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又一年秋獵時
字數:3794 加入書籤
紫宸宮的書房裏,帝後兩人各據一桌辦公,皇帝在批奏折,宣平在看暗探們從各省搜集來的信息,現如今除了瘟疫的事,全國上下還算是風調雨順。
皇帝一份份奏折批過去,有些煩躁,“這一個個的心可真大,都催著我去秋獵呢,對瘟疫的事一點兒辦法都沒有。”
“瘟疫的事著急也沒用,好在那邊已經控製住了局勢,沒有再繼續擴散,隻等配出良藥了,這事朝廷除了發皇榜懸賞良醫也沒什麽更好的辦法,朝臣又不懂醫術。”宣平站起來給他倒了杯茶遞到手邊。
“今年是你登基的第一年,天下人的眼睛都盯著你呢,上個月你生辰,你以水災為由不辦也就不辦了,百姓隻會說你愛民如子是個好皇帝。
可秋獵是祖製,全國上下誰不知道,除非有大災大難或者大戰不可取消,如今四境皆平,水軍是在南洋幫蘇祿國禦敵,算不得大戰,瘟疫席卷十餘縣,是災難,但對整個國家來講算不得大災大難。
你取消了秋獵,朝中一些心思重的官員會覺得你是找借口不遵祖製。你要改革一些政策,隻要對朝廷有利,他們能看清形式不會阻攔。
可你若不遵祖製,他們會覺得你這皇帝太過離經叛道,不知前路方向、不可控的變革,他們會害怕,會拒絕的,對你以後行事沒好處。
而對於天下百姓來講,瘟疫本就是可怕的天災,你取消秋獵他們會認為這天災已經不可控了,會引起恐慌。”
“嗯,今天去見父皇,他也是這麽說的,他還樂嗬嗬地說打算跟我去漠北草原上看看。看他那樣我都不敢把七皇弟染了瘟疫的事告訴他。”皇帝喝了口茶,有些苦惱地搖了搖頭。
“先別告訴父皇了,白白讓他著急,七皇弟這人從小就幸運,一定能逢凶化吉的。”宣平將手安慰地搭上他的肩膀。
四天前聽說齊王染了瘟疫,皇帝把隻負責給皇帝看病的兩個禦醫都派出去了,又從皇宮裏挑了珍貴的藥材和補品一並帶去。
“我都有些後悔讓他去豫章了,那麽懶散隨性的一個人,先是水災、又是瘟疫,被困在了那兒,自己還染上了瘟疫,估計沒少罵我。”皇帝歎道:“齊王府那邊你多照顧一下,沈家人還去煩齊王妃嗎?”
“早不去了,齊王妃看著柔弱,手段高著呢,我也會多關照的。”宣平轉移話題,“已經九月初了,該早點兒出發去秋獵了,北邊冷得早。
京城的事你放心,我會處理好的,重要的奏折我會派人給你送去的。”宣平如今有將近四個月的身孕,自然是不能長途跋涉去秋獵的。
“不送也沒關係,你做主就行,隻別累著自己,尋常的事交給嶽父和段相,你隻把把關就行。我明天下旨讓你們三人共同監國。”皇帝將宣平拉到自己腿上來坐著。
“三皇兄如今手上事情多,將他留下來與父親和段相監國吧,直接下旨讓我參與監國,你也不怕朝上炸了?我也不想受這個累,再說了,我說話在這三人麵前還是管用的,何必非要擔這個虛名?”宣平拒絕道。
“也對,那就按你說的辦。”皇帝想了想,若明麵上讓宣平監國,那事情找到她麵前她就不能偷懶,還不如讓她在後麵呢,她累了煩了隨時可以歇著。
“真對不起你,明明答應過這次孕期要好好陪著你的,又要食言了。”皇帝摟緊了宣平,臉靠在她的後背上。
