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及相關說明(五)

字數:1887   加入書籤

A+A-




    1真武九劍是結合《武道狂之詩》和《先砍一刀》的不少內容創作的,當然主體骨架是武道狂之詩的大道陣劍堂講義·其之二十六。
    2摘錄一些以作說明,注意以下為引用。
    青城派的「雌雄龍虎劍法」,相傳由千年前祖天師張道陵所創,雖是假托,但也可見這套劍法由來甚古。其實「雌雄龍虎劍法」乃是青城派的「劍母」,每套青城劍法皆從它衍生,各取其一精華編成,令弟子更容易入門掌握。
    青城派基本劍法共有六套,供「山門弟子」及「研修弟子」修練。
    入門劍法「風火劍」,主力鍛煉本門最基本的運劍、身法、步法、發勁、速度和準繩,七成都是攻招,屬於直線的外放攻擊形劍法。青城劍法本身崇尚直接主攻,弟子往後修為再高,最常用的劍招通常仍是基本的「風火劍」。
    繼而是「瀧渦劍」,進一步修習發勁力量的法門,尤其一些動作姿勢的微細竅要,小至手指的握緊時機、腰胯的旋轉角度、踏步的方位尺寸等。這過程在武學上稱為「整勁」,練得正確與否,隨時會決定一名劍士往後的成敗。因為要求仔細,也極考驗弟子耐性。
    「水雲劍」,專走弧線的防守形劍法,招式柔韌圓轉,隨時蓄勁待發。它與「風火劍」一剛一柔,一主攻一主守,互為表裏。「水雲劍」亦有助訓練弟子收斂和平衡心性,不致過於暴烈。
    「伏降劍」又稱「慢劍」,並非指動作緩慢,而是劍路的每一招勢間斷逐一發出,要求每一劍都貫注全神。這是鍛煉出劍的精神意念,弟子在這時開始初步掌握「借相」之法。另外有一套「伏降劍樁」,雙手提著重劍以各種姿勢作定式靜立,可加強凝聚意念的功夫和呼吸血氣的機能。
    「圓梭劍」是最基本的雙劍法,主力學習雙手各自運劍,左右配合變化和同時攻防;而且雙兵器要求走位轉向靈活,亦是鍛煉身步的一套重要劍法。因為使用雙劍體力消耗甚大,「圓梭劍」也具有培養久戰耐力的效果。
    「上密劍」用短劍,修練近身搏鬥之法,甚至手中無劍時亦能以拳掌肢體代替。短劍搏擊也讓弟子習慣更急密的攻防節奏,提升反應速度。因為是近戰,「上密劍」要學習使用空出的另一手輔助,用以牽製對方,其實已經是「雌雄龍虎劍」裏使用左手「虎劍」的基礎。
    之後到了「道傳弟子」的階段,尚有三套高級劍法:「迅兆劍」、「八音劍」和「甲壁雙劍」,內容其實都是將上述六套劍法的精髓互相結合運用,另外加入各種不同實戰情況的應變心法(如以寡敵眾、對抗不同種類兵器、夜間戰鬥等)。
    3這裏的設定,已經是很完善了。本作中的六劍,其實就是借鑒這六套劍法,不過三套高級劍法則不相同,有著自己的設定,加入了意念、氣勢、氣的等等設定。
    4先砍一刀,借鑒的則是空出來的手的用法,比如劍訣啊、暗器啊、空閑啊這些狀況。還有考慮到不同的情況的應對方式,比如無風、順風、逆風的狀況。
    處於上風、下風的優劣勢狀況,敵我相見、敵欲襲我、我欲襲人等等,敵人沉著應對、驚慌失措、故意而為等等。
    5其實很糾結要不要在正文中補充這些設定,看起來好像不太重要,不過最終還是決定要使用。為了營造一種真實感,必然需要些細節,而這些細節不用上就可惜了,可冗長的說明又會打斷閱讀的體驗,所以很糾結。
    6當然這都是借鑒,因為畢竟不是我自己想出來的,不過設定確實太完善了,也符合真實的狀況,所以加入自己的一點點理解,就創造了真武九劍。特別感謝兩位作者,喬靖夫和麵目全黑,給我打開了新的思路。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