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咱咋就沒想到呢?

字數:5069   加入書籤

A+A-


    第122章 咱咋就沒想到呢?
    “但大孫你也知道,我們大明的不少地方,種植的糧食,即便是全都種了,也不會那麽容i讓大家填飽肚子的!”
    “都是一些山區,無法種植的!”老朱說道,
    “咱甚至都在想著,將這些百姓們遷移出來了!”
    不過聽著老朱的話,朱雄英自己卻是搖了搖頭。
    “怎麽?”老朱看著朱雄英,好奇的問道。
    “爺爺,一個地方有一個地方的方法,那他們以前都是如何生活的?”
    “首先,可以利用自己的地區優勢,他們那邊沒有糧食,那肯定是有其他地方所沒有的優勢!”
    “這個需要的就是當地的官員去做了,去想想,怎麽帶動著當地的百姓們,發家致富。”
    “至於糧食,完全可以和其他糧食富裕的地方購買!”
    “若是無能,幾年過去都沒有絲毫的改變,那官員該查的就查,該撤的就撤!”
    “而若是可以帶來改變,帶來好處,那這個官員,我們是不是可以提拔重用了?”朱雄英說道。
    “哎···”老朱自己都歎息了下。
    “大孫,他們若是有這樣的能力,咱能不好好的提拔嗎?”
    “可是大孫你說的這樣的人才,目前還真的···”老朱說著自己都搖頭了。
    “沒有就找,就培養!”朱雄英卻是不肯有絲毫的妥協,說道。
    “至於說其他的糧食,爺爺,我現在已經有計劃了!”朱雄英笑了下,神秘的對老朱說道。
    “計劃?什麽計劃?”老朱疑惑的看著自己的大孫。
    “在東宮之中!”朱雄英笑了。
    “東宮?你東宮之中還有什麽秘密?”老朱不相信的問道。
    現在對大孫,老朱可沒有一直盯著了,錦衣衛的人現在已經轉交了一大半給了自己的大孫。
    而且也不必事事都給他匯報了,大孫也需要有自己的秘密了。
    但是沒想到,剛剛沒管幾天,大孫就給自己整出秘密來了?
    “走,去看看,你小子給咱準備了什麽東西!”老朱說道。
    “哈哈,好,走!”說著,朱雄英和老朱一起,朝著東宮的方向就來了。
    “參見陛下,殿下!”沿途的人都跪下行禮。
    一路來到了東宮之中,甚至沐氏也得到了消息,連忙朝著朱雄英他們那邊,前去拜見。
    不管怎麽說,爺爺還是皇帝,來到了東宮,沒有迎駕已經是失禮了,可不能繼續失禮了。
    而朱雄英帶著老朱,就來到了之前讓順子精心照顧的紅薯這邊。
    此時一片燈火通明的,一直都在燃燒著火把,提高周圍的溫度,還不斷的打水,就是防止濕度不夠。
    看到朱雄英他們的到來,這裏的錦衣衛都是布置的密密麻麻的,沒有任何的空子。
    時刻都有最少兩百人的重裝軍隊,時刻守護著,弓上弦,刀出鞘,隨時準備麵對任何的變故。
    周圍的一切樹木等,全都被砍掉了,視線一望無際的。
    不存在任何的死角。
    “參見陛下,殿下!”所有的人行禮。
    “嗯!”朱雄英點了點頭,朝著裏麵走了進去。
    而且順子還專門找了老農,還有對農業有研究的人,就是時刻在盯著紅薯的狀況。
    “情況如何了?”朱雄英走了過來,此地也有太監時刻的記錄著。
    “殿下!”太監跪下,將時刻出現的變故,全都記錄著,交給了朱雄英。
    而老農和搞技術的人都出來了。
    “這是陛下,太孫殿下!”
    “啊?參見陛下,參見太孫!”
    “嗯,紅薯目前如何?”朱雄英問道。
    “一切正常,看這個樣子,根據記錄所說,馬上就可以栽種了,就在這兩天的時間了!”老農笑了,說道。
