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 抽象的郭元振
字數:4325 加入書籤
想到郭元振此人,武則天就感到一絲好笑。
郭元振出身太原郭氏名門,家族背景顯赫。
在綁架人口之事被召入京後,郭元振呈上《寶劍篇》。
詩中雲,“君不見昆吾鐵冶飛炎煙,紅光紫氣俱赫然”。
何其豪邁!
這樣的詩句,打動了她。
她覺得此人行事雖然不羈,但卻極有才華。
所以她不僅赦免其罪,還任命他為右武衛鎧曹參軍,後又升至奉宸監丞。
於是,武則天的視線投向天幕。
她想看看,她看人的眼光到底準不準,郭元振又做出了何功績。
......
【郭元振這人很抽象,不僅掠賣人口,還自己鑄私錢。】
【但是自己家中卻是一貧如洗,賺的錢都給了自己的窮苦朋友。】
......
各朝古人心中又升起了無數問號。
自己一貧如洗,卻是不惜違法接濟自己的朋友?!
這多少有些離譜啊!
......
【拋開這些爭議之舉,郭元振又是個文武全才。】
【進士出身,又能帶兵打仗。】
【早年間,郭元振十六歲時在太學讀書,家中給他送來40萬錢。】
【這時,有一位穿著喪服的人來到他門前請求救濟。】
【並對郭元振說,我家祖宗五代沒能入土為安,妥善安葬,希望您能接濟我一些錢財,讓我能夠辦理喪事。】
【郭元振聽後,沒有絲毫猶豫,也不問他姓名,就把家中寄來的錢全部給了他,沒有絲毫吝惜之色。】
......
各朝古人又懵了。
上一次他們看到類似的事件,還是蘇小小資助素不相識的鮑仁。
彼時鮑仁一襲青衫,眉宇間透著讀書人的儒雅與堅毅,一看便是潛心向學的正經讀書人。
且他確實不負眾望,高中狀元,成就了一段佳話。
而這位穿著喪服的人呢?
暫且不論真假。
辦喪事,需要四十萬錢嗎?!
然而,郭元振卻連眉頭都未皺一下,毫不猶豫地將這四十萬錢盡數贈予了對方。
各朝古人有些摸不著頭腦,隻感覺郭元振這人好生矛盾。
他為了素不相識的喪服者,不惜拿出自己的全部錢財,助其安葬祖宗五代。
慷慨助人,看似道德水準極高。
而又為了自己的朋友,私鑄錢幣、掠賣人口。
違法手段無所不用其極。
各朝古人實在有些難以將這兩個形象聯係在一起。
......
【而郭元振更抽象的還在後麵。】
【公元706年的冬天,時任安西大都護衛的郭元振前往碎葉城,和突騎施可汗烏質勒商議軍情。】
【烏質勒聽說郭元振來訪,不敢怠慢,忙出帳相迎。】
【彼時正值隆冬,天上飄著鵝毛大雪,北風呼嘯,兩人在帳外親切交流。】
【不一會兒,積雪便深得淹沒過小腿。】
【烏質勒一個老人家有點受不了,可那郭元振跟沒事人似的,穩如磐石,連腳都不動一下。】
【烏質勒出於禮節,隻得強撐著繼續陪郭元振交談。】
【好不容易談完,兩人這才入帳休息。】
【結果烏質勒受凍,當晚便病倒不起。】
【等到次日,一代梟雄就此隕落。】
【烏質勒的兒子娑葛大怒,認定郭元振是罪魁禍首。】
【調集兵馬,準備圍攻郭元振。】
【如果不是他天寒地凍的,非得拉著老人家說話,也不會造成這一悲劇。】
此時,彈幕彈出。
“後來郭元振進了武廟,他的下一位比他還要抽象。”
“最不可思議的,是被綁架的那一千多人的後代都非常崇拜郭元振。”
“吐蕃一代戰神打遍大唐名將,生生被郭元振的反間計給忽悠瘸了。”
“郭元振放在當代,要麽餓死,要麽卒於緬北。”
......
郭元振不禁微微蹙眉,麵露不悅之色。
他對天幕中後人的形容有些不滿。
這怎麽是抽象呢?
按照突騎施習俗,外國使臣進入牙帳需行“麵禮”,即用刀劃破臉頰。
但烏質勒為表示對大唐的尊重,選擇在帳外與他會談。
隻是誰都未曾想到,談判的時候會突然天降大雪。
他身強體健,區區風雪,自是不放在眼裏。
況且,他可是唐朝使臣,一舉一動皆關乎國威,若是在風雪中站姿東倒西歪,豈不是會被突騎施人笑話?
而烏質勒年老體弱,漸漸被凍得瑟瑟發抖。
然而,談判尚未結束。
軍國大事又豈能兒戲?
他倆隻好在風雪中繼續商議。
談判結束後的次日,烏質勒便因風寒病逝。
郭元振也感到十分委屈。
這是誰都沒有料想過的事。
其子娑葛懷疑是他故意謀害,當即便想要起兵攻打大唐。
副使解琬見狀,心急如焚,忙勸他連夜逃離此地,但被他拒絕。
他以誠心待人,行事光明磊落,又何所疑懼。
次日,他親自前往烏質勒的牙帳中吊唁,悲痛大哭。
隨後,他又主動提出留下,協助辦理烏質勒的喪事,一連數十日,不辭辛勞,盡心盡力。
娑葛被他的誠意感動,心中的怨恨與猜忌漸漸消散。
並遣使者前往大唐,進貢五千匹馬、兩百頭駱駝、以及十餘萬頭牛羊,以表繼續與唐朝修好之意。
自此,唐朝與突騎施重歸於好。
唐朝也能得以集中力量,應對吐蕃和後突厥的威脅。
郭元振滿意的點點頭。
看吧,他就說他行事向來誠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