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8章 技術審查

字數:7708   加入書籤

A+A-


    龍騰機械廠的夜晚,靜謐得如同被時間遺忘的角落。李向明獨自坐在那間小小的辦公室裏,周圍堆滿了各類書籍和圖紙。
    慘白的燈光灑在他疲憊的麵容上,將桌麵上那淩亂的草稿照得一片雪亮,上麵畫滿了飛機機翼的設計圖。
    他眉頭緊鎖,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焦慮。這段時間以來,他一直沉浸在飛機製造的研究中,可進展卻並不順利。
    那些複雜的理論和難以解決的問題,像一座座大山壓在他心頭。
    但即便如此,他心中的那團火焰卻從未熄滅,反而越燒越旺。
    突然,一陣輕輕的敲門聲打破了夜晚的寧靜。李向明微微一愣,放下手中的鉛筆,緩緩說道:
    “請進。”
    門被輕輕推開,隻見老劉一臉凝重地走了進來。老劉是廠裏的老員工,平時和李向明關係不錯。
    看到老劉的神情,李向明心中不禁湧起一股疑惑:
    “老劉,這麽晚了,有什麽事嗎?”
    老劉猶豫了一下,環顧了一下四周,然後緩緩關上了門。
    他走到李向明麵前,壓低聲音說道:
    “老李啊,我剛剛得到一個消息,咱們省裏好像要搞一次大規模的技術審查,這次審查特別嚴格,好像是衝著那些有技術創新的廠子去的。”
    李向明聽了,心中微微一怔,但麵上卻沒有表現出太多的驚訝。
    他微微皺眉,思考了一會兒說道:
    “技術審查?這也不是什麽新鮮事兒啊,咱們廠一直都規矩做事,有啥好擔心的。”
    老劉歎了口氣,說道:“話是這麽說,可這次聽說審查的重點是那些涉及到高端技術的項目,而且據說上麵有人盯著咱們廠呢。我擔心……擔心會對你研究的那事兒有影響。”
    李向明的臉色微微一變,但很快又恢複了平靜。
    他知道老劉是好意提醒,可在飛機製造這條路上,他早已做好了麵對一切困難的準備。
    他輕輕拍了拍老劉的肩膀,說道:
    “老劉,你放心吧,我心裏有數。隻要咱們行得正坐得端,就不怕他們查,研究飛機不是犯罪,沒必要擔心。”
    老劉看著李向明堅定的眼神,心中雖然還是有些擔憂,但也不再多說什麽。
    他知道李向明的性格,一旦決定的事情,就很難改變。
    就在這時,張宇突然走了進來,手裏還拿著一份文件。他看到老劉在,愣了一下,然後說道:
    “李廠長,老劉,這份文件是廠辦剛送來的,說是關於這次技術審查的詳細安排。”
    李向明接過文件,仔細看了起來。隨著對文件內容的深入了解,他心中也漸漸有了底。
    原來,這次技術審查雖然嚴格,但也有不少機會可以讓自己的研究得到認可。
    他抬起頭,看著老劉和張宇,臉上露出了一絲自信的笑容:
    “看來,這未必是一件壞事。我們要抓住這次機會,讓大家都知道咱們的實力。”
    老劉和張宇聽了,也都紛紛點頭表示讚同。
    接下來的日子裏,龍騰機械廠仿佛變成了一座高速運轉的精密機器,每一個部件都在為即將到來的技術審查而努力運作。
    李向明的身影幾乎成了廠裏的固定風景——清晨,當第一縷陽光還未完全穿透車間上方的濃霧,他已在辦公室裏就著昏黃的台燈,對著滿桌的圖紙和資料陷入沉思。
