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7章 護送學子到辰州府

字數:4841   加入書籤

A+A-


    收割的好的青菜,人吃不完,豬也吃不完,最後全拉回衙門,讓汪嬤嬤曬菜幹。

    既然青菜的產量能提高,下一步就用穀子做試驗。

    衙門有官田,孫山打算劃出一片稻田做試驗基地。

    如果真的絕收或者產量不好,隻能自掏腰包,把虧的穀子填進去了。

    孫山回到衙門後,走入“辦公室”幹活。

    這些天大家都忙於夏收事宜,所以整個衙門變得空蕩蕩。

    抓生產永遠是重中之重,衙門的一年的主要收入全靠田稅了。

    其實這個主要收入相當得不靠譜,完全看天吃飯,而且田地能收幾個稅?

    收回來的糧食不怎麽值錢。要收就該收商稅。

    隻是想收商稅,談何容易?不少奸商偷稅漏稅,想查出來實在太難。

    就算查出來,背後的關係錯綜複雜,更是難收上來。所以隻能盯著肉眼可見的田稅使勁地薅。

    孫山坐在椅子上,不由地陷入沉思。

    最好衙門有自己的產業,不依靠百姓的賦稅吃飯。

    就像某個大型國企,是交稅的大戶。相當於相當於21個某為或28個某訊。

    孫山迫切地希望衙門有這樣的國企,這樣就不用反複剝削百姓了。

    孫山想了想,目前需要等鳥糞試驗多次,才敢正式推廣。

    一經推廣,衙門這麽肯定有不少收入。

    第二個可利用的就是每年的服役,這是免費的勞動力,得要好好使用。

    先帝的“新賦稅”改革的不知道春風還是冬風,並沒有吹到沅陸縣,所以這個的百姓依舊要來服役。

    說到新賦稅政策,孫山隱隱約約地感覺到腰斬了。

    要不然怎麽一直吹也吹不過來呢?

    想到這裏,不得不歎氣。

    先帝改革得晚,又死得早,新帝目前看追求穩定,沒什麽大的舉措。

    看來這個政策多半會夭折,或者改著改著就變樣子了。

    像孫山這種遠離中央的低層官,受到的影響微乎其微。

    如果不再到京城,或許根本不知道還有“新賦稅”這件事。

    孫山想起了周大人。

    當初提出反對意見,被貶到滇南,如今改革依舊未落地,實屬冤大頭。

    孫山搖了搖頭,不再多想。

    目前主要是賺錢,好讓衙門的庫房滿滿,同樣也讓自己小小發財一把,給小肥妹做嫁妝。

    轉眼七月初。

    沅陸縣的夏收陸陸續續地展開到完成。

    今年天公作美,無風無雨,而且晾曬糧食時,竟然大曬天,穀子一下子就曬幹,出奇的順利。

    孫山見狀也高興,從田裏把糧食收納入庫,順順利利,恨不得燒炮仗慶祝慶祝。

    衙門的人也喜笑顏開,有糧食入庫,代表工錢能按時發放。

    嘿嘿,大家的日子平平安安地度過。

    孫山也走在第一線觀看百姓收割,使用的農具已經算得上非常成熟了。

    唯一的區別就是鐵實在太貴了,割禾刀的質量參差不齊,當然也沒有腳踏板的打穀機。

    沒辦法,工業沒發展到這個地步,就算知道原理,也做不出來。

    衙門除了監督百姓夏收,還負責發放一些農具。

    比如鋤頭,鐮刀等等。當然這些往往有關係的大戶先要到。

    孫山剛來不久,第一次經曆夏收,便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一切照舊。

    奪權需要一點一點來,太猛地奪權害怕引起官吏的大大反彈。

    孫山不像先帝那樣沒時間。

    孫山有的是時間。

    夏收沒多久,就準備夏播。

    孫山便要了一大片官田做試驗。

    王縣丞疑惑地問“大人,你要這麽多官田做什麽呢?如果收不到田稅,恐怕”

    孫山直截了當地說“往年收多少糧稅,如果不夠的,我補回去。”

    王縣丞

    他還能說什麽?

    孫大人都說準時納稅了,至於中途的田地荒廢也好,種果樹也好,或者養魚也好,隻要把稅交上來,任務就完成了。

    王縣丞隻好按捺住疑問,點了點頭說“下官明白了。”

    孫山選官田,特意選顯眼的地方,好讓附近的百姓知道他的官田是如何種的,如何施肥。

    如果鳥糞有用,產量增大,附近的百姓一目了然。

    一個百姓知道,等於全縣的百姓知道。

    眼看著糧食增收,隻要不是傻子,都會來打探消息。

    這是妥妥的不花錢的廣告。

    當然如果產量無區別,甚至減產,那就當做什麽事都沒發生。

    最多被百姓議論幾句。

    轉眼就到七月中旬,距離院試也不遠,參加考試的童生也忙碌起來。

    辦理手續的部門一直盼著這一遭,因為這是個增加收入的好機會。

    孫山想了想,特意找上鄧教諭,問道“教諭,今年我們沅陸縣有幾個人去參加院試?”

    沅陸縣的文風比黃陽縣稍微強了一點,但處於湘西,崇山峻嶺之中,強也不會強到哪裏去。

    鄧教諭說道“大人,這次去辰州府參加院試的大概50人左右。”

    50人就代表有50個童生。

    相對於富裕地方,可謂少得可憐,但比黃陽縣又多許多。

    孫山想了想便說“這次縣衙這邊會派護衛護送學生到辰州府,如果學生需要,就到你這邊報名。”

    鄧教諭一愣,眼睛一亮,不敢置信地問“大人,你的意思是衙門會派人送學子到辰州府參加院試?”

    孫山認真地點了點頭“是,衙門這邊派人護送。”

    頓了頓,補充道“不收錢。”

    等鄧教諭雙手顫抖,激動地說“大人,你的話當真?不收錢?是護送過去,還護送回來嗎?”

    沅陸縣到辰州府要走三天,路倒是不遠,可山路崎嶇,害怕途中遇到山賊,野獸。

    每次到辰州府考試,路費算是一筆不少的開支,不少貧困子弟因為囊中羞澀,難以參加考試。

    孫山確定地說“一來一回都不收錢。這次衙門派人護送他們到辰州府。”

    這次院試時間定在八月中下旬,晚稻已經插秧完畢,可以讓孫大力等人護送學子到辰州府。

    孫山和鄧教諭確定護送的來回時間。

    提前十天出發,考完後三天回沅陸縣。

    如果要等成績,自個留下來,再找人組隊回家。

    衙門這邊不會等成績宣布才回來。

    腳踏板打穀機,誰踩過?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