業的發展曆程,親手參與製作特色手工藝品。
    一個遊客興奮地說:“這個體驗項目太棒了!既能欣賞到精美的手工藝品,又能學到鋼材加工的知識,真是一舉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