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7章 麒麟電池再度爆單
字數:4501 加入書籤
[]
101nove./最快更新!無廣告!
海鯨公司的員工都激動的討論著上市工作。
與此同時,網絡上關於海鯨的消息也傳得特別快。
“據海鯨科技內部員工爆料!海鯨將於12月18日在港城上市!”
網絡傳播的速度總是很快,海鯨一萬多名員工,一萬多號人的郵件想管也管不住。
尤其是這種上市的大好事,也的確並無具體保密要求。
網絡上的小道消息,這會兒連江皓發送給員工的郵件都已經被爆出。
當然,沒半個小時。
隨著海鯨科技正式發布公告,海鯨科技即將上市的消息才真正被證實。
同時小道消息的“據員工透露”等字眼也很快小時。
一時間網絡上關於海鯨即將上市的消息,又一次滿天飛的散布。
“海鯨科技於12月18日正式赴港城上市!”
“新的神話即將創造,讓我們關注海鯨科技的上市!”
……
海鯨作為上市前就已經堪比萬億人民幣的企業,大家對它的重視和關注都非比尋常。
政府,投資界,企業界同樣對海鯨抱有期待。
網絡上,眾多遊戲玩家對於海鯨也相繼叫好中。
“隻有江總是真的懂我們電競玩家啊!支持!上市了我一定重倉海鯨科技!”
“同意!HJ戰隊好樣的,海鯨科技好樣的!買買買!”
…
“我就問一句,大家都這麽有錢麽?海鯨科技聽說上百元一股,買一手就得上萬,難道我們不一樣?”、
“隻有我是臭打遊戲的?怎麽我股票賬號連港股板塊的都開不了?”
……
由於HJ戰隊的奪冠效應還在,算上前兩次還未改名期間的LMG公司。
可以說整個HJ俱樂部屬於名副其實的三冠王,榮耀戰隊。
背後的投資人海鯨科技自然是天然得到玩家的喜愛。
隻不過玩家們的支持大都就是在聲勢上幫幫忙,具體股價靠散戶們是撐不住。
江皓這會兒也已經安排下去,由海鯨科技對外進行大力宣傳。
網絡上的消息,如今才是主力真正的開始,關於海鯨的熱搜一條接著一條在各大平台上冒。
此舉自然不是吸引散戶入場,更多的還是通知與企業影響力上考慮。
如今海鯨科技的上市已經成了定局,消息上也早沒什麽可瞞。
甚至說,海鯨科技的上市消息都已經在港交所文件上公告。
鋪天蓋地的上市期待景象,能吸引不少背後的投資機構注意。
哪怕他們知道這裏頭的水分有多少,但也是衡量海鯨科技的其中一個標準之一。
企業形象與企業影響力。
……
兩天後,江皓在海鯨科技的工作暫時告一段落。
手裏的緊急工作都已經提前安排,剩下的都是些日常工作,暫時由副總安排就行。
去港城的飛機是在明天,今天江皓正前往麒麟電池廠議事。
麒麟電池廠的廠區光從外頭看著並沒有什麽特別,甚至也說不上氣派。
不過進入內部後,幹淨整潔,各種叉車,貨車井然有序的場景,看著倒是讓人眼前一亮。
再往裏走,大片的新廠區連地拔起,各種車輛和人都頃刻消失。
江皓沒多逛,此刻已經上了麒麟電池廠的行政樓。
辦公室內,劉青雲與省國資委周主任已經正在雲霧繚繞之中。
這會兒見江皓進屋後才雙雙起身。
“江總,恭喜啊!”
“預祝海鯨順利上市啊!股價大漲啊!”
兩人同樣已經聽說海鯨上市的事,這段時間江皓見客大都是恭喜他公司的事。
“哈哈!謝謝~!”
“能上市我就滿足了,股價什麽的就不多奢求。”
一番寒暄後,江皓在屋內坐下。
今日並無其他人來,主要是周主任約他。
一方麵是新廠區提前好幾個月,於今日算是順利竣工。
另一方麵,是周主任找他談關於麒麟電池廠上市的事。
沒錯,實際就接受騰訊一輪融資的企業,突然間就已經想急著上市。
這也是江皓過來這一趟的原因。
“新廠區投入生產後,產量足夠明年的訂單麽?”
…
“江總,按原本的訂單量是夠的,不過現在怕是還不夠。”
“我們的電池在國內以及國際上都很有競爭力,找我們廠下訂單的企業不計其數。”
“最近這兩個月,國內先後又有四家新能源企業宣布成立,也找我們大規模訂購電池。”
“國外一些老牌汽車業宣布進入電車領域,寶馬那邊的電車項目經理已經跟我聯係過,也是要電池的。”
“這…除非把這些訂單都推了。”
劉青雲臉上有些不舍,上半年推了大部分訂單的事他就已經很後悔。
如今這事又一次發生,這種錢在眼前拿不到的感覺又一次體驗是更加後悔。
“不對啊?新產線不是剛投入建成麽?還不夠產量麽?”
江皓記得年底的新產量幾乎是原先的一倍,按理說足夠滿足生產需求。
哪怕爆單在所難免,但起碼大部分訂單還是能承接的才對。
“江總,不夠啊!小鵬汽車明年的訂單翻了一倍,理想汽車也是,也就小米汽車還沒開始下訂單,不然光這幾家其他的各家車企都沒法接訂單。”
小鵬汽車算是趕上了一波起勢,電車項目跟進的快。
在整個新能源環境的大趨勢下,吃到了第一波紅利。
使小鵬汽車從最早的PPT造車終於是有了真正的實車。
並且銷量還意外的不錯,如今第二輛第三輛車都在緊鑼密鼓的研發中。
其他的車企同樣,甚至還有未來的小米,要不是雷總還在搞車子的基本構架,沒到正式造車的那一環節,不然這剛剛擴了一倍的產量都還不夠這幾家分的。
“你挑著有潛力的汽車企業,盡量把訂單勻一勻。”
“二期工程不是有一小半今天落成了嘛!”
“趕緊再去搞生產線,搞設備,反正公司裏又不缺錢,都先花出去!”
江皓知道這一波新能源真正起勢產量會很猛,但沒想到這已經當年內將產線產量翻倍都不夠訂單量的。
當下也沒招,這種工廠企業的發展不比互聯網企業,有服務器就能迅速吸收全部的流量。
工廠的企業擴張都得一步步來,沒法著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