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東南夷國
字數:3674 加入書籤
南書房裏宣平和監國的三人正在商討國事。沒有外人,宣平毫不避諱地坐在了龍椅上,反正皇帝在的時候,她沒少坐,這三位早已司空見慣了。
“怪不得西洋國家的貴族都豢養海盜呢,這可真是個一本萬利的好買賣。”宣平看著丁寧遠送來的奏折歎道。
目前水軍有大半的戰艦活動在南洋附近,協助蘇祿國抗擊西洋人,不過戰爭的主力還是蘇祿國,宣朝軍隊隻提供必要的幫助,不可能讓自己的士兵拚死保護他國。
戰況並不算激烈,因為侵略蘇祿國的佛郎機人本國的戰亂尚未平息,所以不再對南洋這邊增兵,如今蘇祿國與宣朝的軍隊已經成功登上了呂宋島,戰場從海上轉到了陸地上。
丁寧遠知道今年皇帝登基免了稅,南方又出了洪災,隻怕國庫不是很寬裕,在臨海族的那段日子讓他深切體會到了海盜有多掙錢。
他們這正規軍自然不能做海盜,但上次黑吃黑的經曆給他提了醒,他們可以主動去剿滅海盜啊,戰利品豐厚還能練兵。
於是丁寧遠去找了水軍將軍馮思遠,說了自己的打算,馮思遠同意了,丁寧遠還是和馮二爺做搭檔,帶了一隊戰艦在南海遊蕩。
他們毫不避諱地在海上打擊各國海盜,但對於民船商船,無論哪個國家的都不會去碰,有時對方落難,還會適當幫忙,所以在南海上名聲還不錯。
有時碰上那些西洋國家的戰船,在對方實力不強、確定附近沒其他船隻的情況下也會進攻,反正事後戰利品收走,戰船、士兵俱葬身海底,他們做事小心,茫茫大海上很難留下線索,各國一直沒有查明真相。
他們這段時間來收獲頗豐,做到了皇帝說的以戰養戰,不但他們的武器越來越先進,還有五六十萬兩白銀陸陸續續地運回京城入了國庫。
“收獲不小,可也有些麻煩,昨日鴻臚寺接到了安南和暹羅的國書,希望我朝能歸還他們被海盜搶去的東西。”段相奏道。
“笑話,他們的東西被海盜搶去了,與我朝有什麽關係?還敢發國書?”寧王嗤笑一聲。
“作為一個主權國家,麵對海盜無反抗之力;作為一個落後小國,卻敢索取我朝軍隊的戰利品,看來我朝在外的形象有些過於仁善了!”宣平冷冷地道。
“有兩次海盜劫掠了蘇祿國的東西,水軍繳獲後歸還於蘇祿國了,不過蘇祿國也主動獻上了謝禮。”林啟說道,“隻怕是讓這兩國誤會了。”
“蘇祿國如今是我朝屬國,官軍剿滅了匪徒,對於匪徒劫掠百姓的東西,能識別原主的東西自然歸還百姓。他們憑什麽和蘇祿國比?”寧王冷笑道,“娘娘,請容臣來回複國書。”罵死這倆不要臉的。
“那就有勞三皇兄了,一定要體現我大國風範。”宣平點點頭,這是國書,罵人可不能有髒字啊。
“娘娘放心,臣明白。”寧王心中都打好底稿了。
“這短短幾個月時間,兩國態度變化可著實有些大,從前是卑躬屈膝、搖尾乞憐,如今都敢發國書挑釁了,本宮倒是有些好奇是誰給他們的底氣?”宣平嘴角掛著嘲諷的笑,有些煩躁地轉動自己手腕上的玉鐲。
“娘娘是懷疑他們與西洋人勾結?”段相問道,“南洋諸國俱受西洋人侵占,麵對亡國之患,他們會選擇與狼共舞嗎?”
