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土倫戰役,拿破侖一戰成名

字數:4809   加入書籤

A+A-


    第章  土倫戰役,拿破侖一戰成名

    【年,因父親離世,年僅歲的拿破侖提前從軍校畢業,加入拉塞爾軍團,擔任炮兵少尉。】

    【年,法蘭西大革命爆發,深受啟蒙思想熏陶的拿破侖對此感到格外興奮。】

    【然而,當他親眼目睹起義者殺死路易十六的衛兵,而這些士兵毫無反抗時,他內心卻充滿了輕蔑。】

    【他曾在信中寫到:“倘若路易十六當時能跨上戰馬,勝利本來會屬於他。”】

    ......

    朱棣點頭,很是認可這句話。

    當時巴黎城中有著三萬的兵力。

    路易十六調過來的軍隊是不是精兵難說,但至少也是經過訓練的軍隊,也應該是每人配備了一杆火槍。

    起義軍從榮軍院繳獲了.萬支步槍和十多門大炮,進而在巴士底獄找到了彈藥。

    雙方人馬火力相當。

    而起義軍隻是一群平民百姓,路易十六的衛兵經受過訓練。

    這樣看來,雙方實力應該是差不多的。

    如果路易十六當時能果斷召集起這三萬兵力,奮起反抗殊死一搏,那結果也不一定就是輸。

    若是勝了,就沒有之後的君主立憲,外敵入侵這回事了,路易十六繼續穩坐皇位。

    若是敗了,也能保留帝王的尊嚴,留下千古美名。

    一個皇帝在戰鬥中死去,也算是死得其所。

    而路易十六卻是直接下令退兵,最後難逃被公開審判推上斷頭台的下場。

    朱棣開口道:

    “老大,瞻基,你們千萬要記住了,一位合格的帝王,萬萬不可優柔寡斷。”

    “咱大明的皇帝,一定要硬氣!”

    朱高熾和朱瞻基一臉凝重,鄭重回複道:

    “兒臣(孫兒)明白,謹記父皇(爺爺)教誨!”

    ......

    【年,法蘭西的形勢已到了萬分危急的時刻。】

    【雅各賓派上台執政,隨著羅伯斯庇爾頒布了總動員令,拿破侖也迎來了人生中的首次重大機遇——土倫戰役。】

    【土倫港,作為法蘭西南部至關重要的軍事港口,不僅停靠著0艘戰艦,更是囤積了大量彈藥物資。】

    【月,保皇黨叛軍與鷹國海軍勾結,成功占領了土倫港,這一舉動如同扼住了法蘭西南部海岸的咽喉。】

    【形勢緊迫,法蘭西必須搶在敵方援軍抵達之前收複土倫港,否則後果將不堪設想。】

    【年月,法蘭西派遣了一位名為卡爾托的指揮官,率領000人向土倫港進軍。】

    【然而,這位卡爾托指揮官,此前竟是一位畫家,雖然政治立場堅定,但對軍事戰略和戰術卻一竅不通。】

    ......

    “這不是胡鬧嗎?”

    “畫家還能行軍打仗!”

    程咬金目瞪口呆。

    畫家身體柔弱不能自理,長途跋涉行軍都成問題。

    這個畫家看著也不像是辛棄疾那種表麵詩人,其實猛男的人啊。

    法蘭西是實在沒人了嗎?

    李世民卻是笑了。

    “若是沒有此人。”

    “哪會有拿破侖嶄露頭角的機會呢?”

    接下來,要麽是這個指揮官身死,拿破侖主持大局。

    要麽就是指揮官提拔拿破侖,拿破侖大放異彩吧。

    ......

    【在激烈的戰鬥中,卡爾托的炮兵副官不幸受傷,無法繼續履行職責。】

    【因此,他麵臨著一個緊迫的選擇:提拔一名新的炮兵指揮官。】

    【這個人,就是拿破侖。】

    【拿破侖向卡爾托提出,土倫城的防禦工事堅固無比,若強行攻堅,恐怕法軍會遭受慘重損失。】

    【他繼續深入分析,叛軍之所以如此囂張,全因鷹國艦隊的支持。】

    【如果他們能占下土倫港西南部的海角,那麽港口內的軍艦將完全暴露在炮火的攻擊範圍內了。】

    【屆時,鷹國海軍必將撤退,叛軍也將土崩瓦解。】

    【拿破侖的計策雖妙,但要實現卻並非易事。首先便是攻克扼守海角的堡壘,而那裏正是鷹軍重兵布防之地。】

    【為了突破這道防線,拿破侖不懼敵軍炮火,毅然將炮兵陣地設在距堡壘僅00米的地方。】

    【戰鬥一打響,拿破侖便身先士卒,衝鋒在前。】

    【他的坐騎不幸被鷹軍炮彈擊中,他本人也身負兩處傷,其中大腿更是被一發刺刀紮穿,傷勢嚴重,險些需要截肢。】

    【在他的鼓舞下,法軍士氣大振,最終成功攻下海角,逼退了鷹軍,收複了土倫。】

    ......

    “不錯,此人堪稱有勇有謀!”

    李世民開口稱讚。

    一個初出茅廬,默默無聞的青年軍官,第一次上戰場,就有著過人的戰略眼光。

    準確判斷出,要收複土倫港必須先要占領西南部的海角。

    還不懼敵人炮火,勇於衝鋒陷陣。

    甚至自己嚴重負傷也毫不畏懼。

    這作戰勇猛程度,不輸於自己啊!

    ......

    【在土倫戰役中,拿破侖還結識了一位日後與他並肩作戰的戰友——馬塞納,這位後來被譽為“勝利的寵兒”的將軍。】

    【在之後的意大利戰役中,兩人將再次聯手。】

    【憑借在土倫戰役中的卓越表現,拿破侖名聲大噪,贏得了羅伯斯庇爾的青睞。】

    【因此,年僅歲的他得到了破格提拔,晉升為準將,可謂是平步青雲。】

    【然而,就在次年,羅伯斯庇爾就因政治鬥爭失利被推上了斷頭台。】

    【受羅伯斯庇爾牽連,拿破侖也身陷囹圄,被捕入獄,還曾一度麵臨死刑的威脅。】

    ......

    這樣的轉折讓各朝百姓紛紛瞠目結舌。

    年輕的將軍一戰成名,本該憑著赫赫戰功平步青雲,扶搖直上。

    誰料,好景不長,就仕途盡毀。

    然而,對於各朝的皇帝們來說,這似乎又在意料之中。

    畢竟,拿破侖是羅伯斯庇爾一手提拔起來的,當羅伯斯庇爾失勢後,他難免會受到牽連。

    新上任的政權又怎會容忍一個有軍功在身的將領威脅自己的地位呢?

    於是,他們的目光又投向天幕。

    想看看拿破侖如何再度崛起。

    :..0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