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47 章 燈塔

字數:3049   加入書籤

A+A-


    大岩礁島嶼附近。
    一支艦隊拱衛著海上鑽井平台,船長在平台上抬頭仰望鑽塔。
    鑽塔是海上鑽井平台最高的地方,它是整個鑽井作業的核心標誌性結構,主要作用是安放天車、懸掛遊吊係統,並用於起下鑽柱和存放鑽杆,其結構設計足以承受數百噸的巨力。
    而這座現代海洋鑽井井架的承載能力更是可達600噸以上,並且卓越的抗風能力。
    就像這座鑽塔,設計指標甚至能承受超過110節的海上風力,這也正是他們將鑽塔改造為燈塔的原因。
    此刻,工人們正緊張有序地進行最後的工作,一艘大型作業船將關鍵的巨型透鏡緩緩放下,精準地安裝至鑽塔頂端。
    陸泉快步走到船長身側,立正報告:“船長,燈塔建設完畢,燃料也已全部就位!”
    燈塔竣工的消息讓船長古銅色的臉上掠過一絲銳利的光。
    他深吸了一口鹹澀的海風,目光從高聳的鑽塔頂端收回。
    那裏,巨大的透鏡結構在陰沉的天空下閃爍著冷硬光澤。
    船長平靜地環視著鑽井平台的各個角落。如今,這片不大的區域已經架設了數門大口徑高射炮,每門炮旁都有數名士兵值守,炮口一致指向天空,保持著高度警戒。
    這些大口徑高射炮放在現在都已經是古董級別的武器了。
    隨著噴氣式飛機速度越來越快,以及防空導彈技術的成熟,中大口徑高炮射程有限、反應較慢、毀傷概率相對較低的缺點逐漸暴露,其地位逐漸被更先進的防空導彈所取代,因此,現在戰爭已經沒有了中大口徑高炮出場的機會。
    現在所謂的防空炮都是小口徑防空炮,自行化、信息化和彈炮結合,別說防飛機,就是防導彈也是可以的。
    但是打大氣生物不一樣,對於小口徑防空炮,比如1130這些近防炮來說,火力過剩且射程不足,作為防禦武器綽綽有餘,卻無法進攻。
    因此在製定計劃之後,他們從倉庫將這些堪稱古董的高射炮拉了出來,這些高射炮火力密度不如近防炮,威力不如導彈,但是對大氣生物來說,確實合適的很。
    更重要的是,它們大多依賴純粹的機械結構運作,不像1130那樣嚴重依賴電力,這在當前環境下顯得尤為可靠。
    目前像是這些高射炮,每艘艦船,包括運輸船上都架設了好幾門,且因為彈藥儲備充足,幾乎根本不用擔心補給。
    “‘那’批彈藥呢?到了嗎?”船長開口。
    陸泉肯定地點點頭,招手示意。
    一名身著外骨骼裝甲的深潛戰士立刻從炮位旁提來一個彈藥箱,放在他們麵前。
    與那些沉睡數十年的傳統彈藥箱不同,這個箱子由明黃色的特種塑料製成,在確保堅固的同時,顯著減輕了自重。
    箱子上麵有類似生化圖標的lOgO,周邊由鐵封密封著,想要打開隻能上軍刀或撬棍。
    那位戰士什麽也沒用,借著外骨骼輕而易舉的撕開了箱子的鐵封,露出了箱內整齊碼放的高射炮特種彈藥。
    陸泉拿起了一枚,這東西足足有手腕粗細,彈殼平平無奇,但是彈頭卻是類似塑料一樣的材質。
    他交給船長:“這就是他們交付的β發散炮彈,裏麵裝填了滅殺大氣生物的β發散劑,目前每門炮都有兩個基數的常規炮彈與半個基數的發散炮彈,後勤也仍然在持續補給,足以進行不間斷的火力覆蓋。”
    一個基數的含義是彈藥基本攜載量基數,不過常規的炮彈數量對他們來說毫無意義,因為目前他們整個國家的軍火後勤都會為他們提供充足的補給。
    難的是這些特種炮彈,不僅需要現在生產,並且還需要補充裏麵的化學品。
    “還有,因為它爆炸產生的是粉塵類的懸浮物,因此極易受到風向影響……”陸泉皺眉:“如果跟上次一樣出現了那種程度的風暴,它的效果很可能不會持久。”
    船長凝視著手上的高射炮炮彈,隨即點點頭,示意自己已經了解。
    這種東西恐怕隻能打到巨獸的軀體中,它的體內可沒有風。
    如果這也無用,沒關係,反正這不是決定性的因素。
    船長將手中的β發散炮彈遞還給陸泉,動作沉穩,仿佛那枚特種彈藥與一件尋常工具並無不同。
    “風向的問題,我記下了。但我們真正的底牌,不靠風,也不全靠這些炮彈。”
    他的聲音不高,但能壓過了平台上永不停歇的海風。
    陸泉一怔。
    他沒有再看那高聳的鑽塔燈塔,也沒有巡視周圍那些昂起炮管、充滿曆史厚重感的高射炮群,而是轉身,走向平台邊緣那間被臨時加固、由他艦隊深潛小隊隊員把守的艙室。
    陸泉和那名深潛戰士緊隨其後,眼神中都透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凝重與敬畏。
    他們都知道船長要去哪裏,也知道那裏存放著什麽。
    艙門滑開,內部的空氣似乎都比外麵要凝滯冰冷幾分,沒有複雜的儀器,隻在房間中央,一個平平無奇的木桌。
    畢竟這裏之前僅僅隻是設備操作間而已。
    裏麵桌上隨意的擺放著一把長槍。
    船長走到桌子前,伸出布滿老繭和海風刻痕的手,握住了槍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