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2章 海鯨出行的項目敲定

字數:4284   加入書籤

A+A-


    “這個項目,我預備交給蘇總監你來負責。”
    事實上,第五事業線的業務相對來說已經比較龐大。
    若是加上這個重磅的業務,怕是地位直逼第二事業線,甚至能超過胡麗娟的第二事業線。
    從某種情況來說,江皓如今應該杜絕這種事產生,不能讓某條事業線膨脹太快。
    不過誰讓蘇青青對這個項目天然的合適。
    這一點,隻能先把業務做起來後,再考慮日後的內部業務重組打算。
    “江總,我沒問題!”
    “隻是突然要啟動打車的業務是因為什麽?”
    “我認為以目前公司的體量,若隻是在這個行業上布局,其實直接投資滴滴更合適吧?”
    蘇青青第一反應還是從公司整體的發展角度做思考。
    當然,由於海鯨支付的紅包大戰具體內情不太了解,所以思考的方向與江皓所想的不同。
    “滴滴不合適,他們現在估值太高了,還看不上上市的期望。”
    “而且阿裏和騰訊那邊,估計對我們海鯨的融資會有所阻礙,成本不低。”
    滴滴在江皓這裏從一開始就不是備選項。
    在紅包大戰中,拒絕海鯨支付的紅包雖是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
    主要原因是投資與收益不成正比。
    目前滴滴的估值高達600億米元。
    海鯨科技想在裏麵去的一份話語權,這個成本代價可太大了。
    光5%的股份都需要30億米元,真的沒有必要。
    更別提滴滴已經經曆了十幾二十輪融資,內部股權混亂。
    還一直處於虧損狀態,根本無法上市,也看不到上市的希望。
    單純從戰略布局的思考來說,這筆買賣也不劃算。
    萬一要是阿裏和騰訊在裏頭作為股東抬抬價,這個投資行為是更加愚蠢。
    反倒不如跟海鯨支付一樣,直接開幹。
    也不指望能打倒滴滴,能占據一定份額,這裏的投入與產出就足夠劃算。
    “何經理,你最近幫我聯係下Uber,看看對方股東有沒有轉讓股權的,或者接不接受我們海鯨的融資。”
    既然滴滴不合適,江皓是把目標瞄向了Uber。
    這個年初剛剛上市的全球租車出行巨頭。
    上市之初的市值約莫750億米元,如今連續兩個季度的巨額虧損,使得公司總市值隻剩470億米元左右。
    相較而言,既然是從布局考慮出發,江皓是更屬意Uber。
    若是之後海鯨出行能推廣下去,在國內取得一席之地,未來他也不是沒打算嚐試收購Uber,直接將全球的出行業務一次性打通。
    “沒問題,江總!”
    “Uber最近這段時間股價跌的挺狠,應該有不少股東在動搖。”
    “不過總體從目前的盈利能力上來看,還有很大概率會持續下跌,我們需要再觀望一段時間還是立刻著手進行?”
    何文豪清楚這是公司戰略性的投資,意義不同。
    倒是沒有阻止勸說的意思,不過Uber近況的確堪憂,不算是個明智的投資選項。
    跟滴滴一樣,總體業務就是處於虧損狀態。
    “先去去接觸吧,急倒是不用急,挑個盡量合適的時間點接手就行。”
    “目標是一年內拿下10%的股權,初期能收3%~5%也行。”
    “你可以告訴他們,若是戰略性投資的話,We平台可以掛在Uber的服務。”
    “對方如果感興趣的話,融資價格你可以多發揮一下。”
    …
    簡單安排了何文豪的工作,江皓這會兒是重新跟蘇青青聊海鯨出行的項目。
    “這個項目你先讓人把軟件業務搭起來。”
    “具體業務投放,我會安排在海鯨平台,海鯨支付以及其他渠道。”
    “最初第一批的業務,可以考慮我們平台提供車輛。”
    “這車的事我會幫你去談,以采購電車為主。”
    …
    江皓對於海鯨出行其實腦中有想過一定的預案,當下是全數說給蘇青青。
    他的想法不一定對,也不一定可靠,全憑蘇青青自己去考量。
    不過在用車,以及第一批司機扶持上,他會幫忙。
    幾個一線城市包括鬆江市的最初一批業務,他是預備跟小鵬汽車進行合作。
    看看能不能出一個合作的車型,供海鯨出行的司機選用。
    至於電池也可以由最新一代的麒麟電池優先提供。
    這個合作車型的成本價,能壓的很低,且營運起來也會比油車成本低很多。
    在這個滴滴主流還是油車的時期,海鯨這電車的主營思維,還是有一定的競爭力。
    “江總,項目我大致清楚了。”
    “不過您這項目是準備海鯨自己幹?還是會有獨立融資的考慮?”
    “我個人建議您不妨獨立個子公司出來。”
    “若是源頭汽車都由我們公司承擔或者和司機合作承擔,其實成本還挺高的。”
    一輛電車哪怕江皓能壓到10萬元,哪怕初期一萬輛投入分散到全國大城市,光車子的成本都得10個億。
    這還是最理想的情況,實際成本自然不止這些。
    還有大量的隱性成本,當然了對於海鯨科技而言這些反而成了次要。
    支付有海鯨支付可以提供,推廣有海鯨平台掛載,可以說江皓如今基於這麽多積累下,再進行其他業務的創業其實會相當便利。
    一番沉吟後,考慮到鬆江新城的建設成本,以及對Uber的收購。
    江皓最終是點頭,同意蘇青青的方案。
    將海鯨出行整個業務以子公司的方式運營。
    同時是將主意繼續打到了小鵬汽車的何總身上,看看能不能讓對方也加入這個投資行列。
    “這項目我下周董事會上會批複,你初期需要多少資金?”
    …
    “光軟件的話,要不了多少,一兩百萬估計就夠。”
    “不過運營上的成本,包括第一批司機邀請與推廣,以及第一批用戶上可能費用會比較高。”
    “我估計初期保守的話,3000萬還是需要的。”
    …
    “行!資金按你說的來。”
    “這項目盡早安排啟動,你多關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