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訓練
字數:12806 加入書籤
自從王傑被鐮刀傷了大腿以後,新圩村人人都知道了蘇家出去買糧食被人搶劫了,導致很多人都不敢冒險出去了。
譚哥,蘭爸和小爺爺小外婆家都來人看望了,也都帶了一點家裏的吃食過來。
蘇媽也沒讓人空手回去,廚房裏麵用泡沫盆種的青菜、蔥花都長得特別好,每人帶了一把青菜和蔥花當作謝禮。
村裏除了蘇家就屬譚闖家最寬裕,上次做了不少的臘雞、臘鴨,家裏倒是不缺肉,但是新鮮的青菜肯定是吃不上的,這些青菜全都留給兩個孩子煮粥吃,好歹能補點維生素。
王傑休養一周傷口愈合得不錯就能下地走路了,但是這次的意外給大家打了一針強心劑,這種環境之下家裏每個人都必須要有自保的能力 ,於是蘇章明和王傑兩人給家裏每個人都安排了強度更大的體能和對戰訓練,就連鍾愛美食的小姑和喜歡研究育兒經的張麗麗都不能幸免。
所有人每天上午安排好自己的事情,下午開始就要和孩子們參加訓練,射擊,攀爬,練習砍刀等等。
大人小孩每天都定好目標時間和訓練內容,由王傑這個傷員登記每個人的完成度。
蘇家每天下午都雞飛狗跳的,蘇媽喜歡練習射擊,每次射不中就在地下室耍賴,瞄準盤一次比一次拉的進,氣的蘇爸拿了繩子綁在她身上。
蘇小姑喜歡跟著視頻練習匕首,好幾次不小心劃到吊著的沙袋,把沙袋紮了幾個窟窿,蘇爸怕她把自己紮了,給她做了一把木頭匕首。
蘇章明在練習搏擊的時候把貼了補丁的沙袋打爆了,被蘇媽拿著掃把追趕。
總之蘇家大人比小孩更鬧騰。
大人小孩每天中午清理完院子和門口的積雪後都要輪流去地下室的角落砍柴練習臂力,足足花了半個月才把後山撿回來的木柴都處理完,整齊的碼在空間裏麵,此時孩子們手臂上麵肉眼可見肌肉多了不少,力氣也變大了。
半個月之後王傑大腿上的傷了好的差不多了,也加入大家的體能對抗訓練,地下室不僅寬敞還隔音。
蘇爸這段時間特別癡迷於改造地下室,家裏需要鍛煉的人數和時間增多後,他每天都像花了5毛錢請的教練一樣到處指指點點。
在地下室四個角落點起幾個火爐,天花板重新吊了幾個沙包,地上還畫了趣味訓練跑道鍛煉平衡能力,射擊區和練刀區也弄得有模有樣。
孩子們對目前的訓練場是又愛又恨,每天訓練的強度直接是之前的兩倍,大人們也調整了計劃,砍刀,匕首、射擊和體能是必備項目,還特意增加了近身搏鬥,蘇雲和張麗麗兩人經常作伴練習,一開始練著練著就滾到一起了扭打起來,張麗麗喜歡拉頭發扯耳朵,惹得蘇媽和小姑一陣吐槽,蘇雲以前都是要命的打法,沒試過這種“溫柔”模式,一下子也被纏得哭笑不得。
既要做張麗麗的人形陪練,得了機會還要和王傑走兩招,王傑用巧勁,有時候蘇雲總被他虛晃一招,氣的蘇雲半天不想理他。
蘇雲最喜歡和蘇章明對打,主要是可以盡情發揮,兩人經常打著打著就有點鼻青臉腫的意思。
所有的練習視頻都是之前提前下載好的,有分解,有慢動作,大家練習起來也能快速領悟道其中二三層精髓。
短短兩個月,蘇雲發現家裏所有人都從一開始的不適應到後麵的習以為常,現在大家精神比之前好多了,每天都有用不完的力氣似的。
特別是蘇章明和王傑兩個人經常一起研究刀法和近身搏鬥,每次研究完視頻然後對練,稍微有點心得就拉著家裏的其他人一個一個的對練。
轉眼快到端午節了,外麵的氣溫每天都保持在零下60多度,這三個月蘇家眾人大多數都在地下室呆著,外麵也發生了很多不愉快的事情。
