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南天門計劃,昆侖號空天母艦

字數:8593   加入書籤

A+A-


    不管是王東來,還是楊安超,都是雷厲風行之人。

    畢竟,兩人能夠成長到現在這個層次,自然是有其不凡之處的。

    從航天領域退出來,前往民營私企工作,這對於楊安超而言,也是一個極難做抉擇的決定。

    在航天領域,他已經是院士,並且主導過一個重點項目,手底下還帶著一批學生。

    要成績有成績,要地位也有地位。

    可以說楊安超已經完成了自己的事業規劃,已經超過了絕大多數的科研工作者了。

    然而,他現在做出的決定,也能稱得上一句離經叛道的評價。

    院士和私企合作,或者是兩者一同開辦公司,這些情況不是沒有。

    但是,像是楊安超這樣直接加入民企,還沒有什麽股分的情況就少了。

    到了他這個層次,錢已經很難說是最重要的東西了。

    一般而言,一位院士手裏的科研項目經費少則幾千萬,多則十幾億。

    同時,能夠忍受學術的枯燥,成長到院士的人,也必然是對學術擁有足夠敬畏心和一定追求的。

    這也是楊安超做出這個決定的最大原因。

    再留在航天領域,他已經很難再獲得多少有價值的項目了。

    僧多肉少。

    這便是如今學術界的現狀。

    尤其是在航天領域,這個情況更為明顯。

    華國什麽少,就是不可能會少人。

    所以,哪怕是航天領域的人才選拔標準有多高,還是有前赴後繼的人才湧進來。

    既要培養人才,又要建設人才梯隊。

    最後,再加上技術的更新換代和發展進步。

    楊安超這些老家夥,已經需要退到第二序列,給年輕人讓位了。

    年輕人更有創造性,不管是體力還是腦力都處在人生巔峰時期。

    這一點,楊安超也很清楚,也能理解。

    如果沒有辦法的話,也就算了。

    現在,既然看到了銀河科技很可能在這方麵有突破,楊安超做出這樣的選擇,也就不算奇怪了。

    在簡單地達成了共識之後,王東來就和楊安超來到了銀河科技大樓。

    不管是從一方麵來說,楊安超既然決定加入銀河科技。

    那麽,王東來就需要表現出自己的誠意。

    包括不限於銀河科技給楊安超開出來的工資待遇,以及銀河科技對於航天技術發展的一些展望。

    相比較於前者,楊安超更為關注後者。

    辦公室裏。

    王東來和楊安超分別坐下來之後,便直接開門見山地提道“楊院士,銀河科技的航天火箭業務並不算多麽的成熟,而我雖然能研發出一些技術出來,但畢竟分身乏術,這方麵還有很多的事情需要有一個經驗豐富和德高望重的人來主持日常工作。”

    “這個人,我一直都認為楊總工很合適。”

    “不管是從技術方麵,還是從管理方麵,都是如此。”

    “技術方麵,楊總工的技術絕對能壓得過下麵的研究員和工程師,說不得還有很多人都是楊總工以前的下屬。”

    “管理方麵,楊總工也負責過嫦娥五號的設計方案,管理的人數,遠遠超過了目前的銀河科技人數。”

    “所以,將這方麵的事情交給楊總工,我是十分放心的。”

    楊安超也沒有客氣,點了點頭,說道“王總,有一個事情我也需要提前說一聲。”

    “那就是我身上還有著一些保密協議,所以,在很多技術領域方麵,可能會有不小的限製。”

    聽到這句話,王東來如何能不明白,當即就笑著出聲說道“楊工,這一點你放心,我心裏明白。”

    “接下來,我就準備和楊工說一說銀河科技對於航天火箭技術的發展設想。”

    “今天討論會上的那一份規劃書隻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在我這裏,還有著一份更為宏大的規劃。”

    “現在,楊工也是自己人了,我就說出來,讓楊工評價一二。”

    楊安超眼睛一亮,頓時來了興趣。

    他確實被王東來三兩句話吸引了興趣。

    今天能讓他做出這樣決定的規劃書都隻是其中的一部分,很難想象完整的規劃又該是什麽樣的。

    心裏想著,楊安超的身子也在下意識間坐直起來。

    看到楊安超的樣子,王東來心裏也是點了點頭。

    “楊工,你對於當年冷戰期間,白頭鷹提出來的那個‘星球計劃’是如何看的?”

