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極夜到來
字數:6887 加入書籤
新房子不通水電,喝水全靠白天出去挑,現在大家都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就連手電筒都不舍得用。
基地有公共充電設備,10積分1小時,普通人幹兩天活都充不滿一部手機,隻有不差錢的土豪才舍得。
好在廚房是土灶,隻要燒的火不滅就不至於抓瞎,蘇章明好想念之前家裏有電的日子,看來下次出去,得從空間弄點東西回來,不然原始部落的生活,真的很無聊。
一邊吃一邊閑聊基地前段時間剛成立的交易市場。
蘇章明:那些人拿死人身上的東西在市場擺攤,你們去換東西的時候注意一些,別弄些不幹淨的東西回來。
小表舅:這都啥時候了還講究幹不幹淨呢,我這雙拖鞋還是私人身上扒下來的。
蘇章明假裝嫌棄的挪了挪椅子:那你離我遠點,我害怕鬼。
王傑:也有賣好東西的,汽油和石油還有黃金首飾和包包都有,就是貴的離譜。
蘇小姑:對呀,市場開放了之後不知道她們哪裏弄來這麽多東西,我聽說還有縫紉機呢。
蘇媽:改天喊他們幾個看到縫紉機就給咱們弄回來。
蘇雲覺得縫紉機很好,極夜的時候出門不方便,就可以在家踩踩縫紉機解解悶。
蘇誌邦:裏麵有一家叫嘉榮的商行,據說什麽都弄得到,咱們基地真是臥虎藏龍。
王傑:不僅有嘉榮商行,沒積分的擺地攤賣一些撿來的東西,有積分的租了商鋪做中介,聽說刀哥也開了一家百貨通,啥都接,啥都賣。對麵的鄰居蔣先生還在裏麵開了個藥店呢。雖然好多藥都過期了,但是依然很多人買。
小爺爺夾了一塊筍幹配稀飯,巴咂著嘴說道:世界上總不缺厲害的人,那這個交易市場還真是不錯,你們說以前怎麽沒有交易市場。
王傑:以前基地有自己的交易中心,可很好的控製物價,現在估計物資緊缺了,沒辦法維持平衡,所以想出來這個辦法,基地很多隱形大佬總是明哲保身,想要刺激他們拿出手裏的物資那必須要建構一個交易平台,讓市場的貨物流通起來。
蘇章明:那我懂了,怪不得以前像老張那樣子的小賣部基地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原來也有這一層含義。
王傑:那些小賣部大都是本地人開的,他們背後幾乎都有一些關係的,聽說基地的交易中心開起來後他們的生意就一落千丈,於是他們搞了個黑市,專門賣交易中心沒有的東西。
蘇章明:不止吧,估計還賣一些見不得人的。上次那個老張還問我要不要特殊服務呢。
王傑戰術性咳嗽,家裏老人小孩這麽多,那些話題不提也罷。
蘇爸也幫忙岔開話題:那咱們要開一個麽?
蘇雲想到接下來的極夜,交易中心很快又要暫時關閉了。
蘇雲不表態,家裏其他人就明白這事不靠譜。雖然蘇雲不說理由,但是他們都猜到應該以後的氣候有很大的關係。
蘇雲:這個以後再說,房子做好了,咱們明天都去置辦點家用,把家裏安頓好之後再好好規劃。
眾人點頭表示讚同,突然外麵一陣亮光,有一輛卡車停在對麵剛做好的兩層小樓。
咦?這不是對麵蔣首付家嗎?蓋房子的時候可是一次也沒見過呢,現在就突然搬過來啦?蘇章明向外麵望去。
就是之前也住淩雲小區那個蔣先生嗎?之前沒發現他很特別啊,不知道這幾個月經曆了什麽,一下子就變得特別闊綽。蘇媽也喜歡聽八卦,特別是淩雲小區的八卦。
張麗麗:聽說當初還是和咱們同一批進的基地呢。
蘇雲想了想,沒想出是哪一個,直到對麵出現了一個穿著紅色波點裙打扮精致的女人,才才想起是之前開著房車跟在他們後麵的那一家,當初自己還拿望遠鏡偷瞄過人家。
蔣豪傑正指揮工人卸車呢,這批家具剛從基地外麵弄回來,他迫不及待要住進全基地最舒服的房子。周丹領著兒子和女兒一搖一擺走進了房子大門,後麵的工人立馬開始小心翼翼的卸貨。
