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9章 我隻負責罵你

字數:4914   加入書籤

A+A-


    “昔漢武窮兵三十載,海內虛耗,幸有輪台罪己,與民更始,方保社稷綿延。
    今陛下神武天縱,文治武功不亞前賢,然征戰日久,兵鋒雖利,亦需磨礪;民生凋敝,亟待休養。”
    見陛下沒吭聲,胡廙越說越起勁,直到後麵已是涕泗滂沱:
    “若能暫罷征伐,輕徭薄賦,興修水利,勸課農桑,不出三載,必見倉廩充實、百業俱興!”
    “彼時國富兵強,蠻夷自當望風歸附,此所謂“攻心為上,不戰而屈人之兵”也!”
    他說的起勁,卻沒看到朱棣眼底的殺機一閃而過。
    “胡愛卿,那依你之見呢?”
    熟悉朱棣的老官聞言,無不先打個哆嗦為敬。
    他們可是太了解陛下了。
    若是陛下喊你名字,甚至直接爆粗口罵娘,那都沒什麽,最多挨頓揍。
    可一旦‘愛卿’這倆字出了口,後果不堪設想...
    那說明,陛下很有可能已經動了殺機。
    然而胡廙卻絲毫沒有察覺,直接跪在地上,眼淚滴滴落下:
    “臣泣言,冒死上奏!臣雖螻蟻之誠,難動天聽,然憂國之心,日月可鑒!
    伏乞陛下俯察愚誠,暫緩兵事,廣施德政,蓄民養兵,則天下幸甚,社稷幸甚!”
    言畢,一個頭磕在地上,不再起身。
    看著儼然一副忠誠死諫模樣的胡廙,朱棣心裏是陣陣的膩歪。
    他最煩的,就是這些學魏征的家夥。
    魏征雖然招李二煩,但人家肚子裏是真有東西,罵完你還給你解決辦法。
    但這些家夥就隻會打著為你好的名義來罵你,至於辦法?
    抱歉,那是你這個當皇帝的該考慮的問題,不歸我管,
    我隻負責罵你。
    諫賊!
    當初扶胡廙上來,不過是看他忠實可靠,比從都察院直接提一個諫賊上來要強。
    卻沒想到這胡廙不但沒管住這些下屬,反而還被其影響,這麽快就‘同流合汙’!
    雖不壞,卻笨又蠢!
    “胡愛卿,既然你說‘民生凋敝,亟待休養’,又說‘關中沃土漸成荒田,江南富戶亦現饑饉’,
    那朕倒要問問,是哪一府、哪一州、哪一縣、哪一家的沃土成了荒田,又是哪一家富戶出現了你所謂的‘饑饉’?”
    “啊這...”
    小胡有點懵,一時不知該如何作答。
    這些話不過就是官話,是他們上書的套路文罷了,您這一時問我是哪家,我怎麽知道?
    這和見麵說你好有什麽區別啊?
    沒聽說過我跟您打招呼說您好,您還追著我問您到底是哪裏好的啊!
    “不知?”
    朱棣果真是屬狗臉的,說翻就翻!
    一個玉如意衝著他就砸了下去:“諫賊!胡言亂語!不知所謂!”
    “如今我大明百姓安居,歲入較之洪武年間不知翻了幾番,更有市舶司不斷為我戶存、內帑納貢,爾之所謂饑饉,簡直一派胡言!”
    “關中雖旱,然數年前晉國公早命其學生引黃河水建渠澆灌,關中漸改荒原為沃土,又何來漸成荒原之說!”
    “江南百姓倉稟富足,何來饑饉?”
    “爾當麵欺君,豈非言朕之天子劍不利乎!”
    “胡廙,爾該當何罪!”
    “臣...臣...臣有...罪。”
    胡廙哀歎一聲,臉龐煞白,無言以對。
    “紀綱何在!”
    “臣在!”
    “除去頂戴,帶下去細細審問。”