林相臉色凝重地說:“隻要利益夠大,未必不會,暹羅之前與我朝接觸不多,臣不敢妄言,但安南卻是極有可能的。
安南如今的國王貪玩好色、不理朝政,國事都是安南宰相處理,這宰相不過是個卑鄙弄權的小人,隻要有足夠的利益,他可不會管什麽家國大義,若是西洋人能助他篡權登基,他是不會介意當一個兒皇帝的。”
“若真是這樣,那可就危險了,安南與我朝接壤,且素來有不臣之心,隻是因國力懸殊,麵上對我朝恭敬罷了。若是西洋人進駐安南,他們又有嶺南的輿圖,西南邊境危矣!”段相臉上也有了擔心。
最近幾月各地對西洋人的調查也陸續出了結果,與之前預計的一樣,內陸各省因為常住的西洋人少,且當地居民思想保守排外,所以情報沒怎麽泄露。
但南方沿海各省,西洋人幾乎是實地測量畫的輿圖,準確度比宣朝的還高的,當地地形在西洋人麵前毫無神秘可言。
“定南軍目前的戰鬥力究竟如何?本宮隻聽陛下從前提起過幾句,但陛下對自己要求高,對軍隊也向來要求過高,隻怕評價有失偏頗。”宣平問道。
宣平對平西軍和鎮北軍最熟悉,水軍如今也知道的不少,可定南軍最近幾年很低調,她事也多,並沒專門去了解,隻聽皇帝對他們評價不高。
“臣是個文官,也隻能說他們戰鬥力不強,對陣安南、瀾滄、蒲甘等東南夷國軍隊尚算遊刃有餘,但麵對裝備精良,且天生比我朝士兵強壯的西洋士兵,不說一擊即潰,可也強不到哪兒去。”林啟一點兒也沒留麵子地說道。
“自我朝立朝以來,東南夷國尚算安分,隻有安南邊界偶有衝突,但也隻是小打小鬧,定南軍一向比較安逸,戰鬥力比不得麵對強敵,時常征戰的鎮北軍和平西軍。
當初有幾代齊國公在定南軍努力經營,定南軍戰力還算過得去,後來朝中文官屢次進言,先帝就將齊國公府的人調到了平西軍,這本是權宜之計。
可誰知先帝尚未安排好定南軍之事,就突然駕崩了,太上皇繼位後,朝中風雨飄搖,顧不上南邊,這事就耽擱了下來。沒有良將,定南軍自此越發衰敗。”段相介紹道。
“目前朝中……”宣平心中一個個數著,最後搖搖頭,“算了,若還有良將,陛下當早就派下去了。”
“如今當務之急,還是先派人去調查清楚安南是否真的與西洋人勾結,臣手下有一支商隊,走陸路與安南通商多年了,可以作為掩護再送一批密探入安南。”寧王提議道。
“本宮會安排的。”皇室的密探如今都在宣平手中。
“娘娘,以臣之見最近還是讓水軍小心一點兒,最好是回港休整一段時間,他們過於活躍,要防著那些不法之徒聯手設陷阱。”林啟提議道。
“兵器坊那邊又趕製了一批經過改裝、威力更大的火炮和火銃,可以趁機讓他們北上更換裝備。”段相說道。
“讓兵部通知他們回來吧,另外他們繳獲的火炮和火銃,那些落後的也不必帶回來了,可以交易給蘇祿國。”宣平沉思著慢慢地說道。
“我朝軍隊火器尚且不足,便是那些落後的也十分珍貴。”段相委婉地說道。
“蘇祿國那邊,我朝軍隊不可能常駐,總得讓他們自己立起來,才能成為我朝的一層防線,隻憑刀劍是很難對抗西洋人的。”寧王倒是支持賣給蘇祿國。
“本宮知道段相的顧慮,但隻要我朝的火器比他們先進,他們的炮口和槍口就永遠不會指向我朝!”宣平下定決心多賺錢,給方瑾再多一點兒經費。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