後山的魚都被人網幹淨了,現在想吃肉難上加難。
大部分人日用品和油鹽都用完了,村裏偷雞摸狗的事情越來越多,經常有人為此吵嘴打架,鬧得雞飛狗跳。
這三個月村裏死了不少人,16個活活餓死的,24個凍死的,有魚掉水裏淹死的,還有5個有糾紛的結伴去鎮上告狀再也沒回來的。
死了的人就直接去後山挖坑埋了。
期間潘敏媽也來蘇家借吃的用的,每次都被蘇媽攆回去。氣得她一直踹蘇家的鐵門,還是蘇章明抄起鐵鍬把人趕走。
蘭爸也來蘇家換了好幾次東西,用一袋沒脫殼的稻米換了鹽巴、香皂和紙巾。
小爺爺和大表舅知道以後也各自推了一車木頭來換些日用品。
蘇雲和他們說,這些都是上次去超市囤的,反正當時也沒看到他們拉了些什麽東西回來,胡編亂造也沒關係,還特意囑咐他們東西不多,千萬不要告訴別人。
蘇家兩耳不聞窗外事,安安靜靜的過了三個月。
有的人燒不起煤炭都把家裏閑置的椅子,廢木料都拿來取暖了,甚至還有很多抱團取暖的現象,幾家人擠在一個小屋子裏麵,一起生火做飯,減少資源浪費,雖然這也是一個好辦法,至少大大的減少了死亡率,身強力壯的就負責外出尋找一切可以使用的資源,但是相處久了矛盾越發明顯,三天兩頭的吵架,時刻提防著對方,這種感覺也挺難受
而蘇家,仍然煤炭和水電自由,水龍頭雖然已經徹沒水了,但是後院的井都是正常使用的。
芮苒每天增加了訓練時間,但是該準備的東西也沒落下。
利用極寒天氣製作了4658個大冰塊、544桶可食用的小冰塊、20根綠豆冰棍、1520牛奶雪糕、3大鍋胡蘿卜閃耀燉羊肉、200斤自製薺菜餛飩、300斤鮮肉餛沌、150斤大黃米花生湯圓、240斤黑芝麻湯圓。這些美食除了燉羊肉是熱乎乎的,其他的都利用極寒在室外進行急凍再裝袋保存。
外麵的大雪下了又停,停了又下,偶爾還刮起大風把地上的雪卷起來。
後山幾乎被大風刮成了平地一般,原本地勢低的小山凹都堆滿了被風吹來的積雪。
最近風格外大,把院子裏麵的積雪都卷到天上去,王傑本來還想著帶孩子們處理一下院子的積雪,剛出門差點就被寒風吹倒,隻要等風小了再打掃。
蘇家一天到晚最舒服的地方就是廚房了,濃濃的煙火氣比海島沙灘都要愜意,蘇雲還拿了兩張兩人位的小沙發放在火炕邊上,有時候孩子們窩在沙發看看書,蘇雲和張麗麗也喜歡窩在沙發上麵看小說、蘇章明喜歡拉著王傑萬單機遊戲和看恐怖片、蘇小姑和蘇媽不忙了也喜歡窩在沙發蓋個毯子嗑瓜子追劇、蘇爸最喜歡在火炕上麵研究他的急救理論,偶爾也窩在沙發裏麵聽聽收音,有時候聽著聽著就在廚房睡著了。
王傑和蘇章明兩人最近對近身搏鬥特別感興趣,所以幾乎不怎麽來廚房貓著。
也好,沒人和蘇雲搶沙發了,蓋著毯子拿起手機開始找自己喜歡的小說,整整10萬部裏麵小說,言情、穿越、盜墓、靈異、戰爭和名著等等應有盡有。
外麵刮著有史以來最大的風,蘇家廚房裏麵在做夏日飲品。
他們又準備薅極寒的羊毛。
做出來的綠豆糖水加入冰糖,放在室外一會就變成綠豆冰沙,趁冰沙的狀態蘇雲收進空間,來年極熱的時候隨時來上一杯,別提多愜意了。
再把空間裏麵一部分適合做飲料的水果拿出來做果汁和果茶。
蘇雲這幾天練習格鬥的時候不小心讓蘇章明扭傷了一邊胳膊,就安心的看小說。
張麗麗給洗幹淨的檸檬切片,然後煮紅茶和綠茶,蘇小姑還在煮第二鍋綠豆,蘇媽在切新鮮的西瓜,4個熊孩子在廚房幫忙挖百香果裏麵的果肉,王淇最大負責把百香果切成兩半,剩下幾個孩子用勺子我去果肉,很容易上手。