    “遵旨!”
    一聽把自己交給錦衣衛處置,胡廙登時兩腿發軟,顫抖囁喏的嘴唇還想要說什麽,卻被錦衣衛一把捂住口鼻拖了出去。
    處置胡廙 ,不過是朱棣要借他立威。
    漠北戰事他心中早有決議,豈是一個都察院僉都禦史能非議和改變決心的?
    朱棣黝黑如炭的臉在殿內緩緩逡巡:“眾位愛卿,還有什麽要說的,朕洗耳恭聽。”
    一聽這‘愛卿’倆字,殿內官員忍不住打了個哆嗦。
    上一位愛卿剛剛被你拖出去打入詔獄,陛下,您還是別愛我了,您的愛咱們承受不起啊。
    “都不說話了?那朕就說說吧。”
    朱老四的眼神冷漠在殿內環視,如冰的話語響徹每一人的耳際:
    “如今英寇敗退,時也易也,允恭手執利劍披風斬棘,優勢已然在我。”
    說著,朱棣的眼中露出濃濃的興奮之色:“既然優勢在我,豈能得小利而忘恥乎?”
    一聽陛下這話,所有人都明白是什麽意思了。
    不就是要打嗎?
    犯的著釣魚執法,還把胡廙給拿下?
    您直說不就行了?
    但沒人猜得透朱棣的想法。
    他站起身,隨手抽出身後懸著的佩劍。
    噌!
    鋒銳的劍刃直指北方:“寇敢來襲,朕便接著,如今賊人失利妄圖全身而退,豈有如此便宜之事?”
    “眾卿!”
    所有人聞言一震:“臣在!”
    “區區賊寇敢犯我華夏,豈不聞雖遠必誅乎?寇可往,吾亦可往!”
    “傳朕旨意,即日命徐輝祖卸任漠北統帥一職,為征西大將軍,為大明蕩寇四夷!”
    ..............................
    朱棣雖然讓徐輝祖卸任漠北統帥,改任征西大將軍,但其實部隊組成基本還是那支大軍。
    在留下部分明軍在瓦剌堡壘、第一駐軍堡留守,以及傷病留下養傷後,其餘大軍迅速重新集結、編隊。
    不過這一次,除了原本的士兵外,還有新的部隊加入進來。
    第一支就是漢王朱高煦的西路軍,直接編入徐輝祖的麾下,成為左路軍,共三萬餘人。
    右路軍則由邱福率領,合兵兩萬。
    因為李景隆犧牲在李朝戰場,邱福因保護失利也跟著吃了瓜落。
    不過這一次在漠北狙擊英戰機立下大功,朱棣還是不忍這個老部下鬱鬱,又給了他一個機會。
    而徐輝祖的中軍也得到重新補充,由湖廣、山西、關中等地調兵,合二十萬。
    至於張威、邱循、孟善、陳懋等立下大功的將領,也各有升賞,獨領一軍。
    最後一支,就是重新集結整備的瓦剌騎兵。
    馬哈木、太平、把禿孛羅各率本部共三萬騎兵,歸徐輝祖直接調度。
    這一次,朱棣給徐輝祖籌備了接近三十萬的大軍,這還不算後勤輜重部隊。
    若是後勤也算上,幾近四十萬。
    一應武器、裝備、糧草,均由後方押運至火站河一線。
    開春之後,鐵道的修建從沒停下過腳步,現在早已修過亦力把裏,距離火站河已經不遠。
    雖然隻有一條鐵路,但足以支應物資的運輸。
    目前也就是到達亦力把裏後,需要調用本地騾馬、駱駝,走陸路慢慢押送。
    不過這一次,沿線均布下海量防空炮,英國佬再想靠空襲切斷補給路線,已經沒那麽容易。
    永樂五年七月初,征西大軍各部先後抵達前線,大戰,一觸即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