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再得一將,鯨吞四海
字數:5240 加入書籤
原本沒有實體的功德金輪,在海量功德的灌注下,總算產生了蛻變,變成了一件後天功德靈寶!
持此金輪者,不僅防禦無雙,萬法不侵,更可殺伐由心,殺人不沾因果!
事實上,那些道家佛門的高人之所以不敢直接介入凡人之間的戰爭,最大的原因便是害怕沾染因果業力。
斬殺生靈便會產生業力,業力過多便會引發天道反噬!
無論是武道還是兵道,之所以無法像道家佛門那般長生久視,究其根本便是因為殺業過重。
至於文道為何也不能得長生,那就涉及到另一個層次的隱秘了,在此不做過多贅述。
將功德金輪收入識海,劉燁目光掃過滿目瘡痍卻又開始漸漸煥發生機的大地,心中不禁湧起無限感慨。
持續一個多月的天地大劫,總算是徹底結束了。
至於剩下的那些骷髏雜兵,就用不著他來操心了。
……
拒絕了董卓的宴會邀請,劉燁率領眾將馬不停蹄地趕赴洛陽。
此行除了是向劉宏複命,順便也是為麾下將領要點封賞。
另外之前答應關羽為劉備求一個侯爵外加太守之位,劉燁自然也不能食言。
入夜,趁著吃飯的功夫,劉燁領取了先前的成就獎勵。
這還是劉燁第一次使用金色品質的招賢令。
至於劉伯溫那一次不算。
那是用10塊真靈碎片隨機召喚出來的曆史人傑,不確定性太大。
也就是他運氣爆表,才把劉伯溫這位蓋世人傑給召了出來。
而這一次,他可以指定召喚某個類型的曆史人傑,且真靈品質必定為金色。
“嗯,這次該指定哪個類型呢?”
劉燁摩挲著下巴陷入沉思。
如今內政有李善長,謀士有徐庶,外加道家大佬劉伯溫托底,基本的文臣班底算是齊全了。
用一枚金色品質的招賢令來召喚文臣類人傑,劉燁總感覺有些浪費。
這也是當初獲得藍色招賢令時,他果斷選擇召喚文臣的原因。
無他,主打一個物盡其用!
當然,倒不是說文臣不重要,但這玩意也得分什麽時候。
若是處於盛世,那的確需要治世能臣替他治理天下。
可如今正值亂世,他要的是能替他打天下的精兵強將。
一念至此,劉燁也就不再猶豫。
“係統,使用招賢令,指定範圍:武將。”
值得一提的是,招賢令雖然能指定召喚範圍,但總共也就給出了三個選項,分別是武將、文臣以及異士。
前麵兩個很好理解,至於最後的異士,可以簡單理解成其他。
唰!
心神再度進入那條神秘莫測的時間長河。
哪怕以劉燁如今的境界,在麵對這條時間長河時,也依舊有一種渺小如螻蟻的感覺,兩者壓根不是一個維度的存在。
收斂心神,劉燁靜靜等待召喚結束。
也不知過了多久,伴隨一道金色流光自時光長河中衝出,劉燁也重新回到了現實。
與此同時,腦海中也傳來了係統提示。
“叮!你已成功召喚一位金色真靈降世,其現世身份為戟神李彥之孫李元霸,宿主可隨時撥動命運線令其前來投奔。”
“竟然給這位召喚出來了。”
老實說,劉燁有點意外,同時也有一點小失落。
按照他的想法,最好是能召喚出薛仁貴、嶽飛、常遇春這種既能打,統兵能力還賊變態的全能型武將。
奈何天不遂人願,召了個極度偏科的選手。
要說個人武力,拋開變態滿地走的上古時期不談,李元霸絕對能排進曆史前三,而且未必就是第三。
奈何這貨有個明顯的缺點,那就是在智力方麵有些障礙,簡稱智障。
在這種作戰極其依賴軍陣的時代,這種類型的猛將顯然不適合出現在戰場上。
因為一打起仗來容易敵我不分。
“也不知道,係統召喚的真靈,會不會剔除這個弊端。”
劉燁猜測大概率不會。
畢竟傳說這貨是金翅大鵬轉世,一尊上古大妖的真靈,被強行安在了人類的軀體中,智力有缺陷那不是理所當然。
“不過話說這李彥又是誰?”
按照係統的尿性,如果不是名人,壓根不會提及與之相關聯的人物。
比如當初召喚出劉伯溫,就是直接點明劉伯溫上代欽天監監正的身份。
“李彥……戟神……難不成是……”
劉燁突然眼前一亮,他想到了一個隻存在於野史當中的人物,那個傳聞中三國第一武將的師父!
對於自家這個嶽父,劉燁了解並不算多。
一見麵不是切磋就是去切磋的路上,很少有聊天的機會。
因此對於呂布那一身本領究竟是何人傳授,劉燁也壓根沒問過。
先前隻以為呂布是天賦異稟自學成才,現在看來,怕是另有隱情啊。
“嗯,趕明回去好好問問。”
……
“叮!今日成就已刷新。”
午夜零點一過,係統提示準時響起。
打開成就列表。
【鯨吞四海】金)——傳說成就,累計占領10萬平方公裏異族疆域可達成。
成就獎勵:須彌石1000
“嗯,這個成就倒是不難完成。”
隨著鎮北城正式建成,劉燁也算在蠻族疆域埋下了一顆釘子。
隻需以鎮北城為據點,慢慢向外擴展領地麵積就行。
區區十萬公裏的疆域,隻需將方圓350裏範圍內的蠻族全部驅逐出去即可。
沒有猶豫,果斷接下。
……
翌日午時,洛陽城皇宮。
今日的大朝會氣氛格外不同。
百官肅立,但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望向殿外,眼神中充滿了敬畏、好奇以及一種難以言喻的複雜情緒。
昨日的那場天降祥瑞,幾乎波及了整個大漢疆域。
因此,他們皆知曉今日的朝會為誰所開。
此時劉宏正靠坐在龍椅上,麵色比往日顯得更加蒼白。
顯然,這一次天地大劫雖然被劉燁很快終結,仍舊不可避免地影響到了大漢國運。
“宣——大漢秦王劉燁,及麾下有功將士,覲見!”
突然,黃門侍郎尖銳悠長的唱喏聲,打破了殿內的沉寂。
隨後在百官注視下,以劉燁為首,一行人大步走入殿中。
一身親王冕服的劉燁走在最前,關羽、典韋、趙雲、徐達、許褚、甘寧、裴元慶等將緊隨其後。
他們的動作雖不像劉燁那般輕鬆隨意,卻也個個龍行虎步,煞氣凜然,與殿上那群文官的氛圍顯得格格不入。
劉燁立於禦階之下,微微躬身:“臣劉燁,奉陛下之命,巡狩天下,清剿邪祟。
今幸不辱命,九州裂隙已悉數封印,邪祟之患已平,特來向陛下複命!”
劉燁的聲音雖然平靜,卻如同洪鍾大呂般回蕩在殿中,帶著一股攝人心魄的磅礴力量。
“好!好!好!”劉宏連說三個好字,激動地想要站起來,一旁的張讓見狀立馬上前扶住。
“秦王真乃朕之肱骨,大漢之柱石!
救社稷於危難,拯黎民於水火!
此功之大,堪稱曠古爍今!
說吧,想要什麽賞賜。”
劉燁聞言則是謙虛地拱了拱手:“此乃臣分內之事,不敢求賞。”
“那怎麽行?功必賞,過必罰,此乃國之根本!”劉宏大手一揮,顯得頗為豪邁。
“秦王劉燁聽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