“這西瓜真新鮮,你們收的時候也不是應季了吧?”蘇媽一邊切一邊拿著不鏽鋼桶裝上。
“收的時候已經11月了,都不算是應季的,在水果市場胡亂收的。”蘇雲也不記得這西瓜的價格了。
“姐,這個百香果是新鮮的吧,我試了一下都是甜的。”張麗麗一邊切檸檬一邊加入聊天群。
“這是在咱們鎮和隔壁鎮收的,都是本地百香果,我那裏還有金色的,等吃完紫色的再拿金色的出來。”年前正好是百香果收獲季,蘇雲收了不少百香果,本來就是打算一部分釀酒一部分做飲品的。
“怪不得,看起來像剛摘下來沒多久似的,這個品種皮薄肉多,酸甜酸甜的。”
一下午做了3桶綠豆冰沙和兩桶冰紅茶,兩桶加了冰塊的檸檬綠茶兩桶檸檬百香果果茶。
蘇雲和張麗麗嚐了嚐,比外麵奶茶店賣20元一杯的果茶還要好喝多了,甜度和酸度和冰塊的配比都是剛剛好,要是夏天來這麽一杯飲料,整個人心情都會舒爽。
晚上蘇雲從空間取了菜盆盛了幹煸四季豆,西紅柿蛋湯,兩條蒸好的金昌魚當晚餐,這種魚肉質鮮嫩,刺還少,給孩子們吃也很適合。
現在蘇家為了多一些時間訓練,晚上都沒再燒火做飯,都是空間裏麵做好的。
極寒這大半年,蘇媽和蘇小姑加上家裏人打下手,空間裏麵的肉菜有百分之一都被加工成成品和半成品,就比如四季豆蘇雲拿出來三百斤,直接被蘇小姑做成好幾個四季豆的美食,然後用不鏽鋼桶裝好,趁熱放進空間,每次要吃四季豆就直接在空間取就好了。
之前到海鮮市場買回來的海魚和花甲之類的,也被加工成了清蒸,紅燒,還有蒜蓉花甲,花甲湯之類的。
大家就竭盡所能把能處理的處理了,能洗幹淨的菜和肉都提前收拾好,很多半成品的肉菜以後隻要架鍋起火就能直接炒菜了。
蘇雲在天災前囤的五常大米是蘇爸的最愛,每次都忍不住多吃兩碗飯。
空間裏麵還有好幾十盆蒸好的五常大米,黑米和油粘米也住了十幾鍋放著。
吃了飯,窩在廚房的火炕上麵和小沙發上聊天嗑瓜子,看電視,外麵的大風還在嗚嗚刮著,一聲巨響把前院本來蓋著摩托車的鐵皮棚子頂都吹飛了,老房子上麵的瓦片也是劈裏啪啦的被刮走了一些。
蘇雲心裏又是一陣莫名的心慌,看來今晚要出事,上一世不記得是那一天村口一般的住戶都被大雪買了,好在沒人死亡,估計就是這兩天了。
蘇爸蘇媽心裏麵也隱隱的不安起來,雖然蘇雲說了沒人會死,但就怕有啥意外,自己又不能提前說,說了也沒人相信。
蘇章明和王傑也不敢出去查看,外麵的風大到能直接把人吹上天似的,兩人匆匆檢查好屋子的門窗,立馬就鑽進廚房取暖,任外麵狂風暴雪,自己也無能為力了。
現在都已經是6月份了,天氣還是這麽惡劣,一切聽天由命吧。
蘇爸在火炕上麵折騰收音機,這段時間收音機能收到的信息越來越有限,原本預留了上百個頻道,現在隻有十幾個還在發送消息。
救援點的信息後來也有一些更新,比如擴大了收容人數,增加了通知渠道等等,但由於網絡中斷,很多普通人收不到此類信息,絕大多數得到信息的人都是體育館附近的居民口耳相傳和少部分收聽了收音機的人。
再加上現在交通不便利,能趕過去的人也很有限, 目前救援點人數倒不至於爆滿。
蘇雲心裏感歎,她三個月之前在群裏發的救援點信息沒發出去,後來有幾天手機接受了信號,她又嚐試了幾次,終於發出去了,也不知道別人看到了沒有。
這場災難最大的受害區域就是不供暖的南方地區,北方地區由於每年冬天都會集中供暖,他們又有冬天囤物的習慣和過冬的經驗,日子過得比南方好多了,從收音機裏麵的采訪就能看出來,北方在這次極寒之中表現的鎮定多了,大家該吃吃該喝喝。
