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為什麽宋朝比西晉更招罵?
字數:4690 加入書籤
此時,彈幕彈出。
“曆史上的這兩位,就是我的意難平。”
“諸葛亮+嶽飛,華夏估計得多兩個直轄市,莫斯科和聖彼得堡。”
“1800年後,我還是希望丞相能贏。蜀國得天下,就不會有五胡亂華。”
“你為我臨陣討賊,我為你坐鎮後方。”
“皇帝:劉禪,丞相:諸葛亮,大將軍:嶽飛,太子:李世民,這個陣容誰能破。”
......
李世民嘴角抽了抽。
這個“太子李世民”,又把他內涵到了。
他自然是從後人的視頻和彈幕中,猜測到了南宋的曆史。
若是北伐勝利,就要迎回徽欽二帝。
而他作為“太子”,自然是要發動玄武門之變來迎接徽欽二帝。
李世民忍不住扶額。
玄武門之變這個梗,真是無處不在。
正在此時,下一個視頻開始播放。
【為什麽宋朝比西晉更招罵?】
......
趙匡胤本來看著上一個視頻時,就感覺心中很是窩火。
嶽飛本來收複失地勝利在望,就差臨門一腳,偏偏就在這關鍵時刻,被皇帝連發十二道金牌,硬生生被召回。
接著便是冠以莫須有的罪名,慘遭殺害。
他的後代,怎麽會如此窩囊,還迫害忠良!
他知道,其中有很大原因是秦檜小人的挑唆。
但是,這樣的結果,趙構難辭其咎!
想到這裏,趙匡胤臉上的怒火更盛。
自從這天幕現世開始,他就沒有開心過。
想當年,他杯酒釋兵權,削藩鎮、平內亂,為的就是天下太平。
作為宋朝的開國皇帝,他推行了許多政策。
如加強中央集權、實行更戍法等,為大宋打下了一個他自認為良好的框架。
他希望大宋是穩定,又繁榮的。
毫無疑問,大宋是富庶的。
本來以為後人會經常誇誇大宋呢,結果大宋總被後人說是“大慫”。
他從最初的震驚到辯解、憤怒,最終都歸於無奈和痛心。
即使他給大宋定好了框架又如何。
最終還是被後代霍霍的不成樣子。
想到這裏,趙匡胤兩手一攤。
罵吧,罵吧!
虱子多了不怕癢!
......
【為什麽大家天天罵宋朝菜,卻沒有罵西晉菜?】
【這個好比,你會天天在食堂裏罵飯做的很難吃,但你不會天天去罵廁所粑粑真臭一樣。】
......
各朝代的古人聽到這個比喻,一時之間都愣住了。
經過一番思索,他們覺得貌似很有道理的樣子。
宋朝就是難吃的飯,西晉就是茅坑的粑粑。
怎麽說呢。
話糙理不糙。
......
【宋朝最遭人罵的,不是因為輸。】
【而是因為宋朝頂著全球首富和科技大佬的光環,去當舔狗啊!】
【所以罵宋朝的本質是,哀其不爭。】
......
趙匡胤本來已經是擺爛的態度了,結果後人一開口就是暴擊。
舔狗啊!
宋朝在後人眼中就是舔著金人的狗!
這一刻,趙匡胤在心中無能狂怒!
......
【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一舉解決了晚唐之後的五代十國的亂局。】
【宋朝的經濟文化,在華夏曆史上也屬於登峰造極。】
【但就是這個宋太宗趙光義上演了驢車漂移,也收不回燕雲十六州。】
......
趙匡胤腦袋裏突然出現了幾個大大的問號。
這“驢車漂移”是什麽鬼,他已經不想去猜了。
他的注意力全部在“宋太宗趙光義”這個字眼上。
趙光義,他的弟弟,做皇帝了?!
他的兒子尚在,不應該是他的兒子做皇帝嗎?!
究竟發生了什麽變故?!
趙匡胤的思維迅速運轉,推測著各種可能性。
是他的兒子遭遇了不測嗎?
還是弟弟趙光義用了什麽不正當的手段奪取皇位?
他和趙光義兄弟情深,兩人共同經曆了五代十國的動蕩歲月,趙光義怎會做出這等事來?
而趙光義繼位後,也沒有守好他打下的江山,丟了燕雲十六州。
趙匡胤漸漸攥緊了拳頭怒火在胸中翻騰。
後人罵宋朝,就是從趙光義開始。
他這弟弟,到底還做了什麽好事?!
......
【趙佶父子靖康之恥,捆綁出道。】
【趙構十二道金牌,追殺戰神,歲幣稱臣。】
【前後折騰了三百多年,最終最後一任皇帝崖山跳海。】
【宋朝,總給人一種“學霸跪舔學渣”的荒誕感。】
......
永樂年間。
朱棣不自覺的點了點頭。
後人評價的沒錯,宋朝就是總給人一種荒誕的感覺。
明明經濟、文化、教育、科技都空前繁榮,卻對外總是硬不起來。
動不動就議和。
後人或許是覺得宋朝不應該是這個水平,不應該龜縮一隅,不應該隻有這麽一個割據的局麵。
就算宋朝挨揍了,也不應該被揍這麽慘。
朱棣撇了撇嘴,又不自覺的挺直了胸膛。
宋朝和明朝相比,就差了許多嘛。
後人可是評價,明朝是華夏曆史上最硬氣的朝代來著。
......
【同時宋朝士大夫獨創的,“跪著要飯還要寫小作文”的絕技。】
【一邊給遼金西夏打錢簽條約,一邊在奏折裏高呼要收複失地。】
【總是這種又當又立的綠茶作派。】
【所以,現在網友經常就罵宋朝了。】
【更多的是出於一種,怒其不爭,恨鐵不成鋼的批判心理。】
【罵聲自然是會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