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2章 成功起飛,進入軌道

字數:8833   加入書籤

A+A-


    王東來一邊和楊安超說著此事,一邊視察著基地。
    而這個時候,兩人也終於見到了已經組裝好了的巨型‘金剛號’火箭。
    九十多米的高度,換算過來快要有三十層樓高了。
    靜靜地矗立在哪裏,就像是一個參天的巨人一樣,得仰起頭才能勉強看的清楚。
    “這才是真正的美學!”
    王東來看著眼前的巨大現代工業造物,以一種充滿了感慨的語氣誇讚道。
    楊安超看到這枚火箭,心裏的感觸要比王東來更加複雜一些。
    因為,從來到了星河航天之後,楊安超就感受到了太多和航天係統不一樣的東西。
    比如說是研發人員,哪怕是有王東來這個不合常理的超強選手。
    但一枚火箭的研發,也根本用不了那麽多的科研人員。
    楊安超這麽多年在航天係統的工作經曆,也讓他熟知這裏麵的很多內情。
    比如說是研究所大多都隻是搞設計,把生產製造都是外包了出去。
    一個技術方向,就可能會有多個研究所同時在研究。
    雖然說是會提升研發效率,加快研發速度,但是更多的是負麵。
    比如說是人浮於事,人事架構複雜,規模臃腫。
    而銀河科技的模式,就給了楊安超新的思路和想法。
    3D金屬打印、不鏽鋼火箭殼、回收利用技術……
    這些技術的成功,更是推動了銀河科技的航天業務大力發展。
    楊安超有一種感覺,如果銀河科技還能保持這樣的在航天領域的發展,恐怕上麵會重新考慮航天戰略目標的設定。
    就像是網友說的那句話,要是連民營私企都做到了登月探測,並且開始嚐試載人登月了,國家隊還在積累技術吧。
    兩大航天集團的合作,既是必然,也是順其自然。
    通過完成技術交流,並且能夠對銀河科技的航天技術有一個更深的了解。
    “董事長,這恐怕是國內最大的一枚火箭了,一口氣可以把將近十噸重的東西送到奔月軌道上。”
    “如果這一次試射成功的話,後續再進行試射兩次,進行微調的話,載人登月項目也就算是完成了一半。”
    有一點要說明。
    一個火箭發射中心所需要的人材是各種各樣的,比如說經驗熟練的吊裝工人,比如說是經驗熟練的操作工。
    這些人,銀河科技自然是沒有辦法培養出來,隻能是去挖人。
    不過,有了兩大航天集團的支持,娃輕而易舉地就抽調了一批熟練工人。
    一部分被銀河科技開出來的高工資吸引的跳槽留了下來。
    同時,銀河科技也通過流程優化和機器取代,大大地縮減了對熟練工人,對經驗的依賴。
    流水線、規模化、成熟化的生產製造,才是王東來認可的發展模式。
    尤其是這種重大型工業產品的製造上。
    看完了火箭,王東來也沒有停下,繼續視察起了其他的設施。
    距離上一次視察,並沒有過去多長時間。
    但是改變還是很明顯的。
    對於員工的休息保障措施明顯多了起來,臨時休息室,零食台等等也都布置齊全。
    對於此次任務,王東來根本就不擔心。
    他對自己的技術,有著十足的信心。
    至於說星河航天的生產製造,就更不用擔心了。
    有媧在全程關注,一些問題還沒有出現,就已經被提前幹預掉了。
    到了發射這一天,一切流程完全是按照著正規標準操作流程進行的。
    火箭加注之後,拉到發射台。
    在指揮大廳裏,因為和官方性質不同,所以裝修的風格也顯得更加簡潔,更具科幻感一些。
    除了標誌的大屏幕之外,還有兩排操作台之外,就是一大片空出來的地方。
    有零食台,擺放著各樣各種的水果和零食飲料等,也有簡易的休息室,供員工休息。
    此時。
    李千度、船夫哥等人都在此地,想要在第一時間看到火箭起飛。
    這對於他們來說,也是一個新奇的體驗。
    此次發射任務的總指揮,本來楊安超還想讓王東來擔任。
    不過卻被王東來嚴詞拒絕了。
    通過對人工智能技術的大量運用,原本很多依靠人力做的事情,都已經由機器取代了。
    尤其是那個航天係統的金手指。
    王東來特別吩咐了楊安超,絕對不允許在星河航天裏麵出現這樣的情況。
    專門搞出來一個‘金手指’的崗位,簡直是可笑。
    上有所好,下必從焉!
