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0章 狗路過了都要搖搖頭
字數:5718 加入書籤
“還不都是你的好媳婦?”
“也不知道她怎麽做事兒。”
“請了一個庸醫回來,根本就無法為寶兒醫治!”
“後麵又說去請別的大夫,可人家到現在還沒有請回來!!”
“我懷疑她就是故意,她就是不想救寶兒的命!”
“她這個做娘的,怎麽就那麽狠心!!”
“當初我都說了不要娶她,好了吧,現在好了吧!”
“娶了這麽個掃把星回來!!!”
瞧見自己的兒子。
吳老太太還不忘埋怨張桂花一番。
聽到這話,吳懷良腦殼疼痛不已!
他娘怎麽又說她媳婦兒?
他早知道他娘對自己的媳婦兒有意見,這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
但時整日聽她嘮叨,真的讓人很煩。
此刻,他兒子已經昏昏沉沉,氣息有些微弱。
看得出來,他已經難受得幾乎沒有了力氣。
感覺隨時都有可能會斷氣。
這樣他更煩。
“娘,您就別說桂花了!”
“村裏不是有三個大夫,他們都去了哪裏??”
“怎麽會請大夫請了這麽久??”
吳懷良納悶不已。
這麽多大夫,怎麽可能請不來一個。
“我怎麽知道?估計是死在哪條溝裏去!”
“三人同時消失,一天了都不見人影子!”
說到這三人。
吳老太太又是氣得不行。
早不見,晚不見,偏偏這個時候都不見。
她都懷疑那三個老東西約好了一起消失!
不然怎麽會這麽巧都不見人??
可憐她的寶兒!
“春香春花,你們兩個分別去楊與李家看看,若是瞧見他們回來,就把他們請過來。”
吳懷良立即朝門口的兩個女兒開口。
在吳海之前,張桂花生了兩個女兒。
一個十一歲大,一個十歲大。
真因為連著生了兩個女孩。
這才導致吳老太太對張桂花有很大的意見。
聞言,門口那兩個瘦骨嶙峋的小姑娘互相對視一眼。
而後便朝著外麵走去。
若不是知道他們是一家人。
旁人都難以看得出來。
這兩個小姑娘與吳海是姐弟。
兩個姐姐又瘦又黑矮。
而吳海,又胖又壯,比兩個姐姐個子都高。
一個人比兩個姐姐加起來還要龐大。
兩個姐姐一看就是明顯的營養不足。
而吳海,則是明顯的營養過剩。
重男輕女的觀念在吳家可謂是根深蒂固。
兩個姐姐時常需要到地裏幹活。
什麽髒活累活,沒少幹。
幹的多,卻也吃得少。
好吃的好喝的,輪不到她們。
髒活累活,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她們。
所以,兩個人看起來又瘦又小。
這就是生在一個重男輕女家庭的悲哀。
兩人走了出去之後。
吳老太太還不忘數落!
“一天天的,幹啥啥不會,吃飯吃得最快!”
吳老太太瞧見她們走得慢一些,便開始有意見。
兩個小姑娘因為忙活了一天,精力幾乎全被耗光。
這會兒又要出去找人,根本沒有多餘的力氣,這才走的慢些。
隻是沒想到還要被自家奶奶數落。
兩人沒有走遠,隻是聽到了吳老太太的大嗓門。
兩人對視一眼,都沒有吭聲。
“好了娘,寶兒這事兒多久了?”
吳懷良看著自己的兒子,心疼得不行。
這可是他唯一的兒子。
能不心疼嗎?
“晌午那會兒就已經開始了。”
一想到這個事情,吳老太太又忍不住心生怨氣!
“要不你趕緊把你媳婦休了,換一個。”
“張桂花真的是做啥啥不行!”
“實在是不配入我們吳家!!!”
吳老太太嘴上是個不饒人的。
“娘,您別說了,我們家的情況,誰還願意嫁進來?”
吳懷良雖不是什麽好東西。
但對自家與自己還是有點自知之明。
不然怎麽可能隻能娶到張桂花那樣的姑娘。
若不是因為張桂花家爹娘把她賣了,說不定他都娶不到媳婦。
“哼!誰說的!”
“我們家在南海村,那就是最大的底氣!”
“若是你想要娶媳婦,消息一放出去,第二天我們家的門檻一定會被媒婆給踏破!”
吳老太太一臉不以為然開口。
聽到這話,吳懷良一臉無奈。
他娘到底是有多自信!!
知不知道自家的情況??
還踏破門檻??
狗路過了都得搖搖頭。
她還以為她兒子是香餑餑呢。
他也不想再跟他娘這個老古董廢話。
伸手去幫著自己的兒子撓癢癢。
吳海此刻依舊還在哼哼唧唧個不停。
滿臉都是淚痕,但此刻他連眼睛都睜不開。
像個死豬一般,隻能發出微弱的聲音來。
又過了好半天。
總算是請到一個大夫。
正是村裏的三大大夫之一的楊大夫。
楊大夫此刻還有些暈乎乎的。
他這剛下山回家,正想躺床榻上去,便被請來看病。
也不知道傅時宴那個小東西到底哪裏搞來這麽烈的酒。
居然喝了小幾杯就倒。
此刻走起路來還有些歪歪扭扭。
好不容易來到了吳家,便被吳懷良拉著進了房間。
瞧見床榻上那一塊滿是紅腫的皮肉。
楊大夫的酒瞬間就醒了大半。
什麽情況?
居然這麽嚴重。
這還是他頭一回瞧見如此可怕的紅腫。
許是太過於用力撓,這身上都出現了不少的血痕。
看著就讓人忍不住倒抽一口涼氣。
“這到底是怎麽一回事兒?”
楊大夫一邊把脈一遍詢問。
“老楊啊,我們也不知道啊。”
“這孩子從晌午就開始說癢,一開始沒怎麽在意,後來越撓越癢,越撓越嚴重,我們就去請了大夫,哪知道,把整個村子都尋遍了,都找不到你和其他兩個大夫......”
吳老太太立即巴拉巴拉道。
瞧見自家大孫子這副模樣,她真的心疼到滴血。
楊大夫想到自己與兩位大夫在山上喝醉。
臉上頓時有些許不自然。
今日三人都打算上山去采藥材。
若是以往,他們還真就不可能會一起出門。
但如今他們卻能一起出門,一起采藥,甚至一起相互學習。
這還得多虧時溪。
時溪提倡作為大夫,更要和諧相處,互相學習,才能互相進步。
他們三人似乎領會了其中的深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