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顛倒黑白

字數:4945   加入書籤

A+A-


    “這不是很好嗎?按照證據把案子斷了就是了。”
    蘇謹皺著眉頭。
    對於兩人隱瞞不報的行為,蘇謹雖然理解,但也很不高興。
    尤其是這事發生在晉江學堂,一個處理不好,對學堂就是一場很大的信任危機。
    到了那時候,誰還敢把自家孩子送進來上學?
    沒有了百姓的孩子,難道蘇謹要給那些土豪劣紳做貴族學校?
    王越臉色有些尷尬:“大人,前日周僉事帶著公文來了,說這件案子直接交由提刑司接管。”
    蘇謹的顏色低沉下來:“然後呢?”
    “下官屬提刑司管轄,問案一事也隻能交由提刑司處理。”
    “還有,驗屍的仵作也被他們帶走了。”
    “壞了!”
    蘇謹大怒:“他們想改驗屍報告!”
    他心裏清楚,一旦驗屍報告被篡改,‘謀殺’就變成了‘誤殺’。
    再加上人犯是少年,很有可能從斬刑改為徙刑,再加上家裏運作...
    此案性質惡劣,想要平息並不容易。
    如此要案,一般會由地方先審訊、斷案後,將卷宗發往上一級的提刑司複審。
    然後就是刑部,最後等皇帝勾決。
    但一般在地方就會把案子性質定下來,沒有特殊情況的話很難翻案。
    隻有最後到了老朱那裏,才有可能改判。
    但這個改判隻是量刑,很少會直接發回重審。
    提刑司明顯收受了好處,想要越過地方,直接將案子斷死。
    蘇謹雖然是知府,堂堂朝廷四品大員。
    但他的手再長,也伸不到提刑司去。
    劉永皺著眉:“大人,咱們現在怎麽辦?”
    馬三一臉晦氣呸了一口:“老爺,給我幾天時間,我親自去把那幾個狗雜種的腦袋剁了!”
    “少添亂,這是弄死幾個人頭的事?”
    蘇謹啐了馬三一口,沒再理他。
    都不用去看,這件事鬧得這麽大,蘇謹也知道現在百姓們都在觀望呢。
    要是一個處理不好,晉江學堂,不,整個泉州辦學堂的事,就算是瞎了。
    揉著眉心,蘇謹有些煩躁。
    他辦學堂的事本來就很低調,因為他清楚這種事情就是在挖士族的牆角。
    他本希望趁著自己還在泉州掌權之時,能夠低調將學堂辦起來。
    等幾年之後,這些孩子長成參天大樹之後,必能改變這個時代。
    可他麽現在被兩個雜碎搞得烏煙瘴氣...
    “馬三,讓李源跑一趟福州府,想辦法接觸到那個仵作,剩下的不用我多說吧?”
    “是,老爺”,馬三嘿嘿一笑:“他狗日的要是敢亂說話,小的滅了他全家!”
    “屁!”
    蘇謹瞪他一眼:“我是讓李源去給我保護好這個仵作!別被人滅了口!”
    提刑司那邊已經不用想了,仵作要是不配合,他們也能換一個仵作。
    為今之計是保住這個接觸死者的第一人。
    “王越、劉永,將此案的卷宗、經手人,尤其是案發經過,詳詳細細的寫一封報告給我。”
    “是,大人。”
    “劉永,給你個任務,盡快平息民情,但就算老百姓有怨言,也不許給我強壓!”
    “低調處理,明白嗎?”
    “但要是發現有人趁機造謠、傳謠,引導輿論,你知道該怎麽做吧?”
    “是,大人!”
    “馬三,跟我去一趟永寧!”
    。。。
    杭州府。
    杜浩明接到杜晉山的來信,皺眉不展。
    他暗自惱恨杜晉山沒經過他的允許,居然敢擅自‘勾搭’蘇謹。
    但這個侄子卻必須要救。
    兩家既是宗親,也有極深的利益糾葛。
    倘若這件事不幫著辦,以後的事就很難說了。
    但他一個杭州知府,雖然貴為朝廷四品大員,但也不敢輕易伸手去刑部。
    從看到這件事的始末之初,他就清楚此案一旦爆出,就是轟動全國的大案!
    陛下一定會盯著這件案子,自己要是敢亂伸手,後果不堪設想。
    “這混賬!怎麽教兒子的?”
    “犯事也就罷了,居然還敢跑到蘇謹的書院去惹事!”
    他匆匆起身,命下人伺候他換好官服,吩咐管家:
    “備車,去別苑。”
    如今能救這個遠房侄子的,也隻有皇孫。
    但如何說辭...
    掛在杜晉山名下的西湖別院,他自然是不敢去住。
    但他的宅子雖然沒有別苑那麽大,但也在西湖邊上。
    沿湖繞行半圈,很快就到了朱允炆暫住的別苑。
    “杜大人?你怎麽來了?”
    朱允炆有點奇怪。
    今兒是休沐日,杜浩明本應在府中休息,怎麽會跑到自己這來?
    旋即想到了什麽,眉頭一皺:
    “杜大人,今日再有什麽飲宴,本宮可說什麽也不去了,這錢莊的事情可還沒忙完呢。”
    杜浩明苦笑:“殿下,臣這次是來求救來了...”
    朱允炆一驚:“怎麽了?難道是家中出了什麽事?
    杜大人莫急,進屋慢慢說,隻要是本宮能出上力的,必不會推辭!”
    進得屋裏,杜浩明也顧不上寒暄,苦著臉衝著朱允炆深深一揖,:
    “殿下,臣是來求您救救族侄的命。”
    “怎麽回事,坐下慢慢說。”
    杜浩明眼眶泛紅:“殿下,我杜家在前元之時,因戰火流離,一支去了福建定居,但多年也一直沒斷過聯係。”
    “到了我們這一輩,我這堂弟香火不旺,隻有兩個男丁。”
    “前些日子,蘇大人在泉州辦了一處書院,我堂弟就讓幼子入學了...”
    “書院?”
    朱允炆一皺眉:“蘇謹不過是個進士出身,還是個不學無術之人,有什麽資格辦書院?簡直胡鬧!”
    “是啊”,杜浩明苦笑:“可我那族弟在蘇大人治下,又不得不委曲求全。”
    “嗯,必是那蘇謹怕招不到學生,強令各家往書院送孩子吧?”
    “想必是吧”,他不置可否,繼續說道:
    “本來嘛,這上學也是一樁好事,可沒想到蘇大人將百姓家的孩子,和他們這些孩子放在一處。”
    “您也知道,這百姓向來有仇富的心思,這些孩子去了以後哪還有個好?必然會遭歧視。”
    朱允炆點點頭:“百姓多不識字,不識教化也很正常,這些孩子難免會受些委屈。”
    “是啊”,杜浩明歎口氣:“這時日長了,難免就會有些齟齬。”
    “就在前些日子,我這十三歲的族侄,和一個十一歲的同窗,
    放堂之後卻因被一梁姓同窗惦記其吃食,強索不予後,被其帶著其他平民孩子圍毆,
    混亂錯手之下,不小心將其推入河中溺斃,闖下了大禍。”
    朱允炆皺眉:“殺人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