蘇章明很好奇他們都有哪些家具,端著碗去門口吃瓜:嘖嘖嘖,有沙發,還有一米八的大床,這大包小包的裏麵看起來像是衣服和被褥,哇噢,竟然還有一台發電機,姐夫你快來看,不愧是土豪啊。
蘇家其他人在餐桌上互相使眼色,心底暗喜,原本還怕自家有這些會不會太招搖,這一下有了對比,明天她們弄空間弄出來些什麽都不會太過分。
第二天飛虎隊都各自去置辦家用,蘇雲和王傑開著輕卡出了基地,然後繞了一圈查看附近山頭的情況,幾個月的暴雨使得山上又是一片翠綠,山火過後山上原有植被雖已不存在,但是保留有土壤條件,甚至種子或其他繁殖體的地方開始次生演替,經過暴雨幾個月的洗禮,燒過的土壤會變成肥料,植物會生長的更快,蘇雲看到連綿成片的山體不再是漆黑荒涼的一片,出了地表的綠色竟也有被燒的枯枝發了新芽,到處都迸發著生機。
基地裏不少災民已經自發的上山開始獵寶了,隻不過飛龍隊忙著做房子,壓根沒注意。
王傑把車子開到某個死角停車,蘇雲就開始在封閉的輕卡裏麵把空間的東西拿出來。
路上的車輛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現在能開車出門的都是真土豪。
王傑在駕駛座觀察周圍的動靜,蘇雲安心的在車廂裏麵搗鼓,儀式進入空間,看著琳琅滿目的物資儲備,心裏雀躍著。
先拿出一張原木風的三人椅子,這個放在閣樓的小客廳,小孩子們可以坐在這裏看書。
拿出一套之前蘇小姑店裏的鍋碗瓢盆,大多都被用舊了一些,能看出來磨損的痕跡,重要的是,快餐店基本用明火下廚,這個比較符合蘇家現在的廚房,要是換做深圳的鍋具,大多數都是要用電的,十分不方便,而且蘇小姑店裏的鍋碗瓢盆瓶瓶罐罐都比普通家庭的大一些。
再來一些當初在鎮上淘到的腳踩老式縫紉機,至少比交易市場的破爛貨要好用得多,畢竟也是自己精挑細選過的,這樣結業來了蘇媽和蘇小姑就不會太無聊了。
本來還想拿幾張舒服的床,但是想到太招搖了,家裏的床都帶著軟包呢,等極夜來了再悄悄的置辦,這些日子還是睡房車吧。
一個他們之前就用過的汽油發電機,還有7個走馬燈,自己家用兩個,剩下的就送給其他飛龍隊的一戶一個,小表舅自己住,現在也算是一戶了,就當是給他們的喬遷禮物。極夜有了這個走馬燈,那可是太方便了。
幾塊防腐木,拿回去讓蘭爸做成鞋櫃,茶幾之類的。
淩雲小區裏麵的家當都被埋之後,他們這兩個月就算有好東西也不太敢用。
再拿出幾卷遮光窗簾和帶著倒刺的鐵絲,到時候吧鐵絲纏在木頭上,就能變成一個風力的武器,至少在極夜中飛虎隊能大大提高一些自保能力。
小星星長大了,需要購買新衣服,蘇雲拿出空間一些舊衣服出來,到時候讓蘇小姑幫著改一下尺寸。
小爺爺年紀大了,總說腿腳不好,空間裏麵有藥酒,帶一壺回去。
頭頂的礦燈5個,普通充電的手電筒5個,又在空間看到了一箱箱的蠟燭,拿兩包。
食物就更多了,大米,麵條,菜幹和油鹽都有。
要是聞起來就說在剛成立的黑市買的,據說黑市裏隻要有積分,你就能過的和天災前一樣瀟灑。
蘇雲倒騰好之後,車子也闖了一半了,足夠了,很多小東西沒必要過明路的她都不打算拿出來。
下午大家都采買回來,看到蘇家的輕卡上麵一大堆家具,全都目瞪口呆,瞬間石化。
蘇雲咳嗽一聲,示意大家幫忙卸車,小靜沒想到,還有送給他們每一家的防風走馬燈和一個防風打火機,實在太實用了,要知道,現在下午6點就天黑了,就什麽也不能幹。
每次需要照明就來蘇家的土灶接火回去,整個基地不僅挑水喝,借火種生火,還缺柴。
他們現在看到路邊有樹枝木條都要撿回家囤起來備用。
過了一周,大家發現不對勁了,下午3點天就黑透了,伸手不見五指,整個基地都陷入新的恐慌,隨著日照時間的明顯變化,李益民也受到了消息,因為地球和其他行星的軌道發生了變化,經過科學家計算預測,未來三到五個月地球將進入永夜。
