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亡羊補牢的偽善

字數:4758   加入書籤

A+A-


    行至半道,前方趕來個青衣小廝,攔住了去路。

    “兵憲大人安泰!”那青衣小廝抱拳:“小的是白水縣李家的下人。”

    劉應遇韁繩收緊,戰馬噴著白氣原地踏了兩步,他抬手,身後部隊停下。

    “何事?”

    “大人遠來辛苦,我家老爺有一座府邸,地方寬敞,足夠容下貴軍。

    若是兵憲大人不嫌棄,倒不如將軍隊暫時駐紮在老爺那,老爺已備了上房…”青衣小廝眉目低垂,神情恭敬。

    嘿,有點意思啊,冤大頭自己送上門來了。

    這倒是個新鮮事兒。

    畢竟,他們要真駐紮在府邸,那可還得管飯,就算是尋常飯菜,這幾百張嘴,還都是些壯小夥,花銷可不少。

    劉應遇心中暗自想著。

    "你家老爺如此盛情,本官也不便推辭。"他接著說道:“帶路吧。”

    小廝一聽,忙不迭地側身。

    “大人這邊請,小的這就為大人帶路。”

    白水縣城三麵環山,僅北門有官道通延安府。

    部隊繞了個彎,拐進了縣城城門口。

    城牆年久失修,護城河也見了底,成了一片綠地,城門半掩,鐵蒺藜橫在吊橋前。

    兩個衙役抬著告示牌擠到人前,黃紙上麵寫著今日施粥的人家,卷起的一角,露出未撕幹淨的免稅詔。

    白水縣令董運隆帶著一眾佐貳官,身著官服,在城門口候著。

    早在部隊還未抵達城門,守衛便已快馬加鞭,將消息傳入城中。

    “恭迎兵憲大人!”眾人大禮參拜。

    劉應遇翻身下馬,踏入城門,路過時斜眼瞄了眼那黃紙。

    上麵的人家倒還蠻多,寫了一長串。

    “兵憲大人此番前來,若還未尋得合適的駐紮之處,不妨就到下官家中暫且安頓。

    雖說寒舍簡陋,比不上府邸,但也能讓大人有個落腳的地方。”董運隆微微側身。

    “董縣令有心了,隻是方才已有人家相邀,此事便不再勞煩董縣令。”劉應遇走在隊伍前列。

    董運隆看向那小廝,心中了然,不再多言。

    按照慣例,董運隆一路簡要匯報縣城治安民生,專門的差役在前方開道,兩側百姓避讓。

    聽著縣令的匯報,劉應遇突然開口道:“我從延安一路過來,董縣令可知道這草的事情?”

    “兵憲大人,此乃祥瑞之兆,下官已經上報給了皇上。隻是縣城裏有些愚昧之人,傳言這是妖怪所為。”董運隆一怔,隨即臉上堆起笑容。

    “下官已派人去查,並已把那散布謠言的人抓住!”

    “不知大人,打算在此地休整多久,又要去往何處?”董運隆神色略顯緊張。

    劉應遇思索片刻:“明早便會出發,楊總督令我前去大石川,捉拿王大梁餘孽。”

    大石川,董運隆知道,就在西鄉縣境內,位處漢中,安康中間,西安府的西南方向。

    而西安府,則是在白水縣的西南方向,不會經過澄城。

    為了以防萬一,董運隆問道:“兵憲大人,不知您是否要去澄城?”

    “本官如今當務之急,是趕赴大石川,完成總督交代的任務,晚一秒,說不得那王大梁就跑了,如非必要,本官不會去那澄城。”劉應遇認真道。

    嗯,雖然說刻不容緩,不過那澄城,是必要去的。

    劉應遇的話,模棱兩可,但在董運隆耳中,就是另一個意思了。

    在董運隆眼中,劉應遇可是陝西境內,目前來說算是為數不多,幹實事有聲望的武將。

    懂了,那就是不會去。

    “兵憲大人,下官的任期已到,得不過如今外麵兵荒馬亂,下官實在憂心。不知大人能否在離開時,派兵護送我一程,至西安便可。”

    董運隆趕忙說道:“此次若能蒙您派兵護送,下官願以五百兩紋銀聊表心意,略酬大人相助之恩。權當是給護送將士們的酒錢。”

    破壞水泥路的計劃,很成功。

    幫他拖延了部分時間,現在他已經能夠跑,該跑了!

    雖然是平調,但也足夠董運隆離開這鬧了仙災的地方。

    “可!”

    劉應遇同意了。

    接著往裏走,巷子來往的人很少。

    不過很快,劉應遇便知道了緣由。

    轉過兩道街口照壁,米香撲麵。

    朱漆大門前,支起三口大鍋,饑民捧著粥碗,身形臃腫的鄉紳正站在門口,握著粥勺,親手盛著稠粥。

    那身形本該穿著錦緞,卻憋屈的擠在麻布中,布料被撐得緊繃,繃在圓肚皮,粗胳膊上,金線暗紋在領口隱現。

    “您老慢用,多吃些,吃飽才有力氣!”

    老嫗伸手接碗,李鄉紳的胳膊肘微微往裏麵縮,恨不得離老嫗八丈遠。

    他斜眼,便見了那帶著兵器的劉應遇,粥勺給了旁邊小廝,拂拂麻布衣衫,笑臉迎了上來。

    “這位便是我家老爺。”小廝介紹道。

    “哎呀呀,今日大人駕臨,真是讓這小縣城蓬蓽生輝啊!”李鄉紳上前,抱拳道。

    “嗯。”

    劉應遇平靜點頭。

    又沒有啥好處,他又不求人,何須對這些人客氣。

    這些個鄉紳呐,惜命得很,骨頭都賤,越是客氣,他還越是不得勁。

    “大人一路奔波,肯定累了,我這就命人帶您去歇息。”李鄉紳權當沒見這態度,笑意更濃。

    經過那大鍋,劉應遇瞥了一眼,那鍋裏熬的,是新米,而且很是濃稠。

    他抬眼望見那粥棚梁柱,敏銳的發現,那新刷的桐油遮不住抓痕,像有人被吊著十指,掙紮留下的痕跡。

    亡羊補牢嗎?

    劉應遇明白了過來。

    畢竟誰閑得沒事,放著好好的綢緞不穿,套上麻布,總不能是腦子被門夾了。

    一行人被帶著,到了府內。

    李鄉紳忙前忙後,指揮著下人安排房間,又命人準備茶水點心。

    “這李老爺,雖然長得胖了些,倒還算是不錯,恐怕和咱們要去見的那鄉紳相比,也差不多了多少。”楊鶴親信由衷感慨。

    他是真心覺得,這鄉紳不錯。

    自打跟在楊鶴身邊,在那陝西境內逛了一圈,他覺得自己的底線已經一降再降。

    ”哼,他們和那些劫掠村子的官兵又有何區別?不過一個明,一個暗罷了。”劉應遇冷哼一聲。

    “這些米糧,說到底還不是從百姓口糧奪來的,如今隻是把他們手裏搶來的還回去了一小撮,百姓就得感恩戴德。”

    平日裏作威作福,如今不過是聽聞澄城之事,害怕引火燒身,才臨時做戲。

    雖然董運隆說,傳播謠言的人已被抓住,但他總覺得,妖怪之說,和這些人脫不開幹係。(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