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6章 優勢不在我

字數:4209   加入書籤

A+A-


    加爾各答的沿途,一片狼藉。
    忽拉米屬實也沒有想到啊,明軍居然如此不要臉的,派出飛機來炸他們!
    不得不說,這些年無論是天竺人也好,聯軍也罷,還是英國人,都下意識的忽略了一個問題————明軍沒有飛機。
    這也難怪忽拉米在進攻柳升的時候,完全不擔心明軍會追著他們揍。
    畢竟沒飛機嘛。
    哪怕在火站河,明軍剛剛通過一場酣暢淋漓的空戰,擊敗了數十倍於他們的英國空軍,也沒有引起他的警覺。
    火站河離得他們太遠,而當時明軍暴露出來的飛機又太少,很難讓人注意。
    其實大明一直不是沒有戰機。
    從雙翼螺旋飛機,到單翼螺旋戰機,從搭載機槍的老式戰鬥機,到現在可搭載航炮的戰機,大明都默默走過一條艱難研發的道路。
    一直沒有,不是因為大明落後於英國,反而是因為太過先進。
    試想,一架量產即淘汰的飛機,誰願意花重金和大力氣去生產?
    別忘了,哪怕是十年前蘇謹失蹤之前,可是留了一本‘秘籍’給朱棣的。
    雖然太過恐怖的那個大殺器,和過於先進的資料沒有給他,但大明也早已達到,甚至超出二戰初期的裝備平均水平。
    在朱棣的概念裏,要做就做最好的,與其生產過於落後的戰機浪費國力,不如一步到位。
    就算要保持代差,也不能是隨意可消耗的廢舊品。
    而英國人的戰機數量雖然龐大,但畢竟脫離不了初代戰機的範疇,完全沒必要在數量上和他對標。
    任你飛機多,老子就做炮,能奈我何?
    現在的英軍飛機,雖然確實曾一度掌握了製空權,但還完全達不到左右全局的水平。
    再加上在永樂十六年開戰之前,大明一直處於戰略防禦階段,對進攻作用更大的戰機需求也不高,這才一直沒有大量生產。
    但又不是沒有。
    比如停在費爾幹納的兩百架單翼螺旋機,比如剛剛配送到列城的百架戰機。
    還有剛剛調到列城,正在轟炸天竺佬的百架戰機。
    這一次,列城衛的戰機可謂是傾巢而出。
    畢竟是剛剛抵達前線的第一場戰鬥,又是順風順水的追擊戰,飛行編隊總指揮孟善不敢掉以輕心。
    一個幹不好,讓柳升嘲笑事小,自己這衛指揮使的位置,怕馬上就得被人頂了。
    別看孟善原本可是西路軍的一軍之主將,職務遠比衛指揮使高的多。
    但這可是飛行衛!
    是直屬於陛下指揮的親軍!
    看著貌似孟善是被降職成了這個衛指揮使,但他心裏可清楚的很,這可是個肥差!
    試問,無論是哪一個前線部隊,不需要自己的空中支援?
    隻要支援,那就是妥妥的戰功啊!
    這可是最好混戰功、積累資曆的好地方,不知是多少人氣的眼紅,搶破頭都想來的地方!
    孟善不會開飛機,但不影響他指揮。
    就像當年在漠北戰場,他雖然也不會玩火箭彈,但也沒影響過他把英國鬼子的褲衩差點炸下來。
    百架飛機,20個飛行編隊,此刻正圍著加爾各答的三支坦克營,肆無忌憚的轟炸著。
    雖然這些戰機型號確實有些落後,沒法搭載導彈,但航炮並不影響掛載,雖然載彈量比起蘇6小了不少。
    英國人給天竺的坦克裝甲確實挺厚,至少不是小鬼子的那種薄皮王八。
    但在航炮穿甲彈和燃燒彈的進攻下,又顯得那麽脆弱不堪。
    還沒逃到一半,這三支坦克營就戰損過半,步兵更是死走逃亡傷,影蹤全無。
    等他們逃回加爾各答防線的時候,戰損幾已達八成!
    要不是西米爾汗在加爾各答的防線上布置了大量防空炮,恐怕不止是這幾個坦克營,加爾各答也得遭大殃!
    得知敵防線有大量防空武器,孟善也不貪功,馬上命令戰機撤回。
    雖然沒有做到全殲敵軍,但這個戰果已經讓他們很滿意了。
    在得知明軍居然有飛機,巴特那整條徹底防線大亂!
    吉普塔在遭遇反擊的第一時間,就帶著炮兵沒頭沒腦的逃了回去。
    原本底裏的那些權貴,還想在戰後再清算吉普塔,可現在也拖不得了。
    加爾各答的西米爾汗大怒,發文怒斥巴特那是怎麽回事,為什麽謊報軍情?
    還在遇阻的第一時間拋棄支援的友軍,致使加城援軍大敗,讓他損失了主力部隊!
    雖然巴特那的大敗其實和吉普塔的關係不大,但這件事無論哪一方都需要一個背鍋俠。
    很顯然,吉普塔的肩膀大小正合適。
    就在柳升再次將部隊前置,在巴特那外圍1、2號高地外圍再次設好炮兵陣地的同時,城內吉普塔被拷上了鐐銬,就地關押起來。
    而接手外圍防禦的,是巴特那守將伊拉尼。
    伊拉尼並不是傳統的天竺人,是波斯人和天竺的混血。
    他的母親是天竺婆羅門姓,早年與波斯貴族通婚後生下伊拉尼。
    雖然伊拉尼不是純種的婆羅門,但血統比吉普塔不知高貴了多少。
    而他本人,雖然不是很懂行兵布陣,但比吉普塔多了幾分自知之明。
    知道自己很難麵對明軍的進攻,他直接向身後的家族求援。
    要麽派兵來支援我,要麽給我找援軍。
    在他看來,雖然巴特那有24萬守軍,但完全不是明軍的對手。
    沒錯,24萬對兩萬,他就是覺得優勢不在我。
    但就他這樣喪氣的言論,居然得到了大部分貴族的支持,認為確實如此。
    可底裏這邊也在遭受明軍部隊的圍攻,甚至比他那邊人數更多,也騰不出手來支援。
    無奈之下,隻好再次舔著臉找西米爾汗求援。
    西米爾汗也不想管他,但卻明白唇亡齒寒的道理。
    一旦巴特那防線被明軍攻破,下一個目標必然是擁有重兵,且距離巴特那不遠的自己。
    明軍可沒有打完伊拉尼,就不打他的承諾,到時候絕對會把他倆綁在一起揍。
    得動點真格的了。
    雖然損失了三個坦克營,對他來說已是傷筋動骨,但並沒有把他的實力打散。
    不說他手裏還有兩個重坦營,手上的防空火炮、野戰炮、榴彈炮也有不少,都是硬邦邦的英國貨。
    於是,圍繞著柳升部的進攻,巴特那、加爾各答的各支守軍,在這一刻暫時結了同心,快速動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