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筆筒
字數:11292 加入書籤
天海市距離西藏直線距離一千三百五十七公裏,二人一合計,直接連夜驅車駛入成都,由成都休息一天,然後直接入藏。
有了目標,自然也就沒有二話。杜仲不會開車,因此,王斌就隻能一個人全程駕駛。
開長途車是很累的,在距離成都還有一百多公裏的時候,已經是晚上十點多了,小半天的趕路,此時的王斌哈欠連連。杜仲一看,不行,與王斌一商量,變道下了高速。陽穀縣,屬於四川境內,縣城不大,經濟相對於其他地方比較落後。
兩個人找了一家相比較還算不錯的招待所,直接登記入住了下來。
二人也是餓了,也沒去別的地方,就在招待所裏的餐廳,點了一些特色菜,狼吞虎咽的吃了起來。
吃過飯後,舒舒服服的洗過熱水澡,開了一天車的王斌一頭紮進床上,直接睡了過去。
杜仲白天睡了一路了,自然此時的精神很好,看了看表,十點十分,說晚還不算晚,便輕手輕腳的走出了房門,打算去四處散散步,畢竟八月份的季節,天氣異常炎熱,一般人睡覺也晚。
陽穀縣雖然經濟比較落後,但是人們的生活還是挺安逸的,此時的大街上依然人影攢動,一些小攤販為了能多賺一點錢,占據著街道兩側擺起了地攤兒,就更給了夏日裏睡不著的人們一些打發時間的去處。
杜仲沿著馬路閑逛著。縣城不大,僅有兩條主街道,從東向西全逛下來也用不了兩個小時。
拐過一個彎,一個占地不算大的公園,出現在了眼前。讓杜仲眼前一亮的是,在小公園內燈火通明。一個挨著一個的小攤販整齊的圍繞著公園。
各色人群穿梭其中,讓本應該是安靜的公園熱鬧非凡。打遠細看,入目可見的攤位上,林林總總全是工藝品,杜總樂了。沒想到這麽小的縣城還有如此規模的古玩夜市,正好琢磨著,找一些老物件檢驗檢驗紫光,這下可有地方了。沒有猶豫,邁步走入了小公園。
相比於天海的舊貨市場,這裏就比較渺小的多,規模也僅有天海舊貨市場三分之一不到,不過種類可卓識不少。入眼可見的,佛雕玉器、掛件首飾,古瓷字畫,應有盡有,先不說真假,單單是種類,就讓杜仲看的眼花繚亂。
小攤一個挨著一個,共計六排,粗略計算,大約有三十多個。
對於古玩,杜仲一點都不懂,入眼的所有東西,看著都像真貨,可又覺得什麽都是仿造的,心裏苦笑,看來自己以後要多了解一些這方麵的東西了,清楚自己的短板,杜仲也就不再無用功的去分辨,直接集中注意力,紫光入眼,一個攤位一個攤位的看去。
讓杜仲失望的是,逛了四排攤位了,居然一點反應都沒有,這讓杜仲不禁有些疑惑,難道是失靈了?
皺著眉頭,繼續往下逛。當最後一排全部逛完後,杜仲失望的歎了一口氣,轉身順著來時的路而去。
可就當轉身到了一半時,一道光亮劃過眼角的餘光,杜仲一愣,扭頭去尋找。
在最後一排的三四米遠的一個角落裏,一抹濃鬱的紫色立刻吸引了杜仲的眼球。
杜仲心中一喜,當下沒有猶豫,徑直朝著紫光而去。來到近前,杜仲蹲了下來。
見有客上門,一個幹瘦的年輕人趕忙招呼道:先生,隨便看看,有喜歡的給您便宜點。
年輕人很是禮貌,但是給人一種靦腆的感覺,杜仲估計,此人應該是擺攤時間不長。
杜仲點點頭,一笑,也不答話,低頭就看向了散發著濃鬱紫光的位置。
杜仲沒有伸手直接去拿,他怕引起別人的注意。在整個攤位的右上角,也就距離杜仲一手臂遠的位置,擺放著幾個罐子,罐子形態各異,材料也不同。有陶瓷的、木頭的,還有竹筒的。
此時,散發濃鬱紫光的罐子,則是一個大號茶缸大小的一個黑黃色木頭罐子,沒有任何紋路,就是一個黑不溜秋略低黃色的木筒。
在不識貨,杜仲也知道這是筆筒,上下打量著筆筒,杜仲的眉頭就皺了起來,讓他不解的是,這木頭筆筒發出的紫光怎麽如此濃鬱,難道是年代久遠?
那也不對啊,賣給鄭老的天啟通寶與檀香盒都是明朝的,年代雖說幾百年,卻與清代的白瓷茶杯的顏色相差無幾,幾乎沒什麽不一樣的,要是按照年代越久就越深來算,反而說不通。
一時間想不明白,將思緒拉回到了眼前的筆筒中,眉頭再次一皺,暗道:還真是怪了,如此濃鬱的紫光,卻隻圍繞在底部寸許之處,筒身卻一點紫光都沒有,這是什麽情況。
見杜仲久久發呆,年輕的攤主有些莫名其妙,幹咳了一聲,開口道:先生,有沒有看的上眼的?
crossorigin="anonyo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