李益民覺得基地的治安堪憂啊,好不容易安頓下來的局麵又要亂套了,消息總是壓不住的,當天整個基地都知道了這個消息。
基地提醒災民多儲備一些吃的用的在家,永夜那幾個月整個基地戒嚴,為了保證自身安全,請大家不要頻繁外出。
其實李益民最最頭疼的莫過於,地震後道路被破壞,救援物資隻能通過空投,十分有限,現在還有半個月又要進入永夜,基地的庫存怕是真的頂不住這幾個月。
於是基地倡議基地所有人外出尋找燃料或食物,特別鼓勵大家上山找能吃的動植物。
所謂靠山吃山,李益民恨不得把附近十萬大山都薅回來。
短短半個月,附近的山又被薅禿了,剛長出來的新枝也沒放過,扯回來燒火。
不過大家最喜歡的柴火還是那些半燒焦的樹木,縱然每次都弄得渾身漆黑,也經常有人三三兩兩的合作著扛回家。
飛龍隊也是如此,每天早上天還沒亮就出發去南邊山上,優先扛那些倒下來的枯樹,兩個人一前一後的合作扛回去,上山的人太多,很快據踏出一條條路徑,蘇家就自己行動,四個人來到遠一些的地方一邊采摘蘑菇和木耳一邊收集枯樹。
上次他們上山遇到大蟒蛇,丟了許多蘑菇,十分可惜,這一次看到許多枯樹上麵冒出來的蘑菇和木耳,肯定是不能錯過的。
早上采摘蘑菇和木耳,中午吃了飯就要扛著木頭往回走了,因為天黑得越來越快,山上總是不太安全,主要也擔心半路有人搶東西,所以晚上大家基本都是順著人流一起回去。
距離基地的倡議已經過了半個月,現在的日照每天隻有兩個小時了,每天7點到9點天亮一些,其他時候都是漆黑一片。
基地開始招人了,大量招護衛隊,每天的任務就是在基地巡邏,順便分發每天的口糧。
這是李益民為了基地能安穩度過這段極夜想出來的法子,隻要護衛隊足夠多,那麽犯罪自然下降,每天定時定量發放糧食的同時還能順道做基地人口進行摸底普查。
上麵馳援的物資越來越少了,基地經過一次地震,人口也再持續下降,但總有許多人吃空餉,所以李益民才廣招護衛隊,加入護衛隊的每個人每天多一兩米,普通人每天就隻發半兩大米維持生活,意思就是20個人每天的口糧就是一斤米,配上這段時間上山采摘的野菜和蘑菇,至少要熬四個月。
護衛隊8人一組,有2個監督的指導兵帶領6個人,這樣更能保障護衛隊自己的人身安全。
飛龍隊全報名了,隻不過人數有點多,蘭爸,蘇誌邦,王誌輝,小表舅和大表舅,所以蘇家就出一個,讓王傑和蘇章明兩個輪流去。
基地裏麵報名護衛隊的人太多了,所以又仔細的劃分了區域,飛龍隊因為都在西區,按就近原則就負責自己這排房子的巡邏,每天繞著這一條道來回一次剛好4小時就有其他隊伍過來替換。
巡邏隊太多,大家都需要一口養家糊口,基地分了6個班次進行24小時巡邏和派發。
飛龍隊很幸運,還是上次那兩個指導兵帶隊,他們主要負責給房子對麵那一排分發救濟糧,每天的工作時間是12點到4點。
兩個指導兵瞬身攜帶的照明工具是基地發的兩個可充電的手電筒,不是很亮,照到的地方很有限,就連路麵都照不全,好幾次大家跟在後麵都要被絆倒,索性蘇章明就在頭上帶上自己的大礦燈,主動走在最後麵給大家照路。
臨時護衛隊不追求速度,隻要求每一家都做登記,詢問,由指導兵放糧,其他人就像保鏢一樣跟著,幫忙提糧食,舀糧食。
工作內容十分輕鬆,多數時間都是一邊聊天一邊拿著手電筒到處照一照周邊一些犄角旮旯的地方,防止有人偷襲作案。
這個方法確實很有效,查到了許多謊報人數領糧食的,有的人家裏隻剩一個了,卻把整個戶口本都虛報出來了。
這個現象不是個例,整個基地絕大多數人都這麽做,經過一個月的排查確認,終於得出結論:上次地震基地直接少了三分之一的人,這個數字太觸目驚心,令人心痛。
隻不過再合理的安排也抵不過那些時時刻刻在暗處想要不勞而獲的人。
基地依然有不少突發狀況出現。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