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 開眼看世界第一人

字數:4225   加入書籤

A+A-


    此時,彈幕彈出。
    “立嫡長子,就是試圖減少皇位的爭奪。”
    “長子是客觀事實,賢子是主觀能動性。”
    “秘密立儲,看來還是很有優勢的。”
    “再英明的皇帝也會有老死的一天,那些權臣也要為自己的家族未來考慮,必須站隊。”
    ......
    楊堅瞬間就懂了。
    立長為安,立賢必亂。
    賢與不賢,可以偽裝,難以辨別。
    但長幼嫡庶,一目了然。
    楊廣,必然是個裝貨!
    想到這裏,他立馬拉住獨孤伽羅的手,大聲喊道:
    “太子楊勇不能廢!”
    “雖然楊勇好色了一點,但是立他安全!”
    楊堅不知道哪根筋搭錯了,又補充了一句:
    “好色又不會過多影響朝政!”
    獨孤伽羅看著天幕,已經對要廢太子一事本來已經有些鬆動。
    結果楊堅提到“好色”,這又讓獨孤伽羅炸了毛。
    她堅持一夫一妻製,楊勇冷落正妃元氏,專寵雲昭訓,本就惹她不快。
    此刻,楊堅竟然能說出這種話,這讓她更加憤怒。
    她有些懷疑,是不是楊勇間接的影響了楊堅。
    今日敢說“好色又不會過多影響朝政”,明日豈不是要直接納妃?
    她冷哼一聲,口吻不容置喙:
    “此事再議!”
    就在楊堅還想要說些什麽之時,下一個視頻開始播放。
    【林則徐:近代開眼看世界第一人。】
    ......
    各朝古人對“林則徐”這個名字有些印象。
    在天幕現世後的第一個視頻中提到過。
    林則徐虎門銷煙。
    既然他是在兩千年曆史裏能夠單獨拎出來的人物,那必定是在華夏曆史中舉足輕重的人物。
    想到這裏,他們也對林則徐的生平充滿好奇。
    ......
    【他是大清朝唯一敢坐在椅子上與皇帝暢談的人,是近代塞防論的先驅。】
    【他親手繪製的作戰地圖,為華夏收複疆省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有人說他是嚴禁鴉片,抵抗西方列強侵略的民族英雄。】
    【也有人說,鴉片戰爭是因他而起。】
    【他就是華夏近代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則徐。】
    ......
    左宗棠看著天幕中林則徐的AI形象,一時之間百感交集。
    早年間,他就對林則徐禁煙的事跡十分敬佩。
    隻可惜,林則徐禁煙有功,卻又遭流放。
    明明是民族英雄,何苦至此啊!
    ......
    【林則徐,字元撫,於公元1785年誕生於閩省侯官一個書香門第。】
    【父親林賓日,是嘉慶年間的貢生,在當地以教書為業,頗有聲望。】
    【林則徐4歲時,就開始在父親的私塾讀書。】
    【在父親的悉心栽培之下,林則徐天賦盡顯。】
    【他6歲便能寫作文章,8歲在學堂上寫出了“海到無涯天作岸,山登絕頂我為峰”的豪邁詩句,語驚四座。】
    【林則徐19歲中舉,在26歲時,以殿試二甲第四名的成績被選為庶吉士,擔任翰林編修。】
    【他在翰林院待了7年後,被派到外地任職。】
    【先後擔任贛省南昌考官,江南道監察禦史等官職。】
    ......
    各朝古人頓時對林則徐的早慧欽佩不已。
    四歲,大部分孩子都還處於懵懂無知,隻知道嬉笑打鬧的階段。
    而林則徐,已經開始讀書寫字。
    再長大一點,便能做出如此氣勢磅礴的詩句。
    這足以看出他的文學天賦和遠大誌向。
    而他亦是不負眾望,不到二十歲,便已中舉。
    少年舉人,尤其難得。
    之後他更是仕途順遂,雖然級別不高,但卻責任重大。
    作為贛省南昌考官,他肩負著為國家選拔人才的重任。
    作為江南道監察禦史,他對地方官員有著監察之責。
    江南地區經濟發達、人口眾多,政務複雜,監察工作難度極大。
    或許,正是這些責任重大的工作,才讓林則徐逐漸成長為一個國家的中流砥柱。
    ......
    【道光初年,林則徐就以自己的才能引起了道光帝的注意,開始受到重用。】
    【他在農業、漕務、水利、救災、吏治等多個領域,都成績卓著。】
    【林則徐明察秋毫、公正清廉,一心為民。】
    【所到之處,百姓無不交口稱讚,紛紛尊稱他為“林青天”。】
    【公元1838年,時任湖廣總督的林則徐向道光皇帝上書,痛陳西方國家對華夏大量傾銷鴉片的危害。】
    【若再不采取措施加以禁止,長此以往,中原將無可禦敵之兵,且無可充餉之銀。】
    【道光皇帝讀後大為所動,意識到禁煙之事已刻不容緩,隨即傳召林則徐進京。】
    【在京期間,道光皇帝每天都要召見他。】
    【君臣二人圍坐在一起,商談禁煙之事。】
    ......
    各朝古人都有預感。
    這將是一場關乎華夏命運的禁煙行動!
    ......
    【起初,道光帝特許林則徐可以在紫禁城內騎馬。】
    【但騎馬上朝太過於招搖,林則徐便向道光帝坦言,自己實在不習慣騎馬。】
    【道光皇帝卻說,既然騎馬不習慣,那就坐轎子上朝好了。】
    【不僅如此,道光還允許他跪在柔軟的毛毯上覲見,甚至還允許他坐在椅子上與皇帝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