    王東來一開口,就是提出了一個讓楊安超意外的話題。

    愣了一下之後,楊安超也不知道這個‘星球計劃’和王東來的規劃有什麽關係。

    但是稍微思索了一下,楊安超便出聲說道“這個‘星球計劃’我沒有特意關注過,但是也有一點了解。”

    “不得不承認,在上個世紀的七八十年能夠提出來這個計劃的白頭鷹人,確實無愧世界強國身份。”

    “以現在的眼光來看,當時提出來的星球計劃充滿了漏洞,比如說是軌道攔截器,看似描述的效果很好,實際上卻是相反。”

    “天基激光和天基碰撞方案極為不可靠,性價比低到沒邊了。”

    “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這個計劃從一開始就是一個騙局,白頭鷹隻是付出極小的代價,就讓毛熊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從而誘發了後麵的崩潰局麵。”

    “總得來說,在當時的時候,毛熊做的沒有問題,麵對世界強國白頭鷹的巨大威脅,沒有人敢肯定星球計劃是騙局,誰也承擔不起這樣的責任。”

    “我們之所以能夠說的這麽輕鬆,也是因為我們站在一個局外人,後世人的角度來評價。”

    “真要是把我們放到當時,我們也未必能做出什麽正確的抉擇。”

    王東來點了點頭,便接著說道“楊工,銀河科技開展航天火箭業務,並不是我心血來潮,或者是為了推高銀河科技的估值,而是我發自內心地重視,並想發展這個行業。”

    “力士號火箭發動機隻是一個開端,後續還會研發出來金剛號、誇父號火箭發動機。”

    “除此之外,對於航天領域,我也有一份比較完整的規劃。”

    “我將其命名為南天門計劃!”

    王東來此刻的語氣,就像是一個在蠱惑人心的惡魔。

    金剛號、誇父號、南天門計劃……

    不知道為何,聽到這幾個詞匯,楊安超心裏便是一跳。

    這種感覺,讓他想到了神舟、嫦娥、天宮。

    一個是舉國之力,一個是民營私企。

    兩者完全不具備同樣的能力,但是此刻在楊安超的心裏,卻並沒有那麽想。

    王東來也沒有故意賣關子,看到已經吸引到楊安超的注意之後,便開口講述起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飛機便是二毛家的安東諾夫設計的安225,最大載重250噸,最大起飛重量650噸。”

    “飛機之所以不能造的特別重,是因為升力來自於機翼上下翼麵的氣壓差。地球上空氣最大的壓力是1個大氣壓,所以上下翼麵最大氣壓差就是1個氣壓差。實際上還不到1個大氣壓,所以飛機的起飛重量是有限製的。”

    “那麽,如果想要製造特別巨大的飛機,就要提高空氣的密度,提高海平麵的大氣壓力,但這是不可能的。”

    “化學火箭的極限是1萬噸,而且想要進入太空,所需要的燃料占據了絕大份額,為了以最小的代價進入太空,就有了分級火箭。”

    “比如我們國家的長征五號,最大起飛重量870噸,最大推力一千噸,也隻能把25噸的荷載送到地球近地軌道。”

    “如果想要把更多的物資送到月球,這個荷載隻會更少。”

    “說句不客氣的,我之所以做出這份規劃書,就是因為力士號火箭發動機的推力,可以將一枚火箭的推力輕鬆推到四千噸,甚至是五千噸,那麽可以送往太空的物資荷載也能增加許多。”

    “科技發展需要一定的幻想,科學家有時候就是在把一個個幻想變成現實。”

    “既然這樣,那麽我就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目前人類被困在地球這個星球上,而海域麵積占據了71%,於是就有了國之重器航空母艦。”

    “那麽,等到人類走出地球,邁向銀河的時候,應該發展什麽技術?”

