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古代皇帝為什麽立長不立幼?
字數:3843 加入書籤
經過這一番解讀,各朝古人似乎懂了蘇小小的故事能流傳千古的原因。
出身富貴,卻不戀榮華。
身處風塵,卻守住本心。
遇見過愛情,卻不困於情網。
幫助過寒士,卻不求回報。
蘇小小的品性,早已超越了身價顯赫的千金小姐。
她雖一生短暫,但卻活的漂亮!
在各朝古人的感慨中,下一個視頻開始播放。
【古代皇帝為什麽立長不立幼?】
......
李淵看到這個標題,感覺似乎生吞了黃連一般,有口難言。
自古以來,皇位傳承都是嫡長子繼承製。
他立李建成為太子,自然是合乎情理。
李建成也絕非庸碌無能之輩,能在朝堂之上安定局勢,處理政務。
在他的想象中,李建成在朝堂之上運籌帷幄,李世民在軍中縱橫捭闔,形成相互製約的局麵。
如此一來,他便能更好地掌控局勢,這樣有利於維護朝廷的穩定。
而在唐朝建國初期,局勢尚不穩定,李世民需要常常率兵征戰四方,開疆拓土。
時間久了,李世民在軍中的威望越來越高。
他開始擔心李世民功高震主,和朝中大臣結黨營私,奪取自己的皇位。
他甚至有心敲打,和李世民講漢景帝劉啟與弟弟劉武的典故,暗示他應該懂得避嫌。
他當然希望兄弟幾人能兄友弟恭,共同治理好這來之不易的江山。
隻可惜,不知道從何時開始,兩人之間劍拔弩張。
李建成培植自身勢力,甚至聯合李元吉,打壓李世民。
最終,李世民發起了噩夢般的玄武門之變。
而他,被逼成為太上皇。
想到這裏,李淵心中莫名生出幾分煩悶。
......
洪武年間。
在大明開國之初,朱元璋就立下了“立長不立幼”的規矩。
隻因他看到了太多廢長立幼的曆史教訓。
漢武帝劉徹廢太子劉據而立劉弗陵,最終導致了七國之亂。
隋煬帝楊堅廢太子楊勇而立楊廣,楊廣即位後,荒淫無道,導致隋朝迅速滅亡。
唐太宗李世民廢太子李承乾而立李治,雖然李治即位後也算是治國有方,但晚年政權交接不當,武則天趁機篡位。
他太擔心兒子們之間的明爭暗鬥,讓剛剛建立的大明王朝滅亡,正如同隋朝二世而亡。
於是,他直接立嫡長子朱標為太子。
朱標也不負眾望,是所有人心中的完美太子。
若是標兒能順利繼位,想必所有的弟弟都不敢生出謀反之心。
想到這裏,朱元璋眼神一黯。
為何,標兒偏偏就早逝了呢?
......
【為什麽曆朝曆代的皇帝,都要立長子為儲君呢?】
【即便長子並非天資最聰穎,甚至在旁人眼中顯得有些蠢笨。】
【難道直接挑選一位才德兼備的皇子為儲君,不是更為明智的選擇?】
......
各朝百姓都不懂“立長不立賢”的道理。
當然,各朝百姓遠離朝政中心,每日操心的是柴米油鹽,不懂立太子的彎彎繞繞。
他們隻隱隱約約覺得,每逢易儲,就必定會掀起一陣腥風血雨。
但是,他們都希望未來能有一位賢明、體恤民情的君主。
希望儲君更替之時,賦稅能少一些,徭役也能少一些。
這樣,他們的日子也能好過一些。
於是,各朝百姓都麵露不解,隨即向天幕看去。
......
【要是你真這麽認為,那可就把皇帝的心思看得太簡單了。】
【你以為那些高高在上的帝王,不想把江山托付給最有能力的人嗎?】
【他們比誰都想。】
【隻是很多時候他們不敢,也不能。】
【你若是不信,咱們不妨設身處地一番。】
......
各朝百姓此時更加疑惑了。
這江山社稷是祖宗的基業,是皇帝的心血。
皇帝們怎麽會不希望這江山,能在未來的繼承人的手中愈發繁榮?
立太子,還不是皇帝一道詔書的事。
皇帝還能有不敢立的人,不敢做的事?!
......
【你是當今聖上膝下最年幼的皇子,自小便被眾人視為與儲君之位無緣的閑散賢王。】
【在你父皇登基之初,便遵循祖製,將你的長兄冊立為東宮太子。】
【那年你不過五歲,天真浪漫,懵懂無知,心思全在嬉戲玩耍之上。】
【你的兄長們,對你這個構不成任何威脅的小弟弟,也大多表現的相當友善。】
【就連那尊貴無比的太子殿下,偶爾也會差人送來一些新奇的小玩具。】
【然而,平靜的日子,在你15歲那年時起了波瀾。】
【宮闈之中忽然暗流湧動,流言四起。】
【有人說,太子行為不檢,私下結交一幫狐朋狗友,更是與一幫無所事事的清談文人過從甚密。】
【也有人說,太子在府邸夜宴時,大肆妄議國事。】
【還有人說,太子模仿你父皇的口吻,來調侃朝中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