停水停電之後的北方也沒有了供暖,室內外溫度也是一樣的冷,一開始也凍死了不少免疫力不好的人。
沒有了暖氣的北方就像個天然的大冰櫃室內外溫度直接零下70度,停電的當晚就有1成老人直接凍死在家裏,比南方損失還大。
還好家家戶戶都有火炕,隻要燃料充足,還是能熬過去。
這些消息唯一的傳播途徑就是收聽廣播,蘇爸每天都要擺弄著收音機,還把每天收集的信息和大家分享。
第二天一大早起來,蘇雲就被王傑搖醒。
外麵出事了,昨晚風太大,路上的冰牆都吹塌了,整個村道堵了個嚴實,大風還夾雜著地上的雪粒迅速翻滾,很多地勢低矮的房子直接全部給掩埋在雪裏麵。
蘇雲上樓頂看過去,村頭地勢較低,住在村頭的一百多戶大多都被埋了三分之二了,那些一兩層的房子幾乎全部都被掩埋。
阿蘭家是磚瓦借口的老房子,遠遠望過去此時已經完全被掩埋,看不到屋頂了。
小外婆家三層小樓也隻剩最上麵一層露在外麵。
譚哥家在村子中心位置,地勢稍微高一些,隻淹沒了一樓,人還能從二樓窗戶出來。
譚哥一大早起來看到村頭被埋了一半,心跟揣了一窩兔子般亂跳,上麵給了任務,每個村死亡率都有要求,後續的救援物資優先發給存活率高有自保能力的村鎮,鎮上也要求每個村幹部盡力做好村民的安全工作。
要不是現在上麵把村幹的物資都換成米麵糧油和木炭,估計很多村幹都不願意擔這個事情。
匆匆安頓好家裏就從二樓的窗戶爬出來,用一塊破了的門板當簡易雪橇劃到村尾找人幫忙。
風把積雪都吹到村頭了,隻能去村尾找人幫忙,譚闖挨家挨戶敲門喊人參加救援。
蘇家也去了五個人,蘇章明和蘇爸去小外婆家看看情況,王傑和蘇雲,張麗麗去阿蘭家幫忙。
小外婆家把能吃的能用的都搬到沒有被雪掩埋的三樓。
阿蘭家估計不太樂觀。
大家都認為阿蘭家情況最嚴峻,老房子最不安全,別家好歹都做了兩三層的小樓,大部分都能從樓頂自己挖個雪冬出來,所以最後決定優先去阿蘭家看看。
潘敏家也派了兩個人出來救援,一個是潘敏媽和他兒子潘帥。
大家帶著工具,劃著木板來到阿蘭家上麵。
“我這老胳膊老腿的出來幹活有沒有糧食補貼?"
潘敏媽當著譚闖的麵抱怨著。現在大家都想著救人,隻有她還在想著要報酬。
”人都埋裏麵了,你還想著吃的,先救人再說。”譚闖心裏給她翻了個白眼,選擇忽視她的要求。
“他家不是每年種很多地嗎,等救出來以後,糧食肯定要分一些當救援費的吧,哪裏有白幹活的。”潘敏媽最近都喝稀粥,想到糧食整個人都魔怔了,開口閉口就是糧食。
潘帥用手臂捅了自己老娘兩下,示意她不要再說了,再說下去又要吵架,雖然自己也很想要糧食,但是這還沒開始幹活呢,總不好先惹了眾怒。
“開始挖吧,沒時間討論這些了。”王傑沒理會潘敏家,直接拿著鐵鍬開始在阿蘭家屋頂開始挖。
為了避免人體重量把屋頂壓塌了,打架都從邊上開始挖。
挖了足足兩米深才看到阿蘭家的屋頂,屋頂已經是半傾斜的樣子,估計有一邊已經塌下去了。
譚闖起開屋頂的瓦片,朝下麵喊人,也沒見人回應。
王傑迅速跳進挖開的洞口,向蘭爸的臥室跑過去,臥室門沒有關緊,兩人抱著被子在床上呈半昏迷狀態,眉毛上麵結了一層白霜,嘴唇有些烏紫,意識都已經開始渙散。
“人在屋子裏,動不了了,來幾個人下來幫忙抬上去。”王傑朝屋頂的洞口喊著。
譚闖和蒙哲等人也顧不上危險,跳進洞裏把人給抬出來。
