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一起做臘雞

字數:6370   加入書籤

A+A-




    車子進村後直接在人少的村尾把煤炭分了,小靜的那一份讓蘇家帶領了,其他的都自己拉了回去。
    蘇家剛吃完晚飯,門外就響起了敲門聲,蘇爸連忙把客廳的溫度調下來一些才去開門。
    張麗麗和蘇雲照舊領著吃飽的孩子們上樓溫書去了,最近孩子們都喜歡上了練字,不吵不鬧的讓張麗麗和蘇雲也輕鬆不少。
    路過一樓客廳,蒙哲和譚哥進屋坐在客廳墊了墊子的實木沙發上,互相打了個招呼。
    蘇雲已經很多年沒有和蒙哲見過麵了,兩人變化都挺大,蘇哲也不是之前讀書時候的娃娃臉了,蘇雲也褪去了稚氣,兩人都變得成熟穩重。
    蘇雲忽然就覺得多年前的心血來潮顯得非常的搞笑,就像兩個小孩子因為一顆糖果鬧了很久的別扭一樣可笑,心裏原本的意思別扭也沒有了。
    蒙哲是沒有來過蘇雲他們家的新別墅的,第一次來最大的感覺就是幹淨暖和,即使蘇爸把室內溫度調到5度左右,但是和外麵比較,屋裏還是讓人感到一種非常大落差。
    蘇爸蘇章明王傑都在客廳一起聊天講話,蘇小姑提著新燃好的碳爐進來,再拿十幾個之前蘇雲在別的集市收來的煙薯,煙薯糖分特別多,烤出來香甜軟糯,纖維還特別少,被譽為紅薯界的冰淇淩,也算是烤紅薯最佳的品種了。
    一群人一邊喝茶一邊烤紅薯再吹吹牛聊聊天沒一會煙薯的香味飄滿整個客廳,聊天氣氛也是非常好。
    蒙哲和王傑也在閑聊中逐漸熟絡起來,一個是高校高材生,一個在商海沉浮數年小有成就,眼界和觀念都比較合得來,才一會功夫兩人竟聊了很多話題。
    趁紅薯還沒烤熟,蘇媽從廚房拿點花生和板栗進來,這些農村常見的小玩意隔著一張鐵絲網被火烘烤著,聞著食物的香味聽著炭火的劈啪聲此時頗有一種圍爐夜話的氛圍,就連冒著熱氣的茶壺都顯得非常的應景。
    聊了一會家常,幾人開始聊氣候,極寒,煤炭,討論政府未來救援措施。
    期間給秦果打了個電話確認時間和數量。
    秦果這邊回複每天隻可以拉一車10噸的量,還是走後門,再多也就沒有了。
    蘇章明看了眼牆上的日曆,隻有一周時間了,意思是可以拉7趟,一共70噸,這些煤拉回來能很大的緩解村裏取暖的問題。
    本來以為每天早出晚歸能多拉一趟的眾人再次商量一番後決定,先把煤炭拉回來,然後進行統計,按村裏人口進行統計買煤的上限,像蘇雲家這樣的11口人,如果每人份額每天是20斤,那麽蘇家最多每天隻能買220斤煤炭,7天就是1540斤煤炭。
    對於出人出力還出車的幾家,以煤炭為酬勞付人工費和車費。
    這個方法很公平,蘇家已經提前囤了好多煤炭,又去後山撿了很多大柴,倒是不缺煤炭和柴的,但是這種時候肯定要隨大流,為了日後光明正大的燒火取暖而努力。
    最後決定蘇章明和王傑每天跟著小叔叔家的貨車出去拉煤,譚哥和蒙哲負責登記和統計村裏要兌換的人數和物資,空的位置換小外婆家的大表舅過去,聽到村裏出油錢和工錢,大夥也很樂意跑這幾天的活。
    4人連著7天都在跑煤炭廠,蘇小姑也給蘇章明和王傑的夥食也做了一些調整,既不會顯得與眾不同還能讓人吃好。
    幸運的是這幾天天氣不錯,一直沒再下雪。
    和秦果的交易也一帆風順,最後一天秦果也收到家裏的通知叫他趕緊回家幫忙囤東西。
    比別人更敏感果斷的秦叔叔正在收棉被,羽絨服,大米,麵粉,食用油,蔬菜和肉類還有日用品。
    全球天災帶來的心理暗示和經濟崩潰如雪崩一般席卷而來,但凡多關注一些社會新聞都會重物資輕現金。