    王東來的態度,自然會影響到下麵的人。
    再加上還有媧的存在,更是對一些現象進行了嚴格的控製和預防。
    種種原因加到一起,才塑造出了銀河科技這麽一個堪稱奇跡的存在。
    為了不給星河航天眾人太大的壓力,王東來並沒有站在指揮台這裏,而是在後麵二排的休息室裏觀看。
    十一點。
    直播正式開始,全網對此次火箭發射極為關注。
    各大媒體長槍短跑布置了一大堆。
    像是總台更是還請來了行業內的專家進行講解。
    今天正好也是周末,不少打工人好不容易休息一天,看到全網跳出來的火箭發射信息,也不禁好奇地點了進來。
    直播間的箭頭,大量都是直接對準發射架的這枚超級重型運載火箭。
    就像是王東來說的那句話,這才是真正的工業機械之美。
    哪怕是還沒有開始,就已經有大量的彈幕出現。
    “臥槽,這枚火箭怎麽這麽大啊!”
    “我怎麽感覺比長征係列還要大呢,這就是超級重型運載火箭嗎?”
    “話說,我之前還在懷疑銀河科技是不是真的在搞航天業務,但是看到了這枚火箭之後,我覺得以銀河科技的技術實力,做到這一點,完全沒有半點問題!”
    “先是火箭發動機,然後是可回收火箭發射,接著是空間站,現在又在搞登月探測,真不敢想象,年底要是實現了載人登月,又該有多離譜!”
    “別說是你了,我估計現在國家隊的那幫人,現在恐怕頭都炸了吧,一支民間隊伍,結果幾年的功夫就超過了他們。”
    “以前沒有競爭,還不知道是怎麽回事,但是現在一看,就很明顯了,肯定是有人在屍位素餐。”
    “國之重器,國之榮幸,國之棟梁!”
    “銀河科技牛皮!”
    “我估計這一次應該會成功!”
    “話說銀河科技不是收了十二億的天價廣告費麽,怎麽沒有看到廣告主的品牌名。”
    “樓上的一看就不關心,這明明是星河航天,是銀河科技的全資子公司,兩個是不一樣的。”
    “該不會是銀河科技準備把廣告一會兒打到直播間吧?畢竟吸引了這麽多人來看,強製觀看廣告可還行?”
    “要是銀河科技這麽幹的話,我一生黑!”
    “這怎麽可能,我相信銀河科技絕對不會這麽做的!”
    直播間裏鋪天蓋地的彈幕,大多都是表示支持的。
    僅有的一些質疑和負麵言論,一出現就引來了攻擊,然後被更多的正麵評論壓了下去。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
    很快就到了點火時間。
    越是接近發射時間,直播間的網友也就越多。
    就連海外都有一些人對此表示了重度關切。
    比如說是馬斯拉、桑達爾等人。
    在很多人看來,這一次的火箭發射結果,將會有很重要的象征意義。
    成功了,那就意味著銀河科技的崛起不可阻擋。
    若是失敗了,興許他們之前的那些措施都能起到作用。
    指揮大廳裏,氣氛已經變得極重緊張起來。
    “十!”
    “九!”
    “八!”
    “……”
    “三!”
    “二!”
    “一!”
    “點火!”
    一聲令下,大地震顫。
    發射架的火箭尾部頓時亮起了幽藍色的火焰,在0.8秒後聲音撕裂空氣。
    下一瞬間,水蒸氣爆發,帶著轟鳴的音爆聲,朝著四麵八方傳去。
    巨大的火箭直接衝天而起,像是一柄鋒利的長槍一樣,朝著天穹刺去。
    而就在這個時候,左側一個巨大的X米橙色LOGO灼如烈日,右側則是九瓣菊花憑空浮現。
    正是采用的激光顯影技術,為這兩個品牌打廣告。
    看到這一幕,觀看直播的網友們直接炸了。
    就連在指揮大廳的眾人也是一樣。
    他們雖然知道銀河科技會對他們進行廣告宣傳,可是具體的細節卻被銀河科技以保密需要隱瞞了下來。
    所以,哪怕是雷布斯也不知道會是這樣的形式。
    臉上浮現出一絲濃鬱的喜色,雷布斯直接站了起來,簡直是恨不得喊出來。
    在來到這裏,看到火箭的時候,沒有從火箭殼上看到X米的LOGO,他還有些疑惑。
    不過出於對王東來的信任,並沒有表現出來。
    現在看到這一幕,雷布斯覺得花的四個億簡直是太值了。
    “臥槽!臥槽!臥槽!這也泰褲辣吧!”