害怕屋頂的積雪直接把房子壓塌,剩下的人都遠離洞口,自動退到安全區域,等阿蘭和蘭爸都抬出洞口躺在準備好的門板上麵,王傑把外套脫下披在兩人身上,阿蘭手指頭已經凍僵到無法彎曲。
屋頂塌了一半隻能先安排到村尾空閑的房子裏麵,蘇家的老房子空著,兩人安排在蘇家的老房子過度,反正上一世阿蘭爸受災後也是被安排在蘇家老房子,與其讓不熟悉的人住在隔壁,還不如讓阿蘭他們住進去。
王傑、蘇雲和張麗麗三個人拖著載人的門板往村尾走,譚闖還要帶著人繼續搶救,剩下被掩埋的大多數都是樓房,除了豬圈和牛棚很少有倒塌的情況。
譚闖帶著人在每家每戶都挖了可以通人的雪洞,確認房子裏麵的人都沒事就往下一家挖,好在大夥都平安無事,造成的損失隻能自行處理了。
蘇雲他們拉著阿蘭兩父女先回到自己別墅這邊讓他們緩一緩。
即使客廳溫度比外麵暖和,兩人也足足花了1個小時才緩過勁。
“昨晚睡到一半,阿嚏.....房子突然塌了,我們想要出去,門和窗都被雪埋了,哪裏都打不開,阿嚏......我和阿蘭兩個人就把所有的柴拿到房間燒著,但是實在太冷了不知道什麽時候柴火就滅了,還好你們今天發現的早,不然我們兩個就.....。”蘭爸說著就哭起來。
蘇媽也不知道怎麽安慰,又給兩人倒了一杯紅糖薑水驅驅寒。
蘇雲握著阿蘭的手不停的給她揉搓,她本來腿就不好,別把手也凍壞了,揉了10分鍾才有逐漸恢複了知覺。
蘇爸和蘇章明還沒回來,他們在小外婆家幫忙除雪,好在積雪沒灌進屋子裏麵。
小外婆家一樓到處都是雪,隻能先挖幾個結實一些的雪洞,從二樓挖到大門口,再從大門口往外麵的村道挖一條路出來。
門外5米厚的雪牆看著就嚇人,蘇爸站在人字梯上不停的用鐵鍬拍打兩邊的雪牆,讓他們結實一些,又在邊緣拍出一些弧度,這樣就不容易倒塌。
村尾沒受災的大都都去村頭幫忙除雪了。
知道阿蘭家要住在隔壁老房子,蘇媽趕忙去老房子轉一圈收拾一下,原先還能住人的房子,此時房頂的瓦片被風吹走了不少,怕是還要修繕好了才能住。
但是好像蘇雲空間沒有囤瓦片。
老房子前院停著車,房子裏麵都是蘇家的老家具,基本還能用,蘇小姑經常老房子裏麵喂雞所以看清來還算整潔。
屋頂的瓦片晚點去蘭爸的老房子那裏撿回來補上就行。
蘭爸看到這房子比自己住的還結實,蘇家沒人表現出嫌棄和不耐煩,這才惶惶不安的跟著蘇雲選睡覺的屋子。
蘭爸沒敢選主臥,挑了靠近別墅這邊兩間小一點的房間住下。
中午蘇家吃青菜雞蛋麵,青菜是培育室裏麵自己種的,雞蛋是之前蘭爸送來的,都是能過明路的。
喊阿蘭他們過來吃了麵條,兩人捧著熱騰騰的麵碗心裏愧疚不已,邊吃邊掉眼淚,現在家家戶戶都緊巴巴的,自己家平時都在喝稀得不能再稀的米粥再撒點鹽,白飯都舍不得吃,蘇雲肯定是拿了最好的東西招待自己,想到這裏蘭爸匆匆吃完麵就要趕回村頭去收拾自己的家當。
蘇雲:大可不必如此腦補,外麵也就今天吃的比較清淡,平時可都是大魚大肉都吃不完,不過這種甜蜜的小煩惱她真不介意多一些。
蘭家雖然塌了,但是藏在地窖的糧食沒受影響,房頂和閣樓都是木頭結構的,藏在糧房裏幾袋帶殼的稻米也被埋在雪裏,被砸壞的家具能收拾不少木柴出來,沒碎的瓦片收拾一下拿過來加固蘇家的老屋頂也是很不錯的,羊圈的羊被埋了,估計也活不了,也要去拉回來處理了。
說幹就幹,幾人在蘇家的老屋院子裏麵把上午用來拖阿蘭和蘭爸的門板都穿上牛繩,王傑和蘇雲一隊,蘭爸和張麗麗一隊,幾人朝村頭出發。
到了地方剛要從早上的洞口下去,就聽到裏麵傳來了說話聲。
