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趕將鞭
字數:2980 加入書籤
我雖然不像大吉一樣能夠直接看到這些遊走的鬼魂,但單憑感受到的寒意,就知道非比尋常。
而大吉的臉色已是無比蒼白,身體周圍隱約散發這一層薄薄的金光。
應該是護體金文發揮了作用,看來不是所有的鬼魂都對陰陽眼無動於衷,一旦在黑暗找到唯一的一抹光亮,恨不得立刻衝上來傾訴所有,請對方幫助自己完成心願,然後結束這漫長的痛苦。
大吉緊緊地咬著牙關,似乎承受著巨大的痛苦。
我一把將他拉到身後保護起來,按照之前方程教過我的,準備啟用瞳術。
很快,我的眼前出現了幾道虛無縹緲的身影。他們小心地盤踞在我的周圍,似乎並不敢貿然前進。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震驚和意外,看來不隻是我們防備著他們,這些鬼魂也因為我們的突然出現非常謹慎。
因為瞳術的原因,我所能看到的鬼魂全部都得是自願被我看到的,可就算這樣,眼前的數量還是讓我頗為震驚,就更不用算上那些不想被我看的了。
菜市口這個地方,大白天都能看到鬼魂在街上遊蕩,果然陰得邪門。
難怪小時候老杜就明令禁止我往這個地方跑,要是給他知道了少不得要挨一頓埋怨。而且有些天生體質弱的人在這邊待久了,回到家必然要生一場病。
當時還覺得這都是大人編出來糊弄小孩的,現在看來卻是真的了。
而且這些鬼魂每個人的打扮都不一樣,有些甚至穿著明清時期的打扮,一看就是有年頭的老鬼了。它們執念太重,又能吞噬周圍的怨念,所以靈力非常強大,真惹上了會很麻煩。
想到這裏,我示意大吉不要輕舉妄動。
僵持了一段時間,鬼魂見我們沒有惡意,漸漸地便散去了,眼看著一道道鬼影從我的眼前消失,我終於能輕輕鬆口氣了。真要是和它們對上了,我們的勝算並不是很大。
我開始留神觀察菜市口這個地方。早些年這裏就是個菜市場,而且多是周邊的老農過來做生意,平日裏倒也非常熱鬧。但隨著城市日新月異的改變,這裏也被開發重建,如今高樓林立,早已看不出當年殘缺破敗的蹤影。
想要找一塊清朝的斷頭石,更是難上加難。
說不定隨著開發的進程,石頭早就深埋在地下或者隱藏在了地方,我們對這裏人生地不熟的,怎麽可能輕易找到?
我拉著大吉的手,壓低了聲音對幾人吩咐道,“大家小心點兒,這裏陰氣很重,千萬別被髒東西近了身。”
二窩囊一聽,頓時解下腰帶在半空中啪地一抽,狠叨叨地說道,“哪個不要命的敢開過來,我一鞭子抽下去,頓時讓它魂飛魄散永世不得超生,不怕死的盡管上來試試看!”
原來那根本就不是一條腰帶,而是趕將鞭。
這鞭子其實很有來頭,多事和文王鼓配合使用,是東北跳大神必備的神器之一。據說最早的薩滿法師請神做法的時候,就會用到這兩樣神器,其中文王鼓的鼓皮必須得是山林之中萬獸之王的獸皮所製,這樣敲出來的鼓聲才能震耳欲聾,起到發人深省的作用。而這趕將鞭就更有說道,最好用百戰將軍的馬鞭。馬鞭在戰場上染過戰士的鮮血,也感受過雙方對戰時激烈的勇氣,所以自帶一股威嚴正氣,百鬼退避不敢近身。要知道薩滿法師做法的時候,渾身七竅毛孔打開,任何鬼魂都可以輕易上身,要是沒有這兩樣法器護身的話,很容易給魑魅魍魎利用,甚至是占據身體,徹底成了行屍走肉。
不過隨著時代的變遷,萬獸之王早就成了保護動物,誰敢鋌而走險用它的皮來製鼓?要是家裏有老一輩傳下來的文物還好,要是沒有就隻能隨便用個牛皮的對付對付,不過這效果自然也會大打折扣,這也是如今很多大神請不下來真神降身的最主要原因之一。而身處和平年代,自然也不會再打打殺殺,何況現代化強國兩軍對戰,也都是各種型號的導彈,誰會騎著馬揮著鞭上戰場廝殺?所以趕將鞭也都變成了普通的馬鞭,神器摻水,效果自然不理想,這也是跳大神漸漸落寞,被視作封建迷信的關鍵因素。
早些年薩滿法師揮動兩樣神器,請動天神降身相助地神跡自然很少再在現實中出現。不過我之前聽萬事知曾經說過,二窩囊的老媽餘仙姑手裏就有兩樣難得的寶貝。其中一件文王鼓據說是當年清朝太祖武皇帝努爾哈赤身邊一位非常厲害的薩滿法師貼身之物,鼓皮乃是努爾哈赤年少時於深山之中所獵,相傳這隻虎行動如風,虎嘯如雷,異常的凶猛,努爾哈赤為了獵殺他不惜以身犯險,最後受了重傷才將其解決。這塊虎皮就轉送給了薩滿法師,法師將其製成鼓,又從努爾哈赤長子褚英手裏得到了一條馬鞭。要知道褚英十幾歲便追隨父親征討四方,對陣之時異常勇猛,這條馬鞭陪伴他南征北戰,沾滿了鮮血。
薩滿法師得到這兩樣寶物便如有神助,之後接連施展法力,請得天神相助,最終幫助努爾哈赤席卷遼東,攻占明朝所屬七十餘城。
不過努爾哈赤老年時幾個兒子為了皇位爭鬥不休,褚英更是最早出局。而平日裏和褚英走動得非常親密的薩滿法師也受到了努爾哈赤的猜忌,為防止他以法術改變天數,於是在他的飯菜中下毒,將薩滿法師毒死了。
不過這位法師似乎早有預料,提前便將寶物交給了自己的弟子,讓他立刻動身離開,永遠不要再回盛京。這位弟子遵從師命,之後一輩子隱姓埋名,皇太極即位後成幾次派出親信四下尋訪他的下落,卻始終沒有消息,最終隻能鬱鬱而終。而這樣兩樣神器也就此失去了下落,後來不知道怎麽流入民間,幾經輾轉落入了餘仙姑的手裏,被她當成了寶貝收藏起來。
餘仙姑能有今天的地位和身份,自然有這兩件神器的功勞。而除了這兩件,餘仙姑多年來也從四處淘來了不少寶貝。二窩囊作為她的兒子,說不定身上就帶著那麽一兩樣,危及時候護身保命,倒也說得過去。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