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罪魁禍首
字數:3778 加入書籤
成翔哀嚎道:
“我府中還有一個姨娘,是趙啟坤的密探,一直潛伏在我身邊,她以為做得隱秘,其實十年前我就發現,她與趙啟坤的密使私底下見麵,你若拿住她,細細審問,應該還能知道不少趙啟坤的秘事。”
說完這些,恰好到了那銷魂窟發作之時,隻見成翔龐大如黑熊般的身軀在地上扭曲成一團,四肢向後,反抱著後背,眼珠上翻,其狀痛苦不堪。
洛子清做個手勢,下屬走近前去,掰開成翔的嘴,把藥灌進去。
過了片刻,成翔才平息下來,四肢癱軟,像一條死魚一般躺在地上,張大嘴喘息著。
洛子清沉聲道:
“你把密室位置與開啟方法速速講來,我便給你解藥,讓你暫時不用受這筋脈倒錯之苦,若是有半句虛言,我的人去北疆沒有拿到你說的密信,和那姨娘,後麵苦楚隻會比現在更甚。”
成翔一聽可以喝解藥,半點不猶豫,把那密室位置,開啟方法,和密室內機關一一道出。
此外還有那姨娘的姓名,相貌,以及會何種武功與暗器,所住院落又有何布置也詳細說明。
洛子清拿到這些,立刻派十名死士,連夜急行軍,趕往青州不提。
折騰到黃昏,洛子清才回到內院,雪娘睡了整整一個下午,此時眉宇緊蹙,眼皮微微顫動,呼吸急促,像是想要呼喊又喊不出來的模樣。
洛子清伸手摸了摸她額頭,汗水淋淋,心知雪娘不知是夢見了什麽可怕的物事,也不敢冒然把她叫醒,隻能在她耳邊輕聲呼喚,又給她揉搓胸口。
雪娘眼皮慢慢睜開,一時茫然,待看清洛子清時,才長呼一口氣,人就掙紮著仰起來,投入洛子清的懷裏。
“林子哥哥,我好害怕,我夢見那個人,拿著剝皮刀,要來劃拉我的臉,我怎麽躲,都躲不開……”
雪娘低聲啜泣著,蜷縮成一團,像一隻貓咪般往他懷裏鑽。
洛子清將她攬在懷裏,一手輕輕拍打著她後背,輕聲安慰道:
“不怕,雪團子,不怕啊,林子哥哥在這呢。不會有人傷到你的。”
好一會兒,雪娘才從夢魘中平息下來,微微掙脫了些,有些不好意思地低頭問:
“成翔真的說,我父親沒死,如今一切都好?”
洛子清伸手給她理了理頭發說:“你父親被匈奴王奉為太師,想來是過得不錯。”
想了想又道:
“你父親被擄去,頭幾年大概也想逃回來,隻是匈奴人殘暴,加上那戈壁沙漠,他如何能獨自穿越?想來也吃了不少苦楚,才安心認命,不是有意要丟棄你們母女不管。”
雪娘點點頭,“我明白的……”
她一開始還心有怨懟,如今睡了一覺起來,隻覺得慶幸,高興。
不過父親的事情倒可以暫時擱下,如今最重要的還是趙啟坤,此人一日不除,她與洛家便一日不得安寧,惶惶不可終日。
她抓住洛子清的手問道:“你可知江南錦繡坊李家?可聽說過當年的謀害皇嗣案?”
洛子清搖搖頭,那案子發生的時候,他還在西川鄉下,如何知道?
等他從北疆回到京城,已經過了五六年,早就沒有人提及這等陳年舊案,連老侯爺都不知道,更何況是他。
還是昨日,聽雪娘隻字片語,提到江南李家,又在朝堂之上,聽趙啟坤那老賊所言,才知道李家與雪娘的淵源。
“江南李家,真是你外祖家?”
雪娘點頭,又道:“不但如此,當年景王謀逆案,你應該清楚吧?”
雪娘是聽肖元起說起過,洛子清則是從侯爺那裏得知。
“你可知,趙啟坤為何要抓我,逼我認罪畫押,陷害你謀逆?”雪娘問道。
昨夜倉皇之間,她又驚魂未定,未曾顧得上與他細說,僅隻字片語,說趙啟坤要借那景王幼子陷害洛家謀逆,洛子清也正滿腹懷疑,隻擔心雪娘心神未定,不好細問。
“為何,難道此事與你有幹係?”
雪娘點頭,“趙啟坤說,景王生母原是我李家一嫡女,送入宮中為先皇的淑人,隻是生下景王,不知何故便死去,景王被養在皇貴妃膝下,對外隻說是皇貴妃之子,連我外祖李家都不知道,景王有李家血脈。”
頓了頓,她又補充道:
“當年許家出事後沒兩年,李家被陷害,在上貢的繡品上漬毒,欲加害有孕的皇後,恰好皇後小產,於是江南李家被滅門。”
洛子清一時呆住了,景王有江南李家血脈,而雪娘母親又是李家女。
“所以,我母親與景王是表兄妹,而我與那假冒的景王幼子,也算是表兄妹關係。”雪娘解釋道。
難怪!有此兩人在手,若能拿到雪娘的認罪供詞,趙啟坤有七成把握能將洛家謀逆之罪坐實。
哪怕不能坐實,隻要抄家入獄,洛家人必定九死一傷,再也不能複起。
好狠毒的手段!
雪娘早就意識到了這一點,不過她想的比洛子清還要深。
見他還震驚於自己與景王的血緣關係,便提醒道:
“當年李家冤案,必定是與皇位爭儲有關,我現在懷疑,就連我祖父的案子,也與爭儲有關。”
洛子清呆呆地看著她,好一會才反應過來。
許李兩家冤案與爭儲有關,那也就是說當年的成王,現在的宣元帝,難辭其咎?
難怪,祖父說許侍郎的案子輕易不要去翻,他嚐試過,阻力重重,不但翻不了案,隻要觸動這個案子的人,都會莫名失蹤,死亡。
也難怪那夜在勤政殿,宣元帝冷冷地問雪娘,是否想為許侍郎翻案?
當時的臉色,尤為凝重,甚至帶了些狠辣。
直到雪娘說不求翻案,隻求皇上寬宥她隱藏身份之罪,宣元帝臉色才緩和下來。
第二日在朝堂上,趙啟坤一再提起當年許李兩家案子,宣元帝概不接招,甚至不肯直接承認雪娘是許氏後人,隻讓皇後認她做義女,封縣主,賜皇後之姓為許。
這一切蹊蹺之處,唯一的解釋,就是當年許李冤案,宣元帝才是幕後黑手。
兩人驚懼不安,對視無言。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