    期間蘇雲讓蘇章明帶了幾斤凍牛肉和幾瓶好酒給秦果,秦果寶貝的不得了。
    拉回來的煤炭堆放在村裏的小廣場上,用油布蓋著,還派幾村幹部輪流看管著。
    第7天最後一趟車回來,大家都根據之前登記的物資過來稱煤炭,一個人頭最多換100斤,剩餘的尾數鎖在祠堂倉庫備用。
    忙活了幾天村裏還給蘇章明和王傑各發了100斤煤炭的人工費。
    由於這幾天弄了不少煤炭解了燃眉之急,村裏氣氛都好了不少。
    第二天,村裏來了十幾個人幫忙處理村長家的雞鴨鵝,譚家在家門口的操場上麵支起了防風的油布,架起了3個大鐵鍋。
    張麗麗負責看火燒熱水,蘇雲幫忙過熱水,蘭爸、蘇章明、譚哥三兄弟,小叔叔、大表舅、蒙哲8個人負責脫毛,譚家嬸嬸、和幾個媳婦給取內髒,村裏還來了三個嬸嬸清洗雞鴨鵝的內髒,桃子嬸嬸也過來幫忙把清理好的雞鴨鵝都拿幹稻草給掛起來晾在架子上,剛晾上去還冒著熱氣沒半個小時就凍硬了。
    這麽多人足足忙了三天大家才處理好,來幫忙的這些人都按人頭除了買了一些回家譚哥額外每人送了10隻做辛苦費。
    蘇雲後來多換了20隻雞10隻鴨子,譚哥最後隻留了幾十隻活的雞鴨下蛋,剩下的全部都處理掉了。
    小靜這邊的煤炭王傑趁著天氣好的時候拉過去了,沒敢放在外麵的牛棚,都悄悄的安置在房間裏麵。
    這些天燒炭雖然自由了一些,但也不敢像往年一樣大手大腳,每天一家人都是計劃著燒火。
    蘭爸用沒脫殼的稻穀換了不少的煤炭,省著用至少能用4個月。
    阿蘭前段時間自己在家泡了一些酸菜,兩人取了一半要送給蘇雲。
    小外婆一家本身就是種地的,糧食是不缺的,家裏的菜幹比較多,這次得了煤炭,換了雞,大表舅心情不錯也打算提一些之前蠟的竹鼠和兔子來串門。
    小叔叔一家和小外婆家差不多,本來家裏做了一些菜幹,蘿卜幹,還有悶黃豆本來就打算勻一些給蘇家的。
    煤炭的事情告一段落後小爺爺和誌邦叔也提著東西來串門。
    蘇媽和蘇小姑兩人把拿回來的雞鴨拿到樓頂去掛好,等再過一段時間臘雞臘鴨出了臘就可以收進空間了。
    蘇家剛處理好臘雞和臘鴨,小叔叔和蘭爸就在蘇家門口遇上了,小叔叔手上提著菜幹、蘿卜幹和半袋大米,蘭爸推著手推車,阿蘭坐在車邊上,車子上麵鼓鼓囊囊用油布蓋著讓人看不清裏麵是什麽,兩人在門口打了招呼就排院門:“堂哥,是我,開門。”
    蘇爸正在客廳給孩子們講說話之道,這世道更要明白禍從口出的道理。
    聽到自己堂弟在門口喊人:“來了。”
    打發了幾個孩子自己玩,又去廚房打聲招呼,蘇爸穿上羽絨服外套就去開院子門。
    “你們怎麽來了,進來坐。”
    小叔叔蘇誌邦以前經常來蘇家串門,和王傑也比較熟,有時候遇上了還要拉著王傑天南海北的瞎聊。
    剛進院子蘭爸就把手推車拉到院子旁停摩托車的地方。
    撓撓頭和蘇爸說:“外麵的糧食太貴了,我給你們帶了些酸菜和糧食。”
    蘇爸平時很少和蘭爸打交道,大多都是蘇雲經常去串門,當下他很不好意思道:“哎呀,人來就行了,你也太客氣了,我上回買了一些糧食存著了,這些你帶回去留著吃。”
    蘭爸擺擺手:“你們能有多少糧食,不夠吃了你們就來家裏取,要不是蘇雲幫襯我們,我們現在都要受凍的。”
    蘇爸見推辭不成就沒再堅持,反正來日方長,就當幫他存著好了。
    小爺爺和蘇誌邦兩人看著手裏的半袋大米,頓時覺得自己還不如一個外人大方,心裏頓時臊得慌。
    王傑在旁邊接過蘇誌邦手裏的糧食和菜幹,特意喊了蘇雲拿去廚房煮,小爺爺臉色稍微好一些了。
