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5章 一代人,一代事
字數:3501 加入書籤
實驗室的臨時負責人周士富看到高級領導和一眾人到來,趕緊小跑過來。
高級領導指著李建勳等人簡單做了一番介紹,然後讓周士富對實驗室的情況做詳細說明。
周士富不敢大意,趕緊帶領眾人邊走邊介紹每一塊模擬地形。
“這一塊是重度鹽堿地環境,含鹽量在04%以上,堿化度在13%以上………”
“這一塊是極幹旱沙漠環境,模擬年降水量不足20毫米,沙質有機質在005%到01%之間………”
“這一片玻璃箱模擬的是重金屬汙染土質,第一個是汞含量嚴重超標,第二個是鉛含量嚴重超標………”
隨著周士富的不斷介紹,一眾人對實驗室的情況和細致程度也有了更深的認識。
同時,他們還注意到,每一個玻璃箱都有詳細的標簽和對應的數據記錄,翻閱起來一目了然、非常方便。
由此可以看出,周士富也不是一般人!
待一圈介紹完畢,不等高級領導開口,四人已經迅速跑到各自關心的區域開始認真觀察。
袁秋實教授率先來到模擬重度鹽堿地形玻璃箱,他先是觀察了一番出苗情況和苗情,又掏出隨身攜帶的工具小心地挖開根部周圍的土壤,觀察根係的發育狀況。
仔細觀察一番後,眼前的景象令他歎為觀止,不禁低聲喃語
“真是令人驚歎,在這種嚴峻的環境下種子根係的根毛數量和長度竟然非常可觀,簡直匪夷所思。”
重度鹽堿地觀察完,袁秋實教授又迅速衝到極幹旱沙漠環境模擬玻璃箱。
任何植物的生長都離不開水,那在極幹旱沙漠環境下種子的生長發育情況又是什麽表現?
通過觀察,極幹旱沙漠地形下苗情雖然略差,但是目前依然保持正常生長的狀態。
而且,如剛才的數據呈現,出苗率確實是百分百。
袁秋實教授眼神中滿是震撼,震撼到腦子裏一片空白,眼前的景象已經打破了他以往對農業的認知。
這種極端地形下小麥種子能發芽成活就已經是奇跡,誰曾想出苗率還會這麽高。
不說別的,就是老百姓在正常的熟地播種都不能保證百分百成活,這個種子在極端地形條件下卻做到了。
當真是恐怖!
不止是袁秋實教授這邊,就是胡興漢、金善衡和李振宏三人這邊也見證到同樣的奇跡。
原本他們內心還有懷疑,但是這一圈下來他們已經相信了超級種子的神奇之處。
這下,徹底征服了所有人。
袁秋實教授緩緩走向李建勳,眼神中滿是欽佩與欣喜,說道
“建勳啊,你為農業領域開啟了一扇全新的大門,之前我們在鹽堿地、荒漠等地形種植的探索與這超級種子相比,實在是小巫見大巫,不值一提啊。”
胡興農教授也走了過來,一臉激動地說道
“這超級種子的潛力實在是太大了,即便現在還沒有最終定論,但是通過目前的情況來看,這條路是能走通的,而且成功的幾率極大。”
“如果能夠大規模推廣,那將徹底改變我們的農業生產方式和農業落後的現狀,咱們國家此後也不會出現缺糧的情況,這可是驚天跨越呀。”
一旁李振宏和金善衡兩人也是頻頻點頭,表示讚同。
“嗬嗬,您幾位過獎了”,李建勳謙遜地笑了笑,說道“這也是我無意間才研究出的技術,後續的推廣與改進仍需要各位前輩大力支持。”
聞言,袁秋實教授一臉正色的說道&nbp;
“建勳啊,謙虛是件好事,但是過度的謙虛那就是驕傲了呀,你研發的種子基因改造技術完全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哈哈哈!”
金善衡教授點點頭,深有感觸的跟著說道
“技術層次運氣還是有的,但是隻能占極少一部分,更多的還需要仰仗自身的實力,不然為什麽這項技術隻有李總工你研究出來了,而我們乃至其他國家都沒研究出來呢?”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不懂這項技術原理的人可能就感覺這個挺厲害、挺驚豔,但是隻有真正接觸到這行、了解其中的原理才能更清晰的感受到這項技術的恐怖之處。”
說到這,金善衡教授停頓一下,掃了一眼袁秋實、李振宏、胡興農三人,這才繼續說道
“袁教授他們三人我不敢說,但是讓我來做這輩子也研究不出來。”
袁秋實、李振宏和胡興農三人聽後瞬間麵露苦笑,連連擺手說道
“老金啊,你這話就刻意抬舉我們仨了,你研究不出來我們就能研究出來嗎?”
“是啊,了解的越多才越能清晰的感受到這項技術的偉大和恐怖之處,李總工領先我們數個層次啊。”
聽到四人連番誇讚,李建勳臉色微紅,即便是他臉皮比較厚麵對這種情況也有點不好意思。
“哈哈,袁教授、李教授,你們就不要再誇我了,誇的我感覺都快待不下去了。”
眾人聞言大笑,沒想到李建勳還有這麽“可愛”的一麵。
笑聲過後,李建勳盡可能的恢複正色,轉移話題道
“現在隻是通過第一輪驗證,後麵還有多個環節通過驗證才能證實超級種子符合推廣的必要條件,接下來咱們應該把重心放到後續環節的討論上。”
“再者說,就算超級種子全程環節驗證成功,緊接著就是麵臨推廣時大規模生產、成本控製、種子防止外泄等問題,咱們應該及早形成方案,避免耽擱時間延誤良機,時間可是不等人的。”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