    “震驚我一萬年,真沒有想到銀河科技的廣告居然是這麽打的!”
    “說實話,看到那兩個LOGO出現的時候,我頭皮都在發麻,簡直是太帥了吧!”
    “話說,難道就沒有人覺得等離子尾焰很像是老板畫的大餅嗎?又大又圓又虛!”
    “扶搖撕破青天色,盡是米粉星辰夢!”
    “我決定了,馬上就去貸款,等X米上市後,直接買進!”
    “樓上的恐怕都輪不到你了,都要借錢炒股了,還是算了吧!”
    “與其把希望放到股市上,還不如來唐都市,說不定就有機會進入銀河科技工作呢!”
    “據說,銀河科技隻有唐都市這邊,還在招收大專三本,學曆卡的不是很嚴,唯一的缺點就是人太多!”
    “我願意出一萬塊,誰能讓我進銀河科技我給誰!”
    “別說是一萬塊了,我出五萬塊!”
    “都別爭了,我出十萬,要是不夠,就二十萬,要是夠的話我就不要了。”
    “火箭起飛前,十二億天價廣告費,現在十二億廣告費可真便宜!”
    “來個內行人說說,銀河科技這是什麽技術?難道是虛擬成像技術?”
    “內行人出沒,從直播間裏的表現效果來看,不是虛擬成像,應該是激光投影技術,不過我也無法理解銀河科技是怎麽做到的,很好奇。”
    “銀河科技搞出來這些東西,大家不應該習慣嗎,這都是常規操作!”
    “就是啊,要是銀河科技失敗才是新聞吧,這都是應該的!”
    “這隻是一個開始而已,別忘了還沒有回收成功呢,天狗號探測器也沒有成功登月,高興的太早了點!”
    “看到這一幕的,今年都能上岸!”
    直播間裏熱鬧無比。
    而在觀看著火箭起飛的各位領導也都輕輕鬆了一口氣。
    發射成功就是一個成功的開始。
    接下來的火箭也沒有讓眾人失望。
    一百八十五秒後,二級發動機點火,尾焰從湛藍色轉為等離子推進器獨有的紫電色。
    助推器分離!
    整流罩脫離!
    科普一點航天知識。
    火箭想要發射探測器到月球上,所需要的時間受多種因素影響。
    比如說是火箭的速度,速度越快,自然時間越短。
    不過火箭不可能一直保持高速,因為飛行過程中需要消耗燃料,燃料消耗的同時,速度也會下降。
    一般都是精心設計軌道,比如說是阿波羅任務中的飛船都是從地球出發之後,首先進入地球軌道,然後經過多次軌道修正,逐漸靠近月球。
    接近月球之後,飛船剛才回減速和軌道調整,以便成功進入月球軌道,最後著陸器和主體分離並在月球表麵著陸。
    整個過程涉及多個軌道轉換和調整,這使得飛行時間變長。
    就像是阿波羅飛船,從發射到著陸月球用了四天多時間。
    嫦娥一號探測器,在進行多次變軌後,用了十二天半的時間,成功著陸月球。
    至於歐洲,則是在太空巡遊了一年零兩個月的時間才進入環月軌道。
    而銀河科技這一次,根據計算,從發射到著陸,連三天的時間都用不到。
    之所以能做到這一點,也是在多種因素下共同作用的。
    比如說是力士號發動機的強大推力,比如說是發動機串聯技術的應用,利用超算進行軌道設計模擬,設計出最為簡潔的軌道,不需要太多中途修正。
    就連此時的發射時間也都是經過計算的,配合著火箭速度,正好可以達到一個完美的環環相扣的效果。
    也就是說,如果一切順利的話,五十六個小時後,天狗號就會成功著陸月球。
    等到飛船正式進入軌道之後,發射中心頓時響起了熱烈的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