“說什麽呢,咱倆又不是脫離世事的隱世之人,肩著帝後的責任呢哪兒能隨心所欲?再說了,這次倒比懷恒霽時強多了,沒什麽不適。
你放心去,給我獵幾張銀狐皮來,我要做新大氅,再帶些奶酪回來,不知怎麽的,總覺得京城裏的味道不對。”宣平放鬆的倚著自家夫君。
“好,記下了。”
帝後二人正在膩歪,何清進來稟報了,宣平急忙站了起來。
何清喜氣洋洋的:“陛下,娘娘,南邊八百裏加急送來消息,說是有了治療瘟疫的方子,齊王殿下親試有效,如今已經有了痊愈之人了。”
“拿過來!”皇帝的臉上也帶上了喜色。
蔣旭親筆寫了信送回來,不過為了阻止把瘟疫傳出來,送到皇帝麵前的信是送信的暗探抄錄的。
皇帝看著上麵齊王親自試藥的內容心中更加有愧了,蔣旭對齊王有愧,言語中自然對齊王多有美化。
而皇帝也知道,下麵人敢讓齊王試藥,就說明當時齊王已經生命垂危、別無他法了,這次齊王是真受苦了。
皇帝開始派齊王去嶺南真是單純想給弟弟送個功勞的,沒想到陰差陽錯之下,功勞是大了,命也差點兒沒了。
第二天一早正是大朝會的日子,吉時到,皇帝伴著典雅莊重的朝樂走進了太和殿,前麵的幾位王爺和丞相悄悄抬眼觀察著,皇帝雖然一如既往的板著臉,但好像心情還不錯,透著輕鬆,這是有什麽好消息?
昨天的信是蔣旭走了暗線送來的,是以比正式公文早了幾個時辰,而正式的公文也該到了。
果然,早朝開始沒一會兒,寧王和段相剛說了兩件事,外麵報信的就來了,“報,陛下,豫章送來八百裏加急,一名女醫獻上了醫治瘟疫的藥方,如今已有病人痊愈,疫區百姓有救了!”
幾位王爺打頭,朝堂上一片恭賀之聲,什麽天佑大宣、陛下憂國憂民之心感動上天、宣朝國運昌盛、鴻福齊天……
皇帝聽得有些不耐煩,來來回回都是這套詞,“好了,此番防治瘟疫的最大功臣是當地官員和百姓,他們反應迅速阻斷了瘟疫的大肆傳播。
當然在場諸位愛卿積極配合、協調物資也是功不可沒。如今藥方已經送了過來,寧王,你按照藥方盡快調集草藥前往疫區,不可耽誤。”
“臣領旨。”寧王站出來接旨。
“陛下心係萬民,之前因水災和疫情憂心忡忡,無心他顧。如今洪水已退,瘟疫也有了解決辦法,陛下也該按例前往秋獵,以展示我朝勇武之風。”禮部尚書梅大人出來上奏。
陛下登基第一年的萬壽節都沒辦慶典,雖然其他皇帝也沒辦過,但那是因為其他皇帝要為父皇守孝,當今皇帝可不需要。
若是再取消秋獵,那些心懷叵測之人就該造謠宣朝如今風雨飄搖了,不利於民心安定。
“朕已經決定了三日後奉太上皇去漠北草原秋獵,按去年例,武將四十五歲以下者、文臣三十五歲以下者跟隨前往。朝中由寧王、林愛卿、段愛卿監國,望你三人盡心國事。”皇帝說道。
“臣等遵旨,必盡心竭力報效朝廷,不負陛下所托。”三人齊聲說道。
三天後,皇後娘娘站在城樓上目送皇帝奉著太上皇、帶著群臣浩浩蕩蕩的出發向北而去,都離老遠了還拿望遠鏡盯著隊伍前方那騎在棗紅馬上的那個英姿挺拔的明黃色身影。
“好了,最多兩個月他們就回來了,這樓上風大,我們回去了。”大長公主在一旁看著女兒。
“母親,我們走吧。”宣平聽話地隨母親回了宮。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