    4人進客廳,蘇媽擺上碳爐,幾個人圍在一起烤火聊天,蘇誌邦感覺呆了一會就舍不得回家了,蘇家家實在太暖和了,他這段時間在外麵跑來跑去手腳都生凍瘡了,此時剛好在犯癢,忍不住用手揉起來。
    大家難得碰到一起,今年過年沒吃上殺豬飯,蘇爸留人一起吃飯。
    才聊了一會,大門口響起一陣敲門聲:“蘇嬸在家不,我是小譚啊,過來送點東西。”
    蘇爸去開門,看見譚闖提著一袋紅薯粉和兩隻雞來串門。
    譚闖剛坐下烤火門口又來人了,蘇爸開門看到是兩個表弟,手上也提著臘魚和曬幹的竹鼠。
    蘇媽在客廳裏加了個大碳爐,燒的是後山的大柴。
    一群人圍著兩個爐子吹牛聊天嗑瓜子,蘇家確實好久沒有這麽熱鬧了,張麗麗帶著孩子在一樓客廳下棋。
    蘇雲很想給大家拍個照留作紀念,悄悄的在角落拍了個全景。
    蘇章明蘇媽和蘇小姑在廚房準備今晚的晚餐。王傑和蘇雲開著小三輪去村頭接上小外公小外婆來吃飯。
    極寒天黑的特別快,下午4點就準備好了晚飯,大家一起幫忙擺桌子椅子,今天阿蘭爸帶來的酸菜取了一顆大的做了兩鍋酸菜臘肉燉粉條,用小外婆家帶來的臘魚蒸熟了炒了兩盤菜幹臘魚。
    極寒之後新鮮蔬菜很難得,蘇媽也就做了現在村裏還能吃得到的食材,幾人送來的東西也都取了一些做成晚餐。
    等蘇雲把小外公小外婆接過來之後,米飯也剛好熟了,兩張大桌子擺在客廳,一桌子是女人和孩子,另一桌子都是男人們,蘇章明還取了兩壺張麗麗自釀的葡萄酒添彩。
    雖然菜品比不上極寒之前的豐盛,但是氣氛是無比的融洽,任憑窗外寒風呼嘯,屋子裏麵燒了兩個暖爐點了兩個煤油燈和七八根蠟燭顯得暖意十足,大家一邊吃一邊閑聊一邊喝酒。
    飯桌上都是上一世人天災後人品不錯的親人和朋友,蘇章明和王傑拚命的暗示:氣候紊亂,大家要多做打算,萬不可掉以輕心之類的話。
    “這天太冷了,咱們要做好心理準備打持久戰啊,現在有的地方積雪已經快2米厚了,未來怎麽樣也說不好,我覺得咱們至少要保證咱們村的村道是通的,大家能從外麵買到東西就多買一些回來。”蘇章明恨不得叫在座的人都掏出家底去囤貨。
    可惜,好多話不能說,寶寶心裏苦。
    譚闖一邊嚼著臘魚一邊點頭:“不錯,明天鎮上組織領取煤炭,說是憑身份證按人頭領取,為了杜絕吃空餉,要求12到60歲必須本人去領取。不在年齡範圍內憑戶口本和村尾證明領取。咱們村300多戶一千多個人,我都報上去了。”
    蘇章明抿了一口酒:“我姐夫和侄子是王家村的戶口,能不能領取物資?”
    煤炭廠被控製以後,大家都等著國家的救助。
    “文件裏說了,不安戶籍走,不然外地人不得冷死了,憑身份證領取。"
    王傑夾起一塊臘肉,安靜的聽他們聊天,偶爾順著蘇章明接過話茬。
    旁邊桌子上蘇雲給小外婆夾菜,阿蘭明顯不太習慣人多的場合,一直低著頭吃飯,也許是屋裏溫度很舒適,大家都忍不住多吃了一碗飯,最後煮的飯和菜全部都被吃光了。
    蘇媽擔心大家沒吃飽,去廚房取了幾包袋裝的大黃米花生湯圓煮些飯後甜點。
    大家坐在一起聊了一會又吃了些湯圓就要回去了,外麵的寒風刮的越來越厲害,天也完全黑了,刺骨的冷風吹過來冷的人牙齒打顫,小爺爺和小叔叔離得不遠走幾分鍾就能到家,小外公小外婆和阿蘭裹著油布擋風坐在板車上,兩個表舅負責推著阿蘭家的板車。譚闖和阿蘭爸並肩走著,幾人頂著寒風作伴回去了。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