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0章 糧稅依舊沒少交!

字數:4170   加入書籤

A+A-


    孫山倒是想給學子補助夥食費,就像某東方大國,越是好的公立大學,給學生的補助越多,所以無論是學費還是食堂的飯菜都不符合市場規律運行。

    孫山因為曾經靠國家讀書,更深深地知道補充對窮苦又勤奮的學生是那麽重要。

    或許別人的一頓飯,是窮苦學生一個月的夥食費。

    不過也隻能想一想,縣衙囊中羞澀,想補助也沒辦法補助。

    如今隻好到處拉“讚助”,能替學生省一分是一分。

    孫山又把鄧教諭召進來說道“教諭,你給全縣的學堂發個告示,這次到辰州府參加院試,衙門有護衛護送,還提供簡陋的住宿地方,如果有需要,可以到縣學報名。”

    孫山特意強調“簡陋”。

    甚至還說道“提供的齋舍可能兩人住一間屋子或者三人,甚至四人。有需要就來報名。”

    一來兩個別院,還真難把50人全擠進來。主要是房子不夠。

    二來縣衙這邊的初衷是為了照顧貧苦學子,有錢的學生請麻煩閃開。

    就像有個專家提出廉價房不建廁所,建公共廁所。一開始還覺得這個專家沒人性,後來慢慢體會,才發現這個專家是真專家。

    這種設計隻給最需要的人,能杜絕不少來占便宜的人。

    和珅往賑災的粥裏丟沙子的道理是一模一樣的。

    鄧教諭一聽,眼睛亮閃亮閃,本以為縣衙派護衛護送已經開了創舉,想不到還能提供住宿。

    這,這不愧是他仰慕的孫大人,不愧是重視教育的孫大人。

    孫大人一來上任,踏的第一步就是縣學,不僅鼓勵學子好好讀書,更把多年從各地整理的卷子贈送給縣學。

    還百忙之中抽空回答學子的問題。

    鄧教諭也跟孫山請教過問題,不請教不知道,一請教就知道眼前這個孫大人不愧是根正苗紅,闖三關斬六將,走過獨木橋的兩榜進士。

    學問之紮實,讓他每一次請教都得到深深提升。

    鄧教諭認為孫大人是沅陸縣學問最高之人,能走過重重關卡,金榜題名的每一個進士不容小看。

    他們的孫大人隻不過三甲進士學問就那麽高。

    要是二甲,狀元,榜眼,探花豈不是高又高?

    鄧教諭深深地遺憾自己年紀大了,要不然還想再一次投入科場,走到京城看一看大學問之人。

    鄧教諭情不自禁地握住孫山的手,激動地說“大人,沅陸有你這樣的父母官是沅陸百姓的幸運,大人,我就替學子們再一次向你表示感謝。”

    猛然地被鄧教諭握住手,孫山嚇了一跳,恨不得立即甩開。

    幸好腦瓜子和身體動作反應快,配合得好,反手一握。

    故作鎮定,雲淡風輕地說“教諭,你言重了。這些其實都是衙門這邊做的。隻是條件有限,沒辦法提供再多。”

    頓了頓繼續說“別院是王縣丞提供的,車馬是衙門吳主薄等人提供的。這次多虧衙門團結一致,齊心協力,才能給學子提供一定的條件。咱們都希望更多的學子能走入科場,更取得更好的成績。”

    鄧教諭不信,要不是有孫山在,衙門那些官吏能這麽為學生?

    往年他們也在,沒有一個提供便利,孫山來了,才創造出這麽多便利學子的條件。

    這一切都是孫山的功勞,鄧教諭深深地這樣認為。

    如果王縣丞,吳主薄等人知道鄧教諭這麽想,肯定會吐出三升血。

    辛辛苦苦地做貢獻,結果都為孫山做嫁衣。

    嗚呼哀哉!嗚呼哀哉!

    孫山想著護衛有了,宿舍有了,剩下的報名費,夥食費就靠學子了,不是他不想提供,而是無能為力。

    誰知道衙門提供護送,住宿這一消息傳出去後,立即引起全城百姓的熱議。

    百姓甲八卦地問“衙門真的提供這些條件?不會騙人的吧?”

    衙門什麽時候那麽好心的,他怎麽不知道的?有理無理莫進衙門,這可是人生真理。

    衙門不從你身上挖錢已經仁盡義至,還從兜裏掏錢?

    沒門!

    百姓乙神神秘秘地說“是真的。我隔壁的隔壁的再隔幾條街,有個寡婦,有讀書的兒子,哎呀,那老寡婦可慘了,做刺繡做得眼睛都快瞎了還要供兒子讀書。嘖嘖----要是我,管他讀不讀,就應該早早趕兒子出來幹活,補貼家用哩。”

    心裏想著最好娶上一門媳婦,跟著兒子一起幹活補貼家用。

    吃瓜群眾無語地看著百姓乙,誰感興趣這個瞎眼寡婦。

    而且現在議論的是寡婦嗎?議論的是衙門。

    百姓乙絲毫不覺得自己離題十萬八千裏,而是群眾太心急了。

    於是說道“這個寡婦兒子是個老童生,聽到消息後,立即跑去縣學詢問,哎呀,一問果然是真的。這不,又夠錢到辰州府參加院試了。”

    其實老童生也不太老,隻不過二十出頭,但沒娶妻生子,在百姓乙眼裏就是大齡剩男,發出靈魂深處的惡意和鄙夷。

    大齡剩男就跟犯了政審的八大罪一樣,罪不可赦。

    百姓丙眼睛一閃一閃,好奇地問“真的嗎?實在太好了。想不到衙門這次能做個人了!”

    說完這句話的時候總覺得哪裏不對,隨後一想,臉色蒼白。

    哎呀,他怎麽無意中說起衙門的壞話呢?要是被人舉報怎麽辦?

    百姓丁神神秘秘低聲地說“這個主意是新來的知縣大人提出的,嘖嘖---衙門的官吏一直不讚同。最後還是孫大人排除萬難,誰要是不同意,就一刀過去,像砍山匪那樣砍下去。咱們的孫大人可是砍過山匪的。”

    別看孫大人長得矮矮小小,瘦瘦弱弱,砍山匪起來當西瓜一樣砍。

    艾瑪,他們的孫大人好凶殘,幸虧自己是個遵紀守法的好百姓。

    眾人恍然大悟。

    往年都沒這事,今年就有,肯定是孫大人搞的鬼。

    這莫非就是傳說中的新人新氣象,新官新做法?

    吃瓜群眾一邊吃瓜一邊深深地回憶起孫大人來了,沅陸縣有什麽變化?

    結果想來想去,發現什麽變化都沒有,跟往前一樣。

    艾瑪,看來新做法隻對學生,跟他們一點關係也沒有。

    糧稅依舊沒少交!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