    他的眉頭時而緊皺,時而舒展,手中的鉛筆在紙上不停地勾畫、修改,仿佛那些線條和符號是鮮活的生命,在他的指尖跳躍、重組。
    張宇跟在李向明身後,像隻歡快的小鹿,眼睛裏閃爍著興奮和崇敬的光芒。
    他總是迫不及待地想參與其中,可有時候又會被複雜的理論和數據弄得暈頭轉向。
    這日,李向明正和張宇在車間裏檢查一台關鍵設備的調試情況。
    這台設備的性能直接關係到此次技術審查的評分。
    李向明圍著設備轉了一圈又一圈,眼神如鷹隼般銳利,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
    他輕輕拍了拍設備的外殼,對張宇說道:
    “小張,這裏的傳動部件有些鬆動,需要重新緊固。還有,傳感器的靈敏度也需要再調試一番。”
    張宇連忙點頭,應道:
    “好嘞,李廠長!我這就去準備工具。”
    說完,他像一陣風似的跑開,不一會兒便抱著工具回來,開始熟練地操作起來。
    李向明蹲下身,和工人們一起動手拆卸設備。
    他的雙手粗糙而有力,和工人們的雙手沒什麽兩樣,但動作卻格外精準。他一邊拆卸,一邊給身邊的工人講解:
    “大家看,這個零件的磨損情況比較嚴重,需要定期檢查和更換。不然,在高強度的工作下,很容易出現故障。”
    工人們紛紛圍在他身邊,認真地聽著,不時點頭表示理解。
    他們的臉上洋溢著對技術的渴望和對做好此次技術審查準備工作的熱情。
    除了設備的調試,整理資料也是一項龐大而繁瑣的工程。
    李向明組織了一個資料整理小組,由技術骨幹們組成。
    他們每天都要加班到深夜,將廠裏的各項技術資料進行分類、歸檔、完善。
    林強是資料整理小組的組長,他戴著黑框眼鏡,鏡片後的眼睛總是布滿血絲,但眼神中卻透露出一股堅韌。
    “大家再加把勁,把這些數據再核對一遍,確保準確無誤。”
    林強一邊說著,一邊快速地翻閱著手中的資料,手中的筆不停地記錄著。
    張宇協助著林強整理資料,他的雙手在鍵盤上飛快地舞動,將數據錄入電腦。
    偶爾,他會遇到一些複雜的數據,眉頭便會緊緊皺起,嘴裏念念有詞:
    “這個數據怎麽對不上呢?”
    林強抬起頭,看到張宇的困惑,走過來拍了拍他的肩膀:
    “別著急,我們再仔細核對一下原始記錄。數據是技術的核心,一點差錯都不能有。”
    說著,他和張宇一起重新查閱原始記錄,經過一番仔細核對,終於找出了數據差異的原因。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資料整理工作逐漸步入正軌。
    一摞摞整齊的資料被整理好,放置在專門的資料架上,仿佛是一支等待出征的軍隊,整裝待發。
    對廠裏各項技術進行全麵梳理和優化的過程中,也遇到了不少困難。
    有一些老舊設備,由於年代久遠,技術資料缺失,給優化工作帶來了很大的阻礙。
    李向明沒有退縮,他帶著技術團隊深入研究這些老舊設備的原理和結構。
    他們查閱了大量的文獻資料,谘詢了許多行業專家,經過無數次的試驗和調試,終於找到了一些可行的優化方案。
    在優化一台老式機床時,李向明發現機床的刀具磨損嚴重,影響了加工精度。
    他和工人們一起對刀具進行更換和調試,調整了切削參數,經過幾個小時的努力,機床終於又能正常運轉了,而且加工精度比以前提高了不少。
    “太好了!李廠長,您的辦法真管用!”
