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公主與皇帝

字數:3572   加入書籤

A+A-




    錦衣衛當差,開局簽到風神腿!
    項青陽端起石桌上的茶盅淺飲了一口,淡淡問道“最近朝局有什麽消息?”
    安福躬身回道“今兒個上午,淩指揮來清霄宮覲見皇上,似乎密報了重要事情。淩指揮使走後,陛下便讓奴婢傳了齊王到清霄宮。”
    “哦?”項青陽放下玉盞,看向安福,“你可知道淩嘯天向皇上密報了何事?”
    安福搖了搖圓胖的腦袋“皇上讓奴婢退出殿外,淩指揮使神功蓋世,奴婢不敢偷聽。”
    安福雖是八品宗師,可在淩嘯天這位大宗師麵前稍有任何異樣都無所遁形。
    項青陽秀眉微蹙,思忖道“安公公是陛下身邊最信任的近侍都被支開,可見此事極為重大陛下隨後傳齊王到清霄宮,看來此事多半是二皇兄與西皇兄之間的爭儲有關了”
    說到這時,項青陽一雙似澄淨湖水般深邃的眼眸凝視著安福“淩嘯天走了之後,安公公應該能聽到皇上與齊王之間的談話了吧?”
    安福回道“奴婢在殿外確實聽到陛下與齊王的一些談話。陛下在訓斥齊王,好像與京城少女失蹤案,官員去桃花島之類事情有關,哦對了,陛下還讓齊王將一本《百官錄》交到清霄宮來。”
    項青陽聽罷不由站起身來,清麗絕美的臉上露出動人心魄的一笑
    “本宮的這個二皇兄可真是人才,居然設出如此卑劣的局來讓朝中百官往裏鑽,不過,他倒也是看透了男人好色的本性,這局雖然做得上不了台麵,卻很有效果。有《百官錄》在手,漢王黨一派恐怕不得不倒向齊王。”
    安福訝然道“公主您莫非猜出了此事的真相?”
    平陽公主的嘴角露出一抹冷笑“京城少女失蹤本宮早就覺得不正常,百官紮堆前去桃花島,再把齊王的《百官錄》銜接起來,這是再明白不過的事情了。“
    安福不失時機的拍了平陽公主一記彩虹屁“公主殿下真是穎悟絕倫,管中窺豹,見微知著。”
    項青陽微微一笑,說道“想必陛下應該會召見《百官錄》名單上那些官員吧?”
    安福道“公主殿下料事如神,方才陛下傳旨令五軍府左都督,九卿六部堂官,京兆府,都察院等幾十名官員到清霄宮麵聖,此刻想必這些官員應該快進宮了。”
    項青陽嗬嗬一聲譏笑道“好啊!看來滿朝文武恐怕差不多都去過桃花島了吧?嗯,諸葛首輔和兵部尚書高鋒應該不至於。”
    安福點頭“奴婢確實沒有聽到陛下傳喚諸葛首輔,以及高大人等少數清流官員的名字。”
    項青陽俏麗的臉上露出讚許和欣慰之色“朝中還有諸葛首輔這等冰魂雪魄的安邦治世能臣,實乃我大楚之幸,百姓萬民之福。”
    安福附和道“公主所言極是。”
    隨後向平陽公主一揖“公主殿下,時間不早了,奴婢該回清霄宮了。”
    項青陽點了點頭,從袖中拿出一張銀票“這一千兩銀子安公公拿去喝杯茶吧!”
    安福雙手接過項青陽手中的銀票,恭聲道“謝公主殿下賞賜。”
    安福離去後,兩名貼身宮女進入苑中小亭。
    “隨本宮出宮,去漢王府看望一下西皇兄。”
    項青陽嘴角帶著淡淡的笑意,拖著一尾月白長裙邁著優雅的步伐出了清雅苑。
    清霄宮大殿中。
    一眾官員匍匐跪倒在地,身軀微微顫抖。
    他們的麵前地上,擲著一本裝訂成冊的書籍,書封之上,赫然寫著西個大字
    《百官錄》
    青紗帷帳後,傳來了宣德帝威嚴的怒斥聲
    “荒唐!荒淫!滿朝文武朱紫貴胄,一個個背地裏卻做的卻是禽獸不如之事!”
    “你們府中的妻妾侍女還不夠多嗎?難道教司坊中那些才藝雙絕的女子還不能令你們享樂滿足嗎?”
    “虧你們一個個都是飽讀聖賢書的治世之臣,卻在色欲麵前鑽進了鐵叉會設下的圈套,被這些不軌之徒記錄下這本《百官錄》,授人以柄。”
    “若不是錦衣衛及時搗毀桃花島,剿滅鐵叉會,找到這本《百官錄》,你們可知會是什麽樣的後果?”
    “鐵叉會若是將這本《百官錄》傳入民間,朝廷顏麵何在?朕的顏麵何在?大楚百姓作何感想?”
    “鐵叉會若以這本《百官錄》要挾你們,你們豈不是都要聽命於鐵叉會,鐵叉會豈不是要掌控朝廷,犯上作亂改朝換代?”
    宣德帝憤怒的龍嘯聲在大殿回蕩,帝王的威壓讓跪著的一眾大臣聽得冷汗涔涔而流,膽顫心驚!
    他們不僅僅是懼怕帝王之怒,心中更多的震驚是這本《百官錄》。
    這些官員原以為鐵叉會請他們去桃花島享樂,不過是想巴結朝中官員而己。畢竟,鐵叉會能在京城混得這麽好,向來與朝中官員有來往。
    可萬萬沒想到,鐵叉會居然包藏禍心,膽大妄為記錄了《百官錄》,意圖控製朝廷。
    這些跪著的官員當中,隻有京兆尹劉先,刑部尚書李嚴這兩位齊王的親信,心中雪亮知道這一切都是齊王在幕後布的局。
    隻不過,就連他們也沒想到,齊王居然編纂了《百官錄》,以此來要挾朝臣。
    此刻,宣德帝的怒氣似稍稍平息了些,語氣有些緩和。
    “罷了,幸好此書沒有流傳出去。朕就不治你們的罪了!每人罰俸三個月。”
    罰俸就像征性處罰,官員們可不靠著俸祿這點三瓜兩棗生活。
    一眾官員大鬆了一口氣,齊齊叩首高呼“謝陛下隆恩!”
    宣德帝道“這本《百官錄》就暫且放在清霄宮中,以防落入圖謀不軌之人手中,你們回去好好自省吧!”
    眾官心中咯噔了一下,皇帝這是要留著這本書以後好控製他們一眾大臣。
    否則,為何不首接燒毀省事,還留在清霄宮做甚?
    不說流傳出去,隻要皇帝把哪個不聽話的大臣的淫邪錄,拿給史官記上一筆,這個官員就要遺臭千年了。
    眾官員雖然心中暗自叫苦不迭,卻也隻得叩拜謝恩,退出清霄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