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章 實錘五項非遺
字數:4259 加入書籤
【錘的是哪五項非遺項目呢?】
【第一,安東假麵舞。】
【實際上就是華夏古代傳承的儺戲,卻被棒子國人說是和江陵端午祭相關的慶祝活動。】
【而所謂的端午祭,就是棒子國之前偷的我們的端午節,改了個名字而已。】
......
屈原胸中頓時湧起一股難以抑製的憤懣。
端午節,分明是後世子孫為緬懷他而設立的節日啊!
可在後世,怎麽端午節還變成棒子國的了?!
他的眉頭緊緊皺起。
難道他是在棒子國跳的江?
還是說自己也變成了棒子國人?
想到這裏,屈原感到自己十分委屈。
他這一生,忠君愛國。
哪怕遭受奸佞小人的讒言陷害,被國君放逐,也從未有過一絲一毫的動搖。
在原本的曆史裏,他最終會投江自盡。
隻不過他看到了天幕之後,便改變了自己想法。
他不再執著於以死明誌,而是渴望能看到華夏走向繁榮昌盛的那一天。
渴望能見到自己內心的星辰大海。
但是,沒改變的,是他的忠君愛國之心。
而此刻,他知曉有關於自己的端午節,被其他國家盜用申遺。
他的內心,又如何不悲憤!
自己一生所熱愛的國家和文化,竟遭遇如此境遇!
......
【第二,燃燈會。】
【看起來是不是很眼熟呢?】
【和我們唐代的燈會,是不是一模一樣。】
......
李世民已經沒有了最初的氣憤。
此刻,他看著天幕中棒子國所謂的燃燈會,嘴角漫出一絲輕蔑的笑意。
他這一朝,還未大興放燈節。
但他曾在天幕中,窺見後人演繹過的開元盛世的燈會盛況。
在燈會之時,長安城內朱雀大街等六街九衢,最為熱鬧。
街上人潮如織,燈火通明。
街上的各式花燈,不僅燈型繁多,各具特色,且造型美觀,工藝精湛。
在百姓觀賞花燈之時,皇宮內還會舉行盛大的歌舞表演。
身姿曼妙的宮女們,在燈輪下輕歌曼舞,踏歌而行。
文人墨客們還會獻詞,吟詩作賦。
除了這些,還有著無數的活動。
李世民相信,後人演繹的燈會盛況,不過隻是開元盛世真實情況的冰山一角。
想到這裏,李世民的臉上頓時又自信起來。
此等大型盛事,哪裏是棒子國點亮幾盞燈,就能模仿,就能搶去的?
棒子國不過是在東施效顰,畫虎不成反類犬罷了。
偷來的,始終就是偷來的。
......
【第三,大木匠技藝。】
【要偷就把名字一起偷了行不行啊?】
【“榫卯”多好聽啊,棒子國硬是改成了大木匠。】
【土不土!】
【逼格掉了不說,還把沒文化的底褲都給露出來了。】
......
朱由校本來沉浸在木匠活中不可自拔,在聽到天幕的內容之後,陡然就停了下來。
“榫卯”,竟然變成了棒子國的“大木匠技藝”?!
眾所周知,他是一位極其喜愛木工的皇帝。
平日裏,他癡迷木工,常常親自操刀鋸木,製作各種木器、玩具和模型。
且他的木工技藝極其精湛,還能創造出很多新奇的式樣。
他有著足夠的自信,放眼整個明朝,甚至是整個華夏幾千年,他的技藝,都無人能及。
榫卯技術,那可是華夏幾千年來的智慧。
區區棒子國,建國時間不長,還能學到其精髓?!
想到這裏,朱由校啐了一口,輕哼了一聲。
“嘩眾取寵!”
“跳梁小醜罷了!”
言罷,他不再理會天幕中的內容,又重新拿起了手中的工具,繼續手中的活計。
......
【第四個,醬油釀造工藝。】
......
各朝古人愣了一下。
他們沒想到,棒子國人竟然無恥到如此地步。
不止是偷竊文化,連他們日常生活的醬油釀造工藝都偷。
醬油釀造的曆史,最早可追溯至西周時期。
後來又經過曆朝曆代的發展,在宋代時,正式定名為醬油。
祖祖輩輩不斷改善的發酵工藝,卻被棒子國一朝竊取。
一時間,曆朝曆代罵聲一片。
......
【第五個,青銅器紋樣。】
......
嬴政的臉頓時就黑如鍋底。
青銅器在華夏的曆史,可謂是十分悠久。
青銅器作為華夏禮樂製度的核心載體,其紋樣,如饕餮紋、雲雷紋等等,象征著著“天命神權”。
大秦的青銅器紋樣,早已超越裝飾功能,成為政治權力的象征,更是他鞏固統治、威懾四方的重要工具。
銅車馬,其傘蓋、車輿、馬具上均飾有龍紋、雲紋,盡顯“天子駕六”的威儀。
權量器,其刻有“廿六年,皇帝盡並兼天下諸侯”的詔文,將度量衡與政治聯係在一起。
青銅兵器,如銅鈹、銅戈上的銘文,直接鐫刻著秦軍的戰功。
若是棒子國膽敢僭越此紋樣,那無疑是對大秦權威的挑戰。
嬴政的臉色肉眼可見的難看起來。
棒子國此舉,莫不是在妄言其文化能與大秦帝國相提並論。
甚至是在暗示秦文化,源自棒子國?