    “是的,我設計出了一款超級宇宙飛船,取名為昆侖號。”

    “在我的設想裏麵,這是一艘長達242米,翼展可達682米的大型空天戰略載機平台,可以長時間在太空駐留,還可以對地球進行全天候的監控和防禦,幾乎可以說是一個可以監控全球的空中堡壘。”

    “同時,在昆侖號上還裝備的有4門粒子炮,16門脈衝激光炮,以及42個導彈發射單元,火力配置之密集絕無僅有,而有了這麽一艘空天母艦懸停在太空上,可以對地麵和太空目標發起毀滅性的打擊,這是何等的威懾。”

    “昆侖號隻是一艘空天母艦,雖然具備殺傷武器,但並不是主要的,依然搭配得有負責執行具體任務的‘玄女’空天戰機,任務範圍涵蓋近防製空、定點突防和末端打擊等短期突發任務,具備高度智能化,以及超強的自動化水平,幾乎可以獨立完成作戰任務。”

    “不僅如此,‘玄女’號還具備極高的隱身性能和卓越的機動能力,通過尖端的雷達隱身技術和特殊材料的應用,達到一種近乎是隱身的效果,至於速度方麵,在大氣層中可以達到兩倍音速的巡航速度,最高速度接近五倍音速,太空之中,則是可以超過一萬千米每小時。”

    聽到這裏的時候,楊安超也有些忍不住了。

    他是怎麽都沒有想到王東來說的方案是這麽一個方案。

    這都已經不是可以用激進來形容的計劃書了。

    根本就是一種天方夜譚的妄想。

    “王總,你說的這個昆侖號的空天母艦的實現難度,實在是太大了,在我的認知裏麵,這已經超過了目前的技術含量。”

    “從材料學、控製學、空氣動力學等多個領域來說,想要實現這一點,起碼目前的科技水平需要有一個巨大的跨越才行。”

    “這不是一個簡單的發動機技術取得突破,就能實現的難題。”

    楊安超說的比較委婉,並沒有明言。

    可是,話語之中的意思卻流露的很明顯。

    王東來也沒有意外。

    “楊工,我明白你的意思。”

    “這份南天門計劃,確實像是一個天方夜譚的妄想。”

    “但是,技術的發展,誰又能說的清呢。”

    “這份計劃是一個長期規劃,並不會立即啟動。”

    “欲速則不達這個道理我還是明白的。”

    “我之所以告訴楊工這個計劃,不是別的,而是想要告訴楊工一件事,那就是我對於航天技術的發展,是切切實實的。”

    “我今年才二十多歲,以後的人生還有幾十年,還有很多的時間,去追求技術發展。”

    “如果心裏沒有追求的話,我也擔心我會腐化。”

    “還不如,設計出一個驚人的科研計劃,來度過餘生。”

    “我想這些東西,可要比紙醉金迷的享受生活,更有樂趣吧!”

    王東來的語氣認真。

    楊安超打量了一下王東來,結合自己對王東來的了解。

    可以很確定王東來是真的這麽想的。

    其實,冷靜下來,仔細思索一下。

    楊安超從技術層麵考慮,南天門計劃也未必有那麽大的難度。

    隻是,這種思維和想法,顯得有些太過離經叛道了而已。

    在國內的學術領域,已經形成了一種追趕國際先進水平的定勢思維。

    隻需要跟在白頭鷹等發達國家的背後,避過他們踩過的坑,既節省時間,也能節省大量的資金。

    可是,按照王東來的想法,卻並不支持這樣的思維繼續下去。

    不管是可回收火箭,還是航天任務提前,又或者是現在拿出來的南天門計劃,都是這個思維的體現。

    華國是文明古國,是曆史世界強國。

    雖然以前衰落過,但是現在已經強大起來。

    那麽,在科技領域,就要表現出一個強國的風範。

    白頭鷹能引領科技發展風向,那麽華國為何不能。

    正如當年,白頭鷹仗著自己領先的國際地位,用‘星球計劃’把大毛忽悠拖垮了。

    現在,風水輪回轉,華國強大了起來,直接提出‘南天門計劃’,立馬就會讓白頭鷹陷入了被動局麵。

    跟還是不跟?

    這種底線博弈,最是考驗一個國家的定力和領導的水平。

    楊安超對華國有信心。

    想明白這一點之後,臉上便浮現出笑容,透露出一絲堅定,出聲說道“我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加入銀河科技了!”

    隻有這麽短短的一句話,王東來臉上笑容更加真摯起來。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