“哎呀,媽,快走吧,等下別人看見不好。”是潘帥的聲音。
“有什麽不好的,忙了一個早上,人救出來了,也不知道表示表示,真是一群白眼狼,不知道感恩,我們找點能用的補償一下不是應該的嘛。”潘敏媽不滿的聲音傳來,還有手上翻動木板的聲音。
“給人看到不好,而且這裏也太危險了,不知道什麽時候就塌了,咱們還是快走吧。”潘帥雖然也想跟著一起翻找但是這個房子太老舊了看著就一副搖搖欲墜的樣子,恐怕堅持不了多久了。
"這窮光蛋,除了桌椅板凳,什麽吃的都沒有,就找到小半袋凍壞的土豆。兒子,把這些破椅子砸了拿回去當柴燒了。”潘敏媽顯然對這次的收獲很不滿意。
幾人在洞口向下看,心頭不由得燃起一股怒火,這潘敏媽以前就仗著家裏的小叔子在縣城做官,目中無人習慣了,刁蠻跋扈都不足以形容她。
蘭爸雖然一隻眼睛不方便,但是手腳很利索,一下子就從洞口跳下去,嚇了兩人一跳。
潘敏媽拍著胸口,不高興的瞪了她一眼“你要死了,突然跳下來做什麽,嚇到我你就要賠糧食。”潘帥尷尬的摸摸鼻子不說話。
“你們在我家做什麽?”蘭爸瞪著潘敏媽,麻利的從地上撿起一根桌腿,眼神似乎能把人瞪出一個窟窿。
“喲,早上還要死不活的,現在恢複了就這麽對你的救命恩人嗎?你這破房子什麽都沒有,我們早上救了你,你總要表示表示吧,難道說你的命還不值這點東西。”說完晃了晃手裏麵的半袋子土豆。
“不請自來則為偷,人家還怎麽樣呢,你們就來偷東西,不太好吧。”蘇雲最討厭這些人欺軟怕硬的人。
“管你什麽事情,狗拿耗子多管閑事,我就拿了怎麽樣,這半袋土豆就當是早上我們救他的報酬,誰也不能白幹活。”潘敏媽扯著嗓子叫。
不知道是不是聲音太大,房頂上麵的雪簌簌落了一大團下來蓋在她腦門上,把大家嚇得往一邊躲閃。
眼見這裏很不安全,潘敏媽懶得廢話,拉著潘帥就要往洞口跑。
王傑和蘇雲上去拉人,被蘭爸拽了回來,隻來得及把土豆袋子弄破一個洞,氣溫過低就連袋子都變得十分的脆弱。
潘敏媽爬上洞口,手裏的土豆隻剩一小半了,氣的她用力的踹了一腳洞口,弄得不少雪掉落下來,差點把她又陷進去,潘帥連忙拉著自己老媽跑開了。
“算了,雲姐兒,別追了,和他們吵架不值得。”蘭爸歎了口氣,他一點也不希望蘇雲因為他和別人吵架起爭執,都是自己沒用,如果自己強大到沒人敢欺負就好了。
蘇雲也不想浪費時間和那些人渣糾纏,現在的環境不安全,屋子隨時可以坍塌,隻能暫時放過他們。
張麗麗撿起洞口散落的土豆,在看了一眼塌了一半的洞口。
“我們快點搬東西,這裏不知道還能堅持多久。”張麗麗心裏還是不安的。
這裏的椅子,桌子和門板這些大件以後可以慢慢收拾,先把地窖的東西拿出來。
蘭爸走到廚房角落,還好地窖入口還能勉強進去一個人,他進去把地窖裏麵的糧食都搬出來。
一袋碾好的大米套了三個袋子,20袋沒脫殼的稻穀,一袋烤製好的魚幹,半袋凍壞的土豆,半袋石頭一樣硬的芋頭,半袋黃豆和十幾斤玉米碴子,菜籃子裏麵還有一些菜幹和兩罐燜黃豆,這些就是阿蘭家所有的家當了,老農民果然是厲害,半年了都還有這麽多吃的。
蘇雲無比佩服蘭爸省吃儉用功力。
兩人為了節省燃料冬天就隻燒一點點柴做飯,大多數時候都是穿得厚厚衣服貓在被子裏麵。
蘇雲重生之前也是這樣,沒有多餘的柴火和煤炭,家裏能燒的燒完之後就盡量在被子裏麵貓冬。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