    工人們興奮地歡呼起來。
    李向明疲憊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說道:
    “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
    我們要繼續努力,把廠裏的各項技術都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讓這次技術審查看到我們的實力。”
    雖然工作繁忙而緊張,但每個人的心中都充滿了期待。
    他們期待著能夠在這次技術審查中展現出龍騰機械廠的真正實力,讓龍騰機械廠在行業內嶄露頭角。
    張宇看著忙碌的同事們,心中暗暗發誓,一定要為這次技術審查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不辜負李廠長和大家的期望。
    隨著技術審查日期的臨近,整個龍騰機械廠的氣氛愈發緊張而又充滿期待。
    食堂裏,往日的嘈雜與慵懶早已不見蹤影。
    長長的飯桌上,工人們圍坐在一起,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專注的神情,一場關於技術審查的“頭腦風暴”正在熱烈地進行著。
    張宇端著飯碗,剛一坐下,就迫不及待地打開了話匣子:
    “我今兒個在調試設備的時候,發現那個參數有些不太對勁,老是出現誤差。”
    他的話剛一出口,周圍立刻響起了一片議論聲。
    老李放下筷子,摸了摸下巴,沉思片刻後說道:
    “嗯,我也察覺到了這個問題。我覺得可能是傳感器受到了幹擾,咱們得重新校準一下。”
    “校準傳感器是個精細活兒,得特別小心。”
    一直沉默寡言的老王此時也開了口,他抬頭看了看大家,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擔憂,“我擔心校準不好,反而會影響設備的正常運行。”
    張宇拍了拍胸脯,自信滿滿地說道:“王師傅,您放心吧!我研究過相關的資料,也向李廠長請教過,隻要按照步驟來,肯定能校準好的。”
    這時,食堂裏的氣氛變得更加熱烈起來。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紛紛分享著自己的經驗和想法。
    有的提出要加強對設備的日常維護,有的建議對一些老化的零件進行及時更換,還有的討論如何優化設備的操作流程。
    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熱情與專注,仿佛在討論的不是一次技術審查,而是一場關乎生死存亡的戰鬥。
    休息時間,車間裏原本安靜的角落也變得熱鬧非凡。
    工人們不自覺地聚在一起,圍在設備旁,交流著對設備的看法和對技術優化的思路。
    林強拿著一塊抹布,輕輕擦拭著設備表麵,一邊擦一邊說道:
    “我覺得咱們可以在這個設備的潤滑係統上做些改進,現在的潤滑效果不太好,影響設備的使用壽命。”
    “嗯,我也這麽覺得。”
    張宇湊過來,拿起工具仔細觀察著設備,
    “不過改進潤滑係統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兒,咱們得先分析一下潤滑油的種類和流量,再考慮如何優化油路。”
    “對,分析潤滑油的種類和流量很關鍵。”
    老劉點了點頭,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種嚴謹和專業,
    “我提議咱們可以做一個實驗,對比不同種類潤滑油的性能,然後再確定最終的改進方案。”
    大家紛紛點頭表示讚同,然後開始熱烈地討論起實驗的具體步驟和方法。
    有的負責設計實驗方案,有的準備實驗所需的材料和設備,有的則負責記錄數據和觀察實驗結果。
    在這個過程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分工,但又緊密配合,形成了一個高效的團隊。
    李向明也時常加入到工人們的討論中來。
    他靜靜地聽著大家的發言,偶爾會提出一些關鍵性的問題和建議,引導大家深入思考。
    有一次,當大家在討論如何提高設備的精度時,李向明指著一個零件說道:
    “這個零件的加工精度對整個設備的精度影響很大,咱們得想辦法提高它的加工工藝。”
    工人們聽了,紛紛圍過來,看著那個零件,開始分析如何改進加工工藝。
    經過一番激烈的討論,他們終於找到了一個可行的方案。
    整個廠子裏,彌漫著一種積極向上、團結奮進的氛圍。
    這種氛圍就像一股無形的力量,推動著每一個人前進。
    在車間裏,工人們的工作熱情空前高漲。
    他們不再像以前那樣各自為戰,而是緊密合作,互相幫助。
    當有人遇到困難時,其他人會毫不猶豫地伸出援手。
    有一次,張宇在調試設備時遇到了一個難題,怎麽也解決不了。
    這時,老李走了過來,他看了看設備的運行情況,然後說道:
    “小張,你先別著急,我來看看。”
    經過一番仔細檢查,老李終於找到了問題的所在,並幫助張宇解決了難題。
    在廠區的道路上,工人們相遇時,不再是冷漠地點頭而過,而是親切地打招呼,交流著工作和生活中的點滴。
    他們的話題也總是圍繞著技術審查和廠裏的發展。
    有時候,他們還會因為一個技術問題爭論得麵紅耳赤,但爭論過後,又會心平氣和地一起探討解決方案。
    這種積極向上、團結奮進的氛圍,讓龍騰機械廠充滿了活力和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