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86章 針鋒相對,招攬呂布

字數:5121   加入書籤

A+A-


    翌日,德陽殿上,鍾鼓齊鳴,百官依序而入。
    少帝劉辯一身玄色龍袍端坐在龍椅上,何太後則坐於一旁垂簾聽政。
    “宣,隴西侯董卓,並州牧丁原,溫侯呂布覲見!”
    片刻後,殿外腳步聲響起。
    在文武百官的矚目下,董卓率先大步走入大殿。
    他身著一襲侯爵袍服,配合上一臉橫肉以及刻意釋放的迫人氣勢,使得整個大殿的氣氛都為之一滯。
    董卓目光隨意地掃過龍椅上的少帝以及珠簾後的太後,象征性地拱了拱手:“臣董卓,奉詔入京,拜見陛下,太後!”
    隨後還不等少帝出聲,便自然而然地直起身子。
    劉辯剛準備抬起的手不由得僵在半空,“免禮”兩個字卻是無法再說出口。
    就在現場氣氛略顯尷尬之際,丁原邁著沉穩的步伐走進大殿。
    他神情肅穆,依足臣子禮節,直接就是大禮參拜,表現得一絲不苟:“臣丁原,奉詔入京勤王,叩見陛下、太後!”
    “丁愛卿免禮!”劉辯這下子僵在半空的手又能動了,言語中也多了一絲親近。
    丁原的出現可以說非常及時。
    不僅緩解了劉辯的尷尬,同時也表現出了他對漢室的忠心。
    而呂布則是落後丁原身後半步進殿。
    他身姿挺拔,玄甲外罩錦袍,俊朗的麵容上帶著淡淡的傲意。
    他並未像丁原那樣行大禮,隻是微微躬身,聲音洪亮而有力:“臣呂布,參見陛下,太後。”
    雖不似董卓那般隨意,但也沒多麽恭敬就是了。
    不過有董卓作對比,呂布的行為倒也沒引起朝中大臣的反感。
    再說這位可是秦王嶽父,誰敢給他甩臉子?
    見人已經到齊,幕簾後的何太後強自定了定神,開口道:“三位愛卿遠道而來,著實辛苦了。
    如今京師尚有奸佞未除,致使社稷不安,還望三位能鼎力合作,共……”
    然而她話未說完,便被董卓出聲打斷:“太後放心!有本侯在,什麽魑魅魍魎,都能叫它灰飛煙滅!
    隻是不知太後口中的奸佞,是指宮中那些閹宦,還是……
    這大殿上某些屍位素餐之輩?”
    說到這,董卓意有所指地瞟了一眼文武百官,挑釁意味十足。
    丁原見董卓竟然直接打斷太後說話,立刻出聲駁斥:“大膽!朝堂之上,陛下麵前,汝豈可如此無狀!
    況且奸佞自有國法裁斷,我等身為臣子,當克守本分,依律而行!”
    “哼,丁建陽,在本侯麵前,收起你那套腐儒作派!
    本侯這也是為了早點肅清奸佞,以正朝綱!”
    董卓對丁原怒目而視,那眼神仿佛要活吃了他。
    然而丁原也不是膽小怯懦的主,當即也是瞪了回去,寸步不讓。
    眼見如此,太傅袁隗緩緩走出隊列,充當起了和事佬:“隴西後一路勞頓,心係國事,其情可憫。
    丁使君恪守臣節,亦是忠心可嘉。
    當務之急,是穩定京師,鞏固皇權。
    至於朝政大事,還需從長計議。”
    袁隗的話看似是在調和,實則隱隱將矛頭引向了十常侍等人,同時還給董卓留了一個可以介入朝政的借口。
    “太傅所言甚是。
    然京師安危,亦需謹慎。
    二位皆率領大軍駐紮在洛陽城外,如何妥善安置,還需仔細商議一番。
    以免驚擾了百姓,徒生事端。”
    都是千年的狐狸,太尉楊彪自然聽出了袁隗的用意,立馬出來提出自己的建議。
    他意在強調規矩,並暗示董卓勢大,不可貿然讓其介入朝堂。
    由此,也能看出隨著董卓、丁原兩人的到來,朝堂上基本分成了兩派。