    他們雖說不知道這個到底是什麽情況,但卻也知道這是糧食,而且還是高產的糧食。
    這是關乎他們這些老農的肚子的問題,沒有任何一個老農,會去糟蹋這樣的糧食的。
    更別說,還有時時刻刻都在這裏保護著的人了。
    “洪署?”老朱有些誤會了,直接將紅薯,當作是洪武大帝的洪署了。
    “不錯,就是紅薯!”朱雄英還沒有反應過來,不寫下來,誰知道到底說的是哪個?
    “怎麽?這麽一個東西,還用咱洪武的字號了?”老朱笑道。
    “哦?”朱雄英知道是誤會了,但是誤會就誤會吧。
    這個名字,豈不是更好?
    “哈哈哈,洪署,是啊,洪署,但是爺爺不要小看這個東西!”朱雄英笑道。
    “怎麽?這東西能實現你的計劃?”老朱好奇的瞅了一眼,問道。
    “那是當然!”朱雄英自信的說道,
    “平時就可以裹腹,而且不挑地方種植,產量極高!”
    “極高?有多高?”老朱一挑眉毛,好奇的問道。
    “嗯,比起現在要多出數倍,甚至是十倍,也不是沒可能!”朱雄英說道。
    “你說的啥?”老朱有些傻了,問道。
    “爺爺,你沒聽錯,種植好了的話,可能確實是會有十倍的差距的!”朱雄英解釋著。
    “十倍?大孫,你知道十倍是什麽概念嗎?”老朱嚴肅了,問道。
    “我知道,現在一般的上好的地段,可能產出的糧食,也不過是三五百斤而已!”朱雄英搖頭說道。
    “那你還說十倍,你知道是多少嗎?”老朱問道。
    “四五千斤!”朱雄英點了點頭,說道。
    “你還知道啊,你說這麽一個小東西,可以種出四五千斤的東西來?”老朱指著洪署,不肯相信的問道。
    “是啊,三四千斤應該還是可以的,可若是更多的話,也無法保證了!”朱雄英搖了搖頭。
    “這個···你說的是真的?”看著大孫不像是開玩笑的樣子,老朱哆嗦了,問道。
    “爺爺看我現在的這個陣仗,是假的嗎?”朱雄英笑了,指著身後的這些嚴陣以待的人,笑道。
    “而且爺爺,不隻是現在這一次啊!”朱雄英笑道。
    “不應該隻是這一次?”老朱看著大孫,不知道又有什麽想法了。
    “這一次的洪署是我自己帶過來的,自然是有了改變!”
    “但是不能每一次,都是讓我親自去研究這個,去帶出來這個吧?”
    “我們大明,需要改變了,需要比以前的那些朝代,都不一樣的改變!”
    “就說說這一次,我們是不是可以自己去研究,有條件我們改變,沒有條件,我們是不是創造條件的去改變?”
    “現在有了洪署,暫時解決了燃眉之急,但若是沒有洪署呢?”
    “難道我們就不能去研究一下高產的種子嗎?”
    “有一些地方的產出高,他們為什麽會高出這麽多來?”
    “他們的種子是不是更好?哪怕僅僅隻是一畝地高出十斤,不,哪怕是一斤呢!”
    “若是我們可以將這些推廣到整個大明,我們這麽多的土地,可以增加多少?”朱雄英說道。
    “這個···”老朱有些沉思了。
    “誰能種出好的糧食來,我們推廣出來,難道不就是一個改變嗎?”朱雄英嚴肅的問道,
    “還有,我們自己研究出新的種子,新的高產的種子,不可以嗎?”朱雄英說道,
    “以前的時候,我們的糧食沒有這麽多吧?”
    “但是現在呢,比以前是不是多了很多,難道我們現在就不能繼續增加了嗎?”
    “咱明白了,明白了大孫你說的!”老朱的手有些哆嗦了,
    “大孫,咱怎麽就沒想到呢,你說說,這個事情,咱就交給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