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應對

字數:3654   加入書籤

A+A-


    看完了輿圖,皇帝臉色陰沉地把林越的信拆開。
    林越在信中說道:因為閩州省離南粵較近(宣朝隻南粵省番禺城有一個通商口岸),所以留居的西洋人較多。
    這些西洋人表麵上還算老實,隻是到處傳教罷了,不過因為宣朝人更多的是信奉道教和佛教,看不上西洋教,所以信徒發展的不太順利,教堂不說門可羅雀,也差不了多少。
    林越接到了聖旨後不敢怠慢,開始嚴查省內各處的西洋人,因為暫時沒有罪證,所以隻能派手下得力差役跟蹤他們,記錄他們的行蹤,稍一整理就發現了問題。
    這些西洋人接觸最多的是外地遷移過來的,若是正常傳教接觸倒也不奇怪,可他們卻偏偏要裝作在飯館、茶樓、戲園等地不經意遇見,有兩次差役還發現他們暗中交換東西。
    所以林越又派人仔細調查這些外來人口的背景,發現基本都是從嶺南省和江夏省遷移而來。
    林越覺得事有蹊蹺,就學了齊王的招數,想方設法地抓來了幾個西洋人,嚴刑審問,最終得知他們是奉命來搜集情報的,那些外來人是他們的線人。
    有了口供,那些線人也被抓了,這一審更是審出了大問題,這些人雖然很像,但卻不是宣朝人,是西洋人在東洋和南洋特意招募的,培養成宣朝人的樣子送來宣朝。
    這事情就嚴重了,林越也不管有沒有證據了,直接找借口調兵圍住了省城的教堂,抓了裏麵的西洋人,這三張輿圖就是在教堂裏發現的。
    據那神父的供詞,他是弗朗機人,他們教會是由幾個西洋國家聯合資助的。西洋人早就盯上了宣朝這塊肥肉,隻是因為上麵有刺有硬骨頭,沒敢輕易下手。
    他們借傳教的名義來宣朝,是為了搜集情報為日後的戰爭做準備的。第一種輿圖他已經傳回教會了,另兩種地形圖尚未全麵完工,故而還未外傳。
    而且其他各省也都有這樣一個組織搜集情報、測繪地圖,不過因為內陸省份更閉塞,他們的進展不大。再多的神父就不清楚了。
    看著供詞,林越隻覺得後背發涼,所以趕緊寫了封信,派心腹十萬火急地給送進京城。
    宣平也看的後背發涼,西洋人傳教,信徒入教堂禮拜並不會引起懷疑,若不是他們自作聰明,非要裝模作樣,林越也不會發現問題,那等到戰爭爆發,西洋人就能根據輿圖長驅直入。
    皇帝看著信,臉冷得都快結冰了,“宣幾位王爺、兩位丞相和右都禦史林言南書房議事。”
    這幾位剛到家,有的甚至還在路上,就又被人叫回來了。
    看了信,又看了輿圖,各個臉色都很難看,自家的國土都快被別人摸清了。
    眾人商討了一番,對此事沒有任何異議,西洋人圖謀不軌,決不能饒了他們。
    “陛下,臣以為應該抓緊時間派人嚴查各地的教堂,內陸地區西洋人少,應該還沒有測畫完成,不至於釀成大禍。”寧王提議道。
    “給各省按察使傳旨,抓捕西洋人,搜查教堂,一旦查出他們在宣朝留居的目的不純,就地斬首!”皇帝冷冷地說道。
    “陛下,這是否有些操之過急了,若是打草驚蛇,逼的他們立刻開戰怎麽辦?我朝尚未做好準備,近期又有洪水之憂,實在不是開戰的好時機。”林啟勸阻道。
    “他們乘船遠道而來,國內支援不及時,南洋也未拿下來,缺少北上作戰的根據地,地圖又尚未測繪完全,不會冒然開戰的。”皇帝篤定地搖搖頭。
    “寧王、段相,和南洋四國的談判要加緊了,可以適當放鬆條件,盡快達成一致,我們的兵可以去南洋幫助他們作戰,一定要把西洋人拖死在南洋戰場上!”
    “臣領旨。”寧王和段相接旨。
    “可水軍那邊的裝備尚未配齊,如今火銃已能裝配一半水軍,但看之前繳獲的火炮,對方的火炮比我們的威力更大,兵器司那邊雖已試造出了一門,實在無法供應水軍之需。”宣平說道,宣朝生產火炮的速度可不快。
    “命方瑾和兵器司馬寧擴大工坊,加快鑄造速度,林相,你親自盯著此事,需要的工匠和物資全部滿足,成品盡快走海上南下。再命他二人推薦合適的人選,就近在南粵建工坊生產彈藥。”皇帝命令道。
    “臣領旨。”林啟接了旨。
    “短時間內,武器供應不上,就隻能靠水軍自己想辦法以戰養戰了。”皇帝說道,以戰養戰這套他熟,當時過得艱難,沒想到他成了皇帝,宣朝士兵還要過這樣的日子。
    宣平的手在桌下安慰性地拍了拍皇帝的手,“不過那些探子都是以嶺南移民和江夏移民的名義進入閩州省的,隻怕這兩省官員出了大問題,也該派人好好查查,尤其嶺南,既靠著南洋又與安南相鄰,實在不能有什麽差池。”
    “林言,你盡快出發前往這兩省調查戶籍一事,一定要查清楚這些官員是單純的貪贓枉法還是裏通外國。”皇帝眼神冰冷,“朕會傳旨命齊王和孫大人配合你。”
    “臣領旨,明日即帶人出發。”林言領旨行禮。
    “陛下,這輿圖畫的倒是比我朝的精細,我朝是不是可以參照一下,日後的軍事輿圖采用這種風格。”這是一直當背景板的睿王,“而且他們測量高度和深度似乎也有特別的方法,不如審問時側重把問一下,把他們的方法及工具拿到手。”
    宣朝輿圖也是有些水墨畫的風格,雖然已經盡量寫實用工筆了,但仍然有一分意境在裏麵,平常看著還好,但今天見了這西洋人畫的,就能看出差距了。琇書蛧
    宣朝輿圖會告訴你那裏有座山,大約綿延多少裏,而西洋人且把那山的形狀、高度、山脈走向、山穀、山脊全都表現出來了,行軍打仗時,自然是第二種更實用。
    “睿王說得有理,既如此,改版我朝輿圖的事就交給你了,這三張輿圖你拿回去好好研究,若是他們審問出了消息也會第一時間告訴你。”皇帝點點頭,行軍打仗的將軍更明白這輿圖的價值。
    “臣弟領旨。”睿王心中感歎,他總算有用武之地了。
    兄弟們都得了親王爵,可其中隻有睿王沒什麽功勞,他覺得這親王位是皇兄照顧他麵子賞的,怕兄弟中隻有他一個郡王不好看。
    所以睿王一直想表現表現,可他實在不是辦公事的料兒,齊王都比他強,這下總算有了機會,畫畫輿圖他還是辦得了的。
    事情說完後,天已經完全黑了,皇帝也沒心情留他們吃晚飯,大手一揮命眾人回去了。
    宣平命何清傳膳,見夫君還麵色凝重,勸解道:“事情發現的早,不會出大事的。明天還要祭天呢,別板著臉了。”
    “嗯,內憂外患,明天可得好好禱告一番。”皇帝玩笑著說道,放鬆下來。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