    一派以袁隗為首,或明或暗地支持董卓進入朝堂,然後借其力量打破現有的政治格局。
    另一派則以楊彪、黃琬為代表,更傾向於依靠相對“守規矩”的丁原來維持朝局穩定。
    至於何太後與少帝,則如同大海上的孤舟。
    雖然自己是船長,卻發現船槳早已不在自己手中,隻能隨波逐流。
    ……
    下朝後,回到臨時安置的奢華府邸,董卓一腳踹翻了麵前的案桌。
    “丁原那個老匹夫,安敢屢次與某家作對,吾誓必殺汝!”
    董卓喘著粗氣,如同一頭被激怒的野獸。
    “文優,你說眼下該如何破局?丁原不除,某家在洛陽便會束手束腳!”
    李儒聞言屏退左右,待廳內隻剩董卓與幾名親衛後,這才緩緩開口,聲音一如既往的平靜:“主公息怒,丁原確是我等心腹大患,而其倚仗,無非就是兩點。
    其一便是城外十萬並州軍,其二則是溫侯呂布!
    在屬下看來,十萬並州軍不足為慮,唯一需要考慮的便是呂布!
    此人之勇,相信昨日主公已深有體會。
    若不能為我所用,則必須盡早除之,否則後患無窮!”
    “嗯,賢婿言之有理。
    隻是這等猛將,若無軍陣圍困,即便本侯親自出手,也很難留下他!”
    聽出董卓語氣中的憂慮,這時站在下首的一名將領眼睛一轉,上前拱手道:“主公,末將有一計,或可解此難題!”
    說話之人名為李肅,在董卓麾下擔任虎賁中郎將,也算深受董卓信任。
    “哦?快講!”董卓來了興趣,當即催促起李肅。
    “主公,實不相瞞,末將與那呂布乃是同鄉,深知其為人。
    此人雖作戰勇猛,卻貪小財而忘大義。
    他如今在丁原麾下也不過是區區一主簿,可謂大材小用,焉能沒有怨言?
    末將願以同鄉之誼前去拜會,隻要主公許以重利,何愁呂布不轉投明主?
    若得呂布,則丁原如斷一臂,屆時要殺要剮,還不是主公一言而決?”
    董卓聞言,雙目之中閃過一絲意動。
    畢竟呂布這種級別的武將,他確實很缺。
    “你若真能勸他來投,某家可許他上將軍之位,黃金萬兩,明珠十斛!
    事成之後,你也可得其一半獎賞!”
    董卓大手一揮,表現得頗為豪邁。
    就在李肅就要拱手領命時,一旁的李儒卻是搖了搖頭。
    “主公,李將軍之計,看似可行,卻忽略了兩個至關重要的問題?”
    “什麽問題?”董卓和李肅同時看向李儒。
    李儒則不緊不慢地伸出兩根手指:“其一,現在的呂布已經今非昔比。
    他不僅是先帝親封的‘溫侯’,更是秦王劉燁的嶽父!
    論爵位,已是當朝一流;
    論背景,亦是皇親國戚。
    主公許的上將軍之位,對常人或是誘惑,但對此時的呂布而言,恐怕沒什麽分量。”
    說到這他頓了頓,看到董卓一臉不甘心的樣子,便繼續道:“其二,錢財。
    傳聞遍布大漢的拍賣行,便是那位秦王的產業。
    拍賣行主公也曾去過,當知究竟有多暴利。
    而呂布作為其嶽父,想必也不會缺少金銀財寶。
    用萬兩黃金去誘惑這樣一個人,李將軍覺得,成功幾何?”
    李肅被李儒的一番話說得啞口無言。
    沒辦法,他的眼光確實還停留在以前,忽略了呂布現在的顯赫身份。
    “那照文優的說法,利誘不行,強攻也不行,難道就隻能任由丁原和呂布在眼前晃蕩,礙某家的大事?”董卓眉頭緊鎖,內心甚為煩躁。
    “主公莫急,儒有一法,或可令呂布棄暗投明!”李儒嘴角微微勾起,露出一抹神秘莫測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