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泛舟湖心亭,夜讀孤山寺

字數:4262   加入書籤

A+A-


    各朝古人點點頭。
    既然守不住祖產,那就直接賣掉,這倒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隨即,各朝古人又開始了感慨。
    若是蘇小小是男子,興許她還有東山再起,重振家族的機會。
    奈何此世道,女子經商,實在是難以有所作為。
    所以,蘇小小為求生計,隻好開門迎客。
    ......
    【曾經有個姓錢的富商帶著重金求見,想著納蘇小小為妾室。】
    【富商許諾,隻要蘇小小答應了這門親事,定保她重振門楣,享盡一世榮華富貴。】
    【就連乳母都苦口婆心地勸說,不行咱就嫁了吧。】
    【可她卻隔著珠簾念了句,我愛的是西湖的山,可不是你家的仙。】
    ......
    各朝古人感慨著。
    雖然蘇小小隻有十幾歲,卻有自己的主見。
    雖然身份低微,卻不貪圖別人的榮華富貴。
    如此品性的女子,又因何香消玉殞呢?
    ......
    【某天,州府大人想讓她去唱曲,但礙於顏麵,便派下人去傳她過來。】
    【蘇小小本來不想前去,但官府的人也不好得罪。】
    【若是貿然拒絕,恐怕橫遭禍端。】
    【於是,她故意遲到了半個時辰,進門便解釋,是山水拖住了她的車輪,望大人見諒。】
    ......
    各朝古人忍不住噗呲一笑。
    好可愛的解釋。
    山水拖住了她的車輪,還怪有趣的嘞。
    ......
    【一曲唱罷,州府大人指著庭外一株梅花,讓蘇小小作詩。】
    【蘇小小盯著枝頭未開的花苞說,梅花雖傲骨,怎敢敵春寒,若更分紅白,還需親眼看。】
    【這首詩,表麵上是在說梅花,實際上卻在懟那些瞧不起她的權貴。】
    【你若真懂我,就該放下架子,親自來見我。】
    【這就是一個未成年的小姑娘,骨子裏透露出來的傲氣。】
    ......
    此時,這位並未親自去邀請蘇小小的州府大人孟浪,臉上露出一絲無奈的笑意。
    當時時任上江觀察使的他,初到杭州便知道了蘇小小芳名,並傾慕於她。
    他想要一親芳澤,奈何身份限製,又不好親自登門造訪,隻好派遣下人前去邀請。
    可是,下人竟然請了好幾次,蘇小小才赴宴府中。
    初見蘇小小,他隻覺得驚為天人!
    而蘇小小脫口而出的遲到理由,他也是聽得氣笑了。
    所以,他有些生氣,想要刁難一下蘇小小。
    他便指著庭外一株梅花,讓蘇小小作詩。
    沒想到,筆墨紙硯都還沒來得及取來,蘇小小就已經脫口而出,吟出了那首詩。
    這首詩不卑不亢,一語雙關,他自然是欽佩不已。
    同時,他還感覺有些臉紅,自己同一介女子置什麽氣。
    於是,他在好生招待蘇小小後,便將其送回了西泠別館。
    想到這裏,孟浪唇角微揚,臉上泛出一股笑意。
    蘇小小,既可愛又傲嬌得緊呢!
    ......
    【要說真正讓文人瘋魔的,還是她對待感情的那股狠勁。】
    【一年春日,她駕著油壁車路過蘇堤,不小心驚了貴公子阮鬱的青驄馬。】
    【兩人目光相撞時,湖麵上恰好飛過一對白鷺。】
    【她當場吟出,何處結同心,西陵鬆柏下。】
    【阮鬱翻身下馬,笑著作揖說,原來你就是讓錢塘紙貴的蘇小小。】
    【兩人一見鍾情。】
    ......
    想起初見時的場景,蘇小小唇邊不自覺的漾起一絲微笑。
    四目相對時,兩人便暗生情愫。
    一切都順理成章。
    ......
    【在接下來的三個月,阮鬱的青驄馬天天停在蘇小小的竹樓前。】
    【兩人攜手泛舟湖心亭,夜讀孤山寺。】
    【就連刻在寶珠塔上的詩句,都是一唱一和。】
    【但好景不長,阮鬱的宰相父親阮道,聽說兒子跟歌妓交往過甚,很是生氣。】
    【於是,阮道謊言稱病,將阮鬱誆回家中。】
    【臨別之際,阮鬱滿眼含淚的說,等我,我一定會回來找你。】
    【可蘇小小心中雖如刀絞般疼痛,卻還是擦幹眼淚,努力擠出一絲微笑說,你有你的功名路,我有我的山水洲。】
    【既然結局已經注定,那就各自大步往前走。】
    【莫要回頭,隻願彼此安好。】
    ......
    蘇小小內心苦澀。
    阮鬱這一走,便沒再回來過。
    盡管如此,她還是苦苦等了阮鬱兩年,隻因她還心存一絲希望。
    其實,她心裏比誰都清楚,在門閥森嚴如鐵的時代,愛情就像西湖上隨波逐流的浮萍,脆弱無依。
    那些世俗的眼光,就像一道道無法跨越的溝壑,橫跨在她與阮鬱之間。
    所以,與其哭到暈厥,不如放手活得漂亮。
    ......
    【更讓人津津樂道的,還是她出手幫鮑仁的事。】
    【那是個秋風蕭瑟的傍晚,她在斷橋邊看見一名書生對著湖水長籲短歎。】
    【隻見書生的衣袍下擺浸在水裏,泡得發白,手中卻還捧著本殘破不堪的《漢書》。】
    【一打聽她才知道,鮑仁從廣陵來,盤纏早已用盡,無法趕考。】
    【旁人譏諷,窮酸書生沒前途。】
    【而蘇小小卻讓人打開妝匣,將母親留下的玉鐲塞給他。】
    【她說,這鐲子拿去換些盤纏,足夠你一路到京城。】
    【若中了進士,回來給我帶句真話;若沒中,便當我是接濟了一位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