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大孫,你可不能學漢武帝啊!
字數:5023 加入書籤
第114章 大孫,你可不能學漢武帝啊!
“是誰還沒找出來啊!”朱雄英搖了搖頭,說道,
“從一開始就出現的謠言,後麵又是那滴血認親的事情,接著又是出了你這麽一檔子事!”
“殿下,這麽說,是有人在對付著咱們了?那這一次我府上的事情,也是被算計了?”
“我去找他們去,非要問出來,到底是誰在算計咱們?”藍玉說著就要回去。
“行了,你回來吧!”朱雄英沒好氣的說道,
“我已經安排錦衣衛的人去了!會去問問他們的。”
“哦,殿下做了啊?”藍玉憨笑著說道,
“那就好,那咱就放心了,殿下考慮的比咱周全,也比咱聰明,殿下去做比我好多了!”
“你啊!”朱雄英沒好氣的笑了下,
“不過也不會那麽容易調查出來的!”
“殿下,那之前的,就是年前的那個狗東西,殺了沒有?”
“不是也讓錦衣衛的人去調查了嗎?是誰做的?”
“若是讓咱知道了,到底是誰在算計著殿下和咱,咱非砸碎了他的骨頭不可!”藍玉一臉殺氣的說著。
“沒有!”朱雄英搖了搖頭,說道,
“他隻交代,有一個貴人,是對他們家有大恩的貴人,但卻不知道具體的身份!”
“最後是按照他的交代來做事的!”
“如此的狡猾?!”藍玉都皺起了眉頭。
“是啊,不過,哼哼,想一下,對誰的好處最多,最大,誰就最有可能了!”朱雄英說道。
“誰最有好處?”藍玉也皺起眉頭思索了起來,
“汙蔑殿下的名聲,不想要讓殿下繼續坐在太孫的位置上。”
“還有想要對付咱···這個人···”
不知道為何,藍玉的腦海之中,卻是閃過了一個人的樣子來。
以前他和已故的太子殿下就說過這個事情,但是當時的太子還將他嗬斥了一陣,讓他不要說這樣的話了。
但現在,這個人的樣子,名字,再次出現在了他的腦海之中。
“殿下···”藍玉有些遲疑的說著。
以前太子殿下就教訓了他,他也不知道,太孫殿下到底是什麽想法了。
“怎麽?”朱雄英看著藍玉的這個欲言又止的樣子,笑了,
“你藍玉還有這麽一什麽都不敢了?”
“那有什麽不敢的!”藍玉被激了,梗著脖子,喊道,
“殿下,末將是想到一個人,但卻是殿下的親人,不知道殿下···”
“先說說看!”朱雄英笑了下,說道。
“殿下,是燕王朱棣!”藍玉咬了咬牙,但還是說了出來。
“哦?”朱雄英詫異了,看著藍玉笑了,
“為何是四叔?”
“殿下,燕王這個人有些不老實。他···”藍玉解釋了起來。
“好了藍玉,這個事情以後就不要說了!這不是你該說的。”朱雄英卻是伸手,直接止住了藍玉接下來的話。
“殿下,末將說的都是真的!”藍玉看著朱雄英似乎不相信的樣子,連忙解釋著。
“行了,孤沒有懷疑你的忠心,也知道你不是什麽挑撥離間的小人!”
“但有些事情,不能一直宣之於口的,知道嗎?”
“這樣會給你帶來災難的,無憑無據的不能亂說!”
“老爺子怎麽可能會不相信自己的兒子,反而相信你呢?”
“再說了,人家現在做什麽違背朝廷的事情了嗎?”朱雄英反問著,
“孤就當你是看他不順眼,一直在針對他,其他的就不要說了!”
朱雄英說完了,還拍了一下藍玉的肩膀。
“殿下,末將明白了,您看著吧!”藍玉也聽懂了朱雄英的話外意思了,
“以後隻能是在別的地方對付他了。”
“對了殿下,末將之前率軍北征的途中,發現北平府那邊,將才有不少啊!”
“之前殿下不是讓末將整理名單的嗎?末將擔心有遺漏,所以想要增加一些人!”
“若是可能,親自去北平府看看就好了!”藍玉笑道。
“哈哈哈!”朱雄英這下更高興了,大笑了起來,
“好你個藍玉啊,有前途!其實,孤也想去各地看看啊!”
“好,殿下,那到時候,末將護著殿下一起前去!”
“好!”
二人的笑聲回蕩在了皇宮的門口。
朱雄英很快就返回了武英殿之中,此時的老朱還在處理著奏章,看到他們返回,藍玉還是站在了門口。
“怎麽?解決了?”老朱看了一眼朱雄英,問道。
“都已經解決了!”朱雄英給老朱解釋了一下當時的情況。
“不管怎麽說,藍玉這個當家作主的,他自己也有責任!”
“大孫,你處理的不錯,就該給藍小二一些教訓了!”老朱點評了一下朱雄英的做法。
“爺爺沒什麽意見就好!”朱雄英笑了下。
“咱能有什麽意見,這個位置遲早都是你的!”
“而且,若不是這段時間,你小子剛剛成婚,咱都不會坐在這裏了!”
“你小子都坐在咱的龍椅上處理政務了,說不得什麽時候,咱都想將龍袍披在你身上了,還有什麽意見!”老朱哈哈大笑。
“哈哈,爺爺想要休息下可以,但也不能撂挑子不幹啊!”朱雄英也歡樂了。
“對了大孫,今年的科舉也要到了,咱大孫讓你主持,如何?”老朱忽然問道。
“科舉?讓我主持?”朱雄英愣神了。
“是啊,大孫,咱知道你的根基都是在勳貴這邊的!不過文臣,你也不能沒有幾個熟悉的可用之人啊!”
“雖說文臣們就隻是工具,但工具用的順手了,也更加有利!”
“還有大孫,可不能學漢武帝的一些做法啊!咱看你這段時間,對軍隊太過看重了!”
“咱知道,你喜歡秦皇漢武的,但現在卻不是秦朝,也不是漢朝了!”
“漢武帝是打出了咱們漢家的威風,咱也佩服他,敬重他,但是卻不能學習他。
他的多少次的大戰,打光了家底,到了後期,甚至有些窮兵黷武了!”
“希望大孫你要引以為戒!”老朱說道。
“爺爺放心,這個我大明的,做什麽事情都要量力而行,不隻是人要如此,國家同樣需要如此!”朱雄英點頭讚同著。
“嗯,大孫你明白就好,要學會文武並重!”老朱繼續說教著,
“要知道治理天下,需要靠的是文臣,武將可打天下,守天下,但治理天下,還是要這些士子的!”
“咱當年給了這些士子們,這麽多的優待,就是為了以後可以有更多的治理天下的賢才!”老朱說道。
“額···”聽到這個,朱雄英頓時有些麻了。
說起這些的話,那朱雄英是有些說辭的了,又是大明的一個大坑啊!
對於士子的優待,現在確實是還可以,土地有很多,士子沒那麽多。
但是到了明朝中後期,多少人都不用交稅的,而那時候的文臣高層,在老家置辦的土地,那都是以萬畝計算的,而且一個個的欺上瞞下的,瘦了朝廷卻是肥了他們自己。
“怎麽?”老朱看著朱雄英的這個樣子,不知道為何,老朱的心中就是一個咯噔。
這個樣子,讓老朱有些發毛,很是熟悉的場景。
“爺爺覺得,我大明有無數的讀書人,無數的士子,這樣好不好?”朱雄英問道。
“好,當然好啊,那有什麽不好的!”老朱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