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龍城後續
字數:4311 加入書籤
它就像一道黑暗中的一盞明光,給人勇氣和希望,照亮大漢帝國走向最後的勝利。
而這一年的衛青,才剛剛二十一歲,正是意起風發,精力旺盛的年紀。
龍城之戰的勝利,讓這個年輕人,成功走進了當世各國的眼中。
“……”
時間線拉回到現實。
衛青取得了如此大的勝利,每一個人,都不可能無動於衷。
是以,其實,在得知了情報後,漢朝文武百官,就已經做好了準備。
這是漢朝百年以來,對匈奴戰爭中,第一次的大勝,百官們自然要嚴陣以待。
對於主戰派而言,這場勝利自然是極好的,可是對於主和派而言,這場勝利,卻沒有那麽的好。
……
話歸正題。
第二日,早朝之上。
以丞相田汾、太尉竇嬰為首的文武百官,急匆匆的趕到了大殿。
眾人進入大殿的時候,卻見劉徹坐在龍椅上,卻是一副仰首挺胸,很是得意的模樣,完全不見前幾日的憂愁和不安。
自從十六歲登基以來,整整九年了,劉徹從未像今日一般意氣風發,異常高興。
自劉徹登基以來,在國家最高權力層麵方麵,耗死了自己的祖母的竇漪房後,便開始罷除百家,獨尊儒術,漸漸掌握了大漢帝國這艘巨輪。
可是在對外戰爭方麵,不管是馬邑之圍也好,還是這-次四路大軍齊擊草原也罷,幾乎都失敗了。
劉徹發動的每一次大規模對匈奴的戰爭,不僅花費了大量的物力和人力,也消耗了大漢的國力。
動用幾十萬大軍,就算是對於帝國這種級別的國家而言,也是十分吃力的。
要是動用了幾十萬大軍,最後還輸了的話,甚至可以說是非常的慘重。
帝國這種級別的國家,也承受不了幾次這樣的失敗。
說實話,劉徹登基之後,進行的這一係列的軍事行動,給大漢的民眾們,帶來了非常深重的苦難。
因為幾十萬的大軍在外征戰,所消耗的糧草是巨大的,在這種情況下,朝廷隻能增加賦稅。
而在封建時代,像這種賦稅,隻能平攤到廣大的百姓們的頭上。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贏了的話,那還好說,民族大義得到宣泄,國民們願意勒緊褲腰帶過日子。
可要是輸啊,輸一次還好,次次輸,發生什麽事情,就不一定了。
事實上,前些日子,在朝野和民間的雙重壓力,劉徹的日子,也並不好過。
“……”
隻見,劉徹的手裏麵拿著捷報,對著底下的文武百官哈哈大笑道“衛青全殲天風軍團,打下匈奴聖地,此等功勞足以載入史冊。”
文武百官這邊,見劉徹這麽高興,紛紛附和拍起了他的馬屁。
這份捷報的內容,證據確鑿、鐵證如山。
因為,不論是幾百位匈奴王侯貴族,還是匈奴祭天用的狼紋金塔,皆是弄不得虛假。
事後,隻要一查就可辨明真假,所以說,沒有任何一個人懷疑這份捷報的真假。
劉徹是一位好大喜功的皇帝,也非常在意百年之後,史書刀筆對自己的評價。
別看這場仗是衛青打的,但是,史官把衛青寫進曆史的時候,怎麽也不會漏了他劉徹。
換句話說,這份赫赫戰功,也有他劉徹的一份。
但朝廷究竟應該如何封賞衛青,卻是一件非常嚴肅的政治事件。
這件事情,將會影響到朝廷現有的格局,必須要劉徹與三公九卿認真的討論,才能做出決定。
實際上,朝廷中樞,比較想把這份戰功劃到爵位方麵。
畢竟,衛青已經是二品的將軍,雖然隻是掛得虛職,但是虛職也是二品呢。
衛青今年才二十一歲,官職方麵再提一品,便到了升無可升的地步。
幸好的是,因為前幾年,衛青的那一次犯錯,衛青在爵位方麵,還是白身。
不提升官職,把爵位提高到一個封侯的高度,也能讓人服眾。
話歸正提。
情緒激動的劉徹,從龍椅上站起來,長吸了一口氣,一字一句地斟酌說道“傳朕的旨意,即刻起百官休朝三日,全國賦稅減免一年,官民同為衛家軍賀喜,為大漢賀喜,普天同慶!”
“還有,衛青此舉大漲天朝之士氣,當是朝廷之砥柱,國家之寶璧也,朕心甚慰,思及衛青鎮守邊關多年,亦是成效卓著!
“茲授衛青為關內侯,賞勳田千畝,白銀十萬兩欽此!”
“……”
“臣等遵旨。”
以三公九卿為首的,在場的大大小小官員們,一起朗聲回答。
朝廷方麵,不敢怠慢,立即眷抄幾千份,分發到大漢的四十九個郡。
再說漢朝這邊,迎來了一場建國百年以來,從未有過的大勝,這固然是一件好事。
但朝廷也必須要盡快拿出大筆銀子,犒賞軍隊,安撫人心,再考慮到,其他三路大軍的損失,麻煩事特別多…
而且隨著匈奴的退軍,衛青的崛起,邊疆外患基本上無傷大礙,劉徹也決心解決大漢現有的內患,如銅錢混亂,諸侯王勢大。
而被偷襲匈奴聖地龍城的匈奴人這邊,則更加的不好過。
“……”
金碧輝煌的匈奴王庭內,五步一崗,十步一哨,十幾萬的匈奴王庭騎兵,守在王庭的左右。
王庭金帳內,氣氛壓抑至極。
此舉還大大挫傷了匈奴人的銳氣,軍臣單於本來還在為重創李廣、公孫敖二軍而沾沾自喜,忽聞龍城被毀,聖地被焚,祖先的靈魂,遭到侵辱,頓時樂極生悲,悲極生怒。
“廢物,廢物,全都是沒有用的廢物!”
看著一群跪在地上的匈奴高層,驚怒交加,軍臣單於氣得滿臉通紅,大聲怒罵“兩萬多兒郎,整整一個軍團的編製,祭天聖器也被搶走啊…”
“阿維撫你這個廢物,就算是死了,也要被長生天收走魂魄,用給喂給吞天神狼吃。”
“單於請您息怒!”
帳中一眾匈奴高層,見事情不妙,忙開口勸解。
“息怒,叫本單於怎麽息怒?”
軍臣單於一臉的狂怒,越說越激動,臉色越來越紅。
inf。inf(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