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98 章 應對法
字數:3683 加入書籤
這些大氣生物囊泡脆弱麽?
非常脆弱。
這些大氣生物囊泡弱小嗎?
非常弱小。
但在齊院士眼中,這種小小的大氣生物囊泡比風哨,天帷,甚至是天空之上,穹頂之下的超巨型大氣生物的威脅還要大,這個小家夥能被捕網捕捉到的話,那就代表大氣中已經有著大量的大氣生物囊泡。
脆弱,卻無處不在;弱小,卻無孔不入。
人類甚至沒有任何辦法能夠攔截這些超微型大氣生物,這些大氣生物的傳播速度可能比超級真菌還要迅速,畢竟這玩意兒本身就能在大氣中傳播,毫不誇張的說,它的傳播效率遠比地球上任何現存的生物都無法比擬,即便是這些大氣囊泡什麽都不做,它們也可能直接改變整個地球大氣環境。
齊院士手上的報告已經被捏出了深深的褶皺,紙張的邊緣因過度用力而微微卷起。
盡管他主攻微生物學,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僅限於此。
在那個國際形勢風雲變幻的年代,大國之間的博弈如同錯綜複雜的棋局,每一步都暗藏殺機,每一個決定都可能改變曆史的走向。箭在弦上,一觸即發。
有資格的棋手端坐高台,用小國作為棋子與砝碼,一邊運籌帷幄,一邊在背後打磨自己的利劍,用於威懾,或者在掀盤的時候能夠讓對麵付出代價。
如果沒有利劍,那麽就會成為棋子。
在他學有所成之時,正是風雲之刻,無論是太空探索、核能開發,還是生物技術的突破,每一個領域都成為了國際角力的戰場,在他想要在生物技術方麵大施拳腳的時候,祖國則收到了秘密消息。
某國正在研發基於基因技術的生物戰劑,這項技術已經嚴重威脅到國家安全,因此國家必須做出應對措施。
祖國需要這個領域的超級專家,而他,正是那個被選中的人。
齊院士清楚地記得,那一天,他接到了一個秘密任務。
任務的內容簡單而沉重:秘密破解敵國的生物戰劑技術,研發出對應的防禦手段,或者……研製出對等的威懾技術。
他圓滿的完成了任務,為祖國交上了一把鋒利的長矛還有能夠保護自己的盾牌,因此被授予院士稱號,不過因為他的領域涉及國家安全,且在這個領域屬於領頭人,因此他後續研究領域一直都在這個範圍。
但這不代表他隻掌握了微生物與病毒相關學識,這些年的科研讓他遠超其他科學家的閱曆與經驗。
他腦海中不斷閃過無數自己腦海中自己的醫生所學,微生物學,生物化學,結構生物學,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基礎醫學,生態學,遺傳學,進化生物學,發育生物學,生物信息學,古生物學,人類學,神經生物學,合成生物學,動物學……
每一門學科的理論、每一個曾經研究過的案例、每一個曾經研發出來的成果此刻都在他的腦海中飛速閃現,嚐試拚湊出一個能夠解釋眼前危機的答案。
最終,他舒了一口氣,抬起頭來。
許晨是這些天第一次看到齊院士如此凝重的神情,此刻看到如釋重負的樣子,不由得好奇。
“齊院士,你有辦法了麽?”
齊院士點點頭,用手攤了一下報告。
“算是吧……雖然暫時不知道這些大氣囊泡的構成,不過根據這份報告上的結構與它目前表現出的性狀,我也大致能夠猜測到它的構成。”
齊院士又看了一眼報告,給許晨展示了其中一張大氣囊泡的顯微照片。
“如果大氣生物如果能夠浮在空中,那就意味著它們的結構可能與我們這些地球上原本就生活的碳基生物截然不同,因為它們需要克服重力來致使自己達到極致的輕量化,這樣的的話它們的幹重一定會非常的輕,以至於一旦填充一些低密度氣體就能夠讓它們在大氣中產生浮力。
那麽問題來了,你覺得它們會有細胞結構嗎?”
許晨聽到這個問題,遲疑了一下,腦子一片空白。
這問題疑似有些超綱,畢竟玩意兒也沒人教。
人類發現大氣生物到現在還沒一個星期,樣本都還在實驗室裏麵切片研究,最了解大氣生物的一圈人還在排隊進實驗室,誰知道它究竟是什麽結構。
不過……許晨看了看那份顯微照片,他覺得自己還是可以猜一猜的。
許晨看了看,他雖然早已猜到了有可能有微型大氣生物,但是卻並不知道它的結構,但是現在卻能從這份報告上的顯微照片中一窺全貌。
這種大氣生物的結構看起來像兩個套在一起的透明泡泡,不過它外層泡泡顯然顏色較深且分布不均勻,表麵有細密的網格紋路,類似極薄的紗網;內層泡泡更大更圓,裏麵有類似線粒體結構的東西,偶爾能看到內部飄著幾顆微粒,像被困在氣泡裏的露珠。
它看起來本身就像是一個巨大的細胞,難道這玩意兒還是單細胞生物?
許晨猶豫不決,看向齊院士,不確定的說:“這東西應該是本身就是單細胞生物吧?”
齊院士雖然浮現出讚許的神情,但是仍然搖搖頭:“不,它仍然是多細胞生物,不過它的特殊結構導致了它看起來類似單細胞生物而已,畢竟,它們需要延續自己。”
他說完之後,拿起了報告看了一眼:“所以,你意識到了沒有?”
許晨摸不著頭腦,意識到什麽?
齊院士也知道許晨接不上自己的思路,於是幹脆直接解釋:“細胞狀結構其實並不利於大氣生物的懸浮,因為這會導致它們的細胞會極其脆弱,也就是說,它們雖然有細胞結構,但是其細胞結構卻非常特殊。”
許晨這時候反而搖搖頭:“不對,如果這麽脆弱的話,我怎麽捏著跟砂礫一樣。”
齊院士再次搖頭:“這涉及到了其生物結構,它的細胞雖然脆弱,但是其構成外殼擁有雞蛋一樣的力學幾何,分攤它受到的力,在微觀結構下,它的強度也是非常可觀的;即便換個方向想,即是它再脆弱也不可能像泡泡一樣,畢竟它必須要有一定的強度才能保證自己的存活。”
許晨裝作聽懂的樣子,若有所思的點點頭,他覺得接下來可能會出現自己聽不懂的東西。
“因此,它的細胞外殼的構成我大致也能猜測到了,應該是某種改良磷脂雙層構成,在表層擁有類似矽藻衍生微孔結構可以進行選擇性氣體交換,從而截留大氣中的輕質氣體,並且其中可能有類似水母透明質酸基質……”
齊院士說著,看到了許晨眼中直冒蚊香,歎息了一口氣:“簡而言之,我有一種想法,或許可以通過某種懸浮滴劑來破壞這些囊泡的外殼,一旦失去了外殼的保護,這些囊泡就會在大氣壓的作用下破裂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