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我讚成,誰反對?

字數:5574   加入書籤

A+A-


    這般想著。
    張良推開了小聖賢莊的大門。
    不過比較奇怪的是。
    今天的小聖賢莊很冷清,大門處沒有護衛也就算了,一路走來就連一個人都沒看到。
    很明顯是發生了什麽大事。
    本就做賊心虛的張良腦補出一萬種可能。
    難道是大秦的人殺來了?
    “張良,你回來了。”
    也在這個時候,顏路笑著叫住了他。
    張良微微行了一禮“師兄,小聖賢莊是發生什麽大事了嗎?為什麽沒看見那些學子?”
    聽到這話,顏路的臉上也逐漸嚴肅了起來“最近確實發生了一件大事,一件足以影響到儒家未來的大事。”
    “哦?”
    張良感到很驚訝,什麽事能影響儒家未來?
    “發生了什麽事?有這麽嚴重嗎?”
    顏路歎了一口氣“你最近沒在儒家,不知道很正常。”
    “事情是這樣的,鹹陽傳來消息,長公子扶蘇已經被嬴政打入天牢了,他攬下了刺殺嬴政的罪名,同時在朝堂上怒斥嬴政暴君。”
    “嘶!!!”
    張良倒吸一口涼氣,瞳孔微微放大。
    他怎麽也沒想到,這個長公子如此勇武。
    竟然敢怒斥嬴政是暴君?
    還敢攬下刺殺的罪名?
    雖然說這件事確實是他一手策劃的,但這件事是根本不能見光的。
    一見光幾乎是必死的。
    而這長公子居然頭鐵到敢承認這些罪名。
    他就真的不怕嬴政大開殺戒嗎?
    他真以為嬴政是個慈父麽?
    張良感到很蛋疼,頗有一種我等在前線奮力殺敵,公子為何先降的意味。
    哪怕扶蘇不為他自己找想,也得為他們儒家找想啊!!
    扶蘇暴雷意味著什麽?
    嬴政又不是傻子。
    扶蘇真有那個膽子這麽做麽?
    隻怕第一時間鎖定的就是他們儒家。
    也就是說,主動權不在他們儒家了,而在嬴政的手裏了。
    隻怕儒家會麵臨來自於嬴政的雷霆怒火。
    “麻煩大了啊!”
    張良皺著眉頭,恨不得掐死扶蘇。
    他們儒家怎麽就選了這麽個玩意?
    這不是妥妥的豬隊友嗎?
    顏路微微顎首“所以師叔出關,召集了小聖賢莊的所有弟子召開大會,準備商討出一個解決方案,張良你腦瓜子聰明,肯定有辦法的。”
    張良擠出一個比哭還難看的笑容,“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會有辦法的。”
    辦法。
    什麽辦法?
    真以為他張良是智多星了?
    正所謂天塌了有高個子頂著。
    大不了和儒家脫離關係。
    反正小聖賢莊未來的大掌門又不是他。
    他隻是一個三掌門而已。
    “三師公,二師公。”
    “三師公,二師公。”
    “三師公,二師公。”
    “……”
    很快。
    張良和顏路來到了後院的議事大殿。
    這裏已經圍滿了人。
    而坐在首位的是一個看起來老態龍鍾的老年人,他的表情很嚴肅,也很凝重。
    “都到齊了吧?”
    荀子掃視了一圈。
    目光停留在了張良的身上。
    “今天召集你們來,是為了扶蘇公子,更是為了儒家的未來發展。”
    “扶蘇公子是我們儒家選出來的繼承人,他的安危自然也牽連到了我們儒家。”
    “如果坐視扶蘇不理,或許我們儒家將失去在大秦朝堂上的話語權。”
    “我希望大家拿出一個解決方案。”
    荀子麵無表情的說著。
    伏念皺了皺眉頭,身為大掌門,儒家的安危就是他的安危,他不允許儒家走下坡路。
    “事到如今,我們儒家隻有坐觀其變,等過一段時間,嬴政的怒火消了,再讓我們儒家的官員向長公子求情。”
    “如果這個時候為長公子求情,不亞於火上澆油,隻怕扶蘇公子的處境會更加艱難。”
    荀子微微點頭,目光看向了張良所在的位置“張良,你認為呢?”
    真以為他不知道這些狗屁灶台的事不是這個張良惹出來的麽?
    隻是到了他這個年紀,已經不再執著於權力了,所以一般情況下儒家的事他不會插手。
    可到了現在,他不插手都不行了。
    張良沉思了一會,荀子為什麽問他?
    明顯是他對伏念的說辭不滿意。
    可他既不能拂了荀子的麵子,也要照顧大師兄的情緒。
    張良道“大師兄說得對,這確實是一個很好的解決辦法,不過我認為我們儒家也不能對扶蘇公子的期望太高,或許我們儒家也是時候分開下注了,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裏。”
    確實。
    扶蘇的表現讓他們太失望了。
    他們是真的搞不懂,淳於越怎麽會教出這麽個玩意,腦子好像有屎一樣。
    如果他們儒家堅持擁護扶蘇,可能他們儒家也會被這個腦子有屎的公子拖累。
    張良的話無疑是說中了他們的心聲。
    伏念舒展眉頭,隨即又有了疑惑“可據我所知,受嬴政重視的子嗣並不多,十八公子胡亥又是法家門徒,四公子嬴秦自成一派,留給我們選擇的皇子並不多,我覺得長公子就很好,我們儒家稍微運作一下,他很快就能出來的。”
    張良微微一笑“大師兄有所不知,或許公子高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我與他有過幾麵,公子高為名聲在外,為人正直,勤奮好學,武學方麵也頗有造詣,我們儒家願意給公子高一個機會,也是給我們自己一個機會。”
    公子高。
    秦皇十一子。
    名不見經傳的一位公子。
    也是一位有野心的公子。
    現在大秦的朝堂上呈三足鼎立的局勢,扶蘇派係、嬴秦派係、胡亥派係。
    而這位公子則在他們三個派係的鬥爭下一直默默發展,壯大己身。
    如今也有不少的支持者,隻是鮮有人知。
    聽到張良的話,眾人相視一笑。
    公子高?
    什麽貨色?
    他們是真的不知道。
    至於名聲在外什麽的,不過是張良的捧腳話而已,好讓他們儒家不至於那麽難堪。
    雖然他們都知道,但他們都沒有說出來,畢竟他們確實需要選擇一個新的公子。
    最好是那種沒有主見、聽之任之的公子,隻有這樣他們儒家才好大放拳腳,施展開來。
    荀子滿意的點了點頭,張良不愧是他們儒家的智囊,完全說出了他心中的話。
    伏念為人處世還是太正直了,不懂得變通。
    明眼人都知道,扶蘇已經完了,已經被他們儒家忽悠瘸了。
    繼承帝位遙遙無期。
    可伏念居然還想著保下扶蘇,這不是笑話麽,他們儒家又不是開的慈善堂。
    一個對他們沒有利用價值的公子,一個已經被廢掉了的公子,他們儒家憑什麽支持。
    荀子萬年不變的臉也露出了滿意的笑容“我認為子房說得不錯,這是一個折中的方式。”
    “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裏,長公子與十一公子強強聯手,有何道理會輸?”
    “我讚成,誰反對?”
    作為儒家威望最高的人,同時也是儒家修為最高的人,荀子的話對他們來說就是聖旨。
    哪怕有人反對,也不敢說出來。
    